魏梦舒
摘 要:哈尔滨市坐落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地处东北亚中心,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因风景优美、景色秀丽,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然而哈尔滨作为一个拥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方面仍面临着很多问题。
关键词: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0-0112-02
一、哈尔滨市旅游业基本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和避暑旅游持续升温,国内外旅游市场份额日益扩大,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2007 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2 51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4.9%;实现旅游总收入达 204.4 亿元,同比增长 18.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 8.39%。目前,哈尔滨市已跻身全国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前 20名,先后入选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十佳宜游城市、 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和中国十大品牌城市,是全球50个国际性避暑旅游名城和 2008 北京奥运会十大最热旅游城市之一。
二、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哈尔滨市冬季寒冷多雪,夏季凉爽宜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全国农业大市,拥有许多可资开发的工业、 农业旅游资源。欧亚风貌、中外多元文化交融的人文和城市个性鲜明,形成了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景观。拥有抗联纪念地旧址、领袖工作及生活纪念地、战争纪念地旧址等九类红色旅游资源、119 处革命遗址。
2.品牌优势。冰雪品牌享誉海内外,哈尔滨市国际冰雪节已发展成为多领域、综合性活动,是国际四大冰雪活动之一。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滑雪训练和比赛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滑雪胜地。避暑品牌逐步形成,黑龙江、北京等省市联合提出的“中国三大黄金避暑旅游带”规划战略将哈尔滨市避暑旅游品牌推倒了国内前沿。
3.环境优势。哈尔滨市基础设施完善,入选“全国投资硬环境 40 优城市”,具备现代化旅游城市的发展规模。交通条件便利,水、 陆、空立体交通发达,保证了旅游的可进入性、通畅性。发展环境宽松,投资条件便利,为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创造了广阔空间。
4.文化优势。哈尔滨市是国家批准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金源文化的发源地。曾有16个国家在哈设立领事馆。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曾遭受沙俄、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至今仍留有的罪证。哈尔滨市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期间的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哈尔滨市就有13项。20世纪50年代末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机电工业基地。
(二)存在的劣势
1.旅游产品不够丰富。缺乏四季交替、有较强吸引力和震撼力的旅游精品、名品。现有旅游产品多以传统观光型为主,产品的可参与性、娱乐性和文化品位还有待于提高。
2.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旅行社多数处于“散、小、弱”的状况。星级宾馆酒店缺乏经营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景点景区普遍规模偏小、设施不完善、可进入性较差。
3.产品促销缺乏力度。较少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主动侵入式大型宣传活动较少。
4.市场冬夏旺春秋淡。哈尔滨市地处我国东北边陲,铁路进入耗时多。一年之中旺季较短,平季、淡季时间较长,影响了远程游客的进入,形成以省内居民为主体市场的状况。入境游客中,俄、日、韩及东南亚占80%以上,西欧、北美客源较少。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哈尔滨市冬季冰雪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热点,夏季休闲避暑也小有名气,但天然景观少,旅游活动不活跃。
三、提升哈尔滨市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凝聚发展大旅游的共识,确立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强化“大旅游”、 “大产业”意识,把旅游业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旅游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层级和能级。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标准产业分类规定,哈尔滨市旅游业已符合支柱产业的标准,政府应明确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的支出产业进行定位、谋划和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哈尔滨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名城。
(二)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及时掌握和跟踪冰雪产品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技术,扩大和提高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太阳岛雪博会的规模和档次,推动冰雪旅游再发展、再创新。充分利用“哈洽会”、“哈夏音乐会”品牌效应,积极筹划大型旅游博览会,承办国际性会议和国际区域性会议及全国性会议,进一步提升哈尔滨市夏季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不断增强中央大街、索非亚教堂等标志性建筑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将金源旅游文化活动纳入全市旅游发展大局之中统筹考虑。大力发展自然、人文等特色游,深度开发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 731 部队遗址、萧红故居等文化遗址。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
科学完整地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使旅游名城的建设逐步与国际标准、规则、惯例接轨。在资源规划开发、重大项目用地、投融资等方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增强旅游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的配套性,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旅游项目,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旅游咨询、提示、投诉和救援等基本服务。提升旅游管理部门的服务功能,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产业服务标准,加强服务质量认证。建立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对不同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四)培育龙头旅游企业,推进旅游产业市场化运作endprint
深化旅游企业改革,鼓励兼并重组,走联合发展之路,组建市内或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企业集团,培植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团,塑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参与该市旅游资源开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吸纳社会民间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旅游业的开发经营。支持投资者采用承包、租赁、入股、BOT 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开发旅游资源。
(五)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营销。区分游客需求层次,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对资源和产品的不同需求进行区别营销,重点加强对俄罗斯、韩国等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与黑龙江省各地市、东北城市和国内旅游热点城市联合开展联合促销,展示和推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抓住 2009 年哈尔滨市举办 “大冬会” 的契机,在全国、全世界叫响哈尔滨市“冰城夏都”品牌。
(六)发挥冰雪旅游优势,把冰雪品牌做大、做精、做强
1.继续打造冰雪大世界精品工程。坚持思路创新、形式创新,市场化运作,做到主题鲜明、立意新颖、设计巧妙,集高科技、艺术性、观赏性、参与性于一身,成为“年年岁岁冰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的常盛不衰的名牌景点。
2.开展冰雪运动项目。一方面,以积极申办2014年冬奥会,建设冰雪旅游名城为目标,以亚布力、二龙山滑雪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建设以哈尔滨市城区为核心,建立包括国际冰雪艺术、冰雪比赛、冰雪训练、冰雪产业、冰雪教育和冰雪研究等较完善的冰雪旅游体系。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冰雪活动。把传统冰雪娱乐休闲项目如冰橇、冰尜、冰上垂钓、冬泳等与现代冰雪娱乐休闲项目如冰滑梯、攀冰、雪地卡丁车、雪山索道、雪上摩托车、冰帆、雪地足球等相结合起来,号召社会群众广泛参与。
(七)坚持完善旅游要素,健全服务体系方向
1.建设便利、快捷、舒适、安全的旅游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1)随着客源市场的变化开辟新航线、增加新航班、完善现有机场的功能、增加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完善空港联检环境、建立明确的导向系统;民航部门垄断地位打破前,要优先保证旅行社的票务供应。(2)针对旅游需求调整与增开旅游列车数量和路线、调整部分列车的到发时刻、提升车辆设施设备的档次和铁路客运服务水平、待机建设高速铁路、开辟“东方快车”旅游线,铁路部门垄断地位打破前,要优先保证旅行社的票务供应。(3)加快通往景区(点)的道路和景区内的道路建设、提高旅游营运车辆的数量档次和服务水平、市区开设绿色环保旅游公交线路、增加旅游观光巴士、提高旅游客车服务水平、在机场、火车站设立一日游站点、设置高效的导向系统,为游客提供交通和旅游景区的信息。
2.旅行社业进入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1)按照国际惯例,推进大型旅行社集团化和品牌化建设,成为批发商;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开发经营专项特色品牌旅游产品;小型旅行社成为大中型旅行社的代理商或门市部,加快旅行社行业分工的调整。(2)旅行社要研究客源市场的需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群体的旅游者,开发和推销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3)开展旅行社同业间的合作,包括与外国旅行社的合作,逐步实现信息技术在旅行社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旅游饭店业。建立以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优化旅游饭店类型结构、布局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形成高中低档结合、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管理上乘、服务一流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
4.旅游餐饮业。充分挖掘龙江菜的内涵,不断创新,形成特色;弘扬传统的食品制作工艺,开发具有东北风味、西式风味、民族风味的哈尔滨市特色美食系列;加强管理和促销。形成酒店餐饮、社会餐饮特色餐饮相结合,融美食、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旅游餐饮服务体系,把哈尔滨市建成东北美食之乡。
5.旅游购物业。开发土特产系列;少数民族服饰工艺品系列;景点纪念品系列;旅游装备与日用品系列;绿色保健品系列等五大商品系列;构建旅游商品产供销体系;建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建立旅游商品专业市场。
参考文献:
[1] 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王 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