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船舶工业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4-09-21 16:31沈树明张丽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出口竞争力江苏省影响因素

沈树明+张丽

摘 要:船舶产业是集劳动、资金和技术要素密集性于一体的综合产业。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第一船舶制造大省,深入分析其船舶产业的出口竞争力状况,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其原因,找到制约船舶产业发展及出口的主要因素,以更好地促进江苏省船舶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船舶产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F416.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0-0042-02

一、江苏省船舶工业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据海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2012年,江苏省船舶产品出口金额达到104.968 4亿美元,占全国船舶总出口额的24%,同比增长了8.55%,上升势头猛烈。江苏省造船业的发展带动了江苏省出口额的增长,这些船舶的出口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外贸出口,成为拉动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

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是我国船舶出口的主力军,2013年1季度,其出口额合计为54.10亿美元,占比达74%,同比减少24.80亿美元。其中,散货船出口额最大,为36.8亿美元,占比51%,同比减少24.9亿美元。

出口贸易方式上,2012年,我国船舶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贸易方式有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对外承包工程3种。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要的船舶出口方式。

二、船舶工业出口竞争力分析

(一)出口贡献率

本文选取2008—2012年之间5年的数据。根据所得数据可知,2008年,船舶工业出口额为119.4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14 307亿美元;2009年,船舶工业出口额为191.2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12 016亿美元;2010年,船舶工业出口282.3亿美元,而货物出口总额为15 778亿美元;2011年,船舶工业出口额为402.9亿美元,货物总出口额为18 984亿美元;2012年,船舶工业出口额为436.9亿美元,而货物总出口额为20 489亿美元。船舶工业的出口贡献率逐年增大,特别在2008—2009年间,增幅较大,达到了0.75%。而从2011年开始,一直处于小幅上涨逐渐平稳的趋势,2012年达到最高点0.021 3。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TC)

本文以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北京市为例,以2012年的出口额和进口额为参考,计算出贸易竞争力指数。如图1所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北京市的船舶工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普遍偏高,最高的为浙江省的0.997 1。总体上可以看出船舶工业对外出口竞争力迅速发展的态势,并且船舶工业成为了带动货物贸易出口竞争力总体增强的主要力量。

图1 2012年四省贸易竞争力指数

(三)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本文以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数据为基础,对船舶产业的出口增长进行研究分析。2009年,船舶工业的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是负数,也就是出现下滑趋势,而且较为严重。2010年攀升到2.25,有了小幅的增长。2009—2011年3年间的数值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三、江苏省船舶工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江苏省船舶工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生产要素

(1)区位因素明显;(2)劳动力多,但专业人才不足;(3)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完善的船舶配套产业优势。

(二)需求要素

“国轮国造”和“国轮外造”现象并存。2008年全年船舶出口总价119.442 9亿美元,数量达到了106.388 1万艘,而仅仅4年之后的2012年,船舶出口额达到了436.878 9亿美元,数量达到了336.878 9万艘,整整翻了3倍多。而这一结果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策对“国轮国造”的支持,一方面满足了对国内需求的提供,另一方面国外的需求量也得以实现。

但是,国内市场目前还存在着“国轮外造”的现象,因为日、韩两国在造船上拥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因而很多的中国船东往往被优惠政策所吸引而决定去日本、韩国造船。但是,国外的船东,最优先列入考虑范围的却是船舶的价格,因而会选择来我国造船,而在我国订船的首选就是江苏省。

(三)船舶工业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近年来,船配产业散而不集的现象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船配产业基地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等沿江沿海地带,并且正逐步形成了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和以“大连-青岛”为中心的两大船配产业集群。但是,和日本、韩国相比,中国的船配产业仍显得稍微落后,其原因就在于政府对船配产业的科研投入不足,因而船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较之之前并没有得到一定的提升。而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又恰恰制约了江苏省船舶工业的出口竞争力。

(四)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企业竞争对手分析

目前,江苏省的现实情况是大型船厂造船能力不足,而生产能力不强的小型船厂严重过剩。但随着国际间大型造船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江苏省船舶产业应对竞争的能力并不强,无法和国外的企业,特别是日、韩的大型造船联合集团相竞争,因而没有办法提升江苏船舶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

众所周知,船舶工业是一个高能源高消耗的产业,江苏省造船业目前最大的劣势就是能源消耗率太高,从而造船的成本实在太高。而这种劣势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没有节约能源的意识。而日、韩的大型船厂一直以来以节约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生产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能耗。

(五)政府政策和机遇

1.政府政策

我国政府为贯彻“国轮国造”、“国轮外造”的政策方针,为支持国内船厂建造大型船舶,不仅给予船厂全额贴息贷款的优惠,而且在此基础上给予了17%的财政补贴来降低船厂的造船成本。endprint

2.机遇

日、韩两国造船业的重点开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上转移。欧洲的船舶工业迫于劳动力成本过高的压力,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25%左右下降到如今的12%左右。相比之下,中国船舶工业的造船完工量却在连年上升,新承订单量也不断增多,而这归功于中国劳动力费用低和生产资源丰富。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大省,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竞争力更加的明显。

四、提升江苏省船舶工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一)增强技术实力与创新

江苏省在国外造船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也开始着力于以先进的技术来开发、生产经济适用的船舶。江苏省目前应当重点关注的是:优化三大主力船型;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船,并且能够按照国内外的不同需求,生产不同类型的高质量船舶。政府加大科技技术,厂商推动技术创新,制定迎合发展态势的开发战略。密切关注国外造船技术的最新动态,加强自主创新,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不断推广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合理利用省内丰富的资源,开发节约型绿色能源以缓解能源浪费的局面,进一步扩大自有知识产权技术的保有量,不断提高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整合船舶专业人才资源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江苏省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必然少不了船舶专业人才的支持。虽然江苏省内的众多高校为船舶工业输送了一定量的相关专业人才,但在船舶的高端设计方面和船配产品开发方面,专业人才仍然有所欠缺。因而,江苏省的造船企业要把人才问题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在吸引人才进入的同时,要注重留住现有人才,注重培养后进人才,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奖励机制或者自主知识产权控股的方式来激励人才的加入。

(三)大力发展船配产业

1.要加强对船配产业的重视,在大力发展船舶工业的同时,也要同时发展船配产业,要建立“重造船、重配套”的思想体制。

2.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新政策来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船配生产企业。

3.加强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产业聚集,设立产业基地,进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管理,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发展。

4.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设立售后保修、维护部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建立“订单-生产-出售-保修”一条龙服务体制。

(四)优化产业结构

在造船业的发展上,江苏省船舶工业在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不应忽视国际大市场,要致力于提高船舶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动性。大型船厂要利用自身优势来进行船舶的科研和开发,建造大型高质量船舶;而小型船厂要发挥自身劳动力低的优势,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的常用中小型船舶。另外,各大中小型船厂之间要加强沟通,致力于建造大型的造船联合集团,以增强江苏省船舶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五)与政府积极沟通

船舶工业拥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除了涉及到机械、钢铁、电子等硬件因素外,与货币汇率和金融政策也息息相关。因而船舶企业加强与政府间的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况且自从“十五”以来,江苏省把船舶工业视为工业经济中的重中之重而加以扶持,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今后江苏省船舶工业应进一步加大有效投入,倡导集群化发展,发挥自身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俞学伟.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823-826.

[2] 李根,张光明,袁林.江苏造船业竞争优势因素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5-78.

[3] 毛明来,刘勇.中国船舶工业SWOT分析及金融支持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2):27-32.

[4] 张光明,支园园,周惠,侯忠磊.江苏船舶产业结构分析[J].造船技术,2012,(5):6-19.

[5] 陶俪佳.江苏船舶工业优劣势分析[J].江苏船舶,2008,25(1):39-41.

[6] 陶俪佳,张光明.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7,(2):20-24.

[责任编辑 王 莉]endprint

2.机遇

日、韩两国造船业的重点开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上转移。欧洲的船舶工业迫于劳动力成本过高的压力,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25%左右下降到如今的12%左右。相比之下,中国船舶工业的造船完工量却在连年上升,新承订单量也不断增多,而这归功于中国劳动力费用低和生产资源丰富。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大省,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竞争力更加的明显。

四、提升江苏省船舶工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一)增强技术实力与创新

江苏省在国外造船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也开始着力于以先进的技术来开发、生产经济适用的船舶。江苏省目前应当重点关注的是:优化三大主力船型;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船,并且能够按照国内外的不同需求,生产不同类型的高质量船舶。政府加大科技技术,厂商推动技术创新,制定迎合发展态势的开发战略。密切关注国外造船技术的最新动态,加强自主创新,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不断推广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合理利用省内丰富的资源,开发节约型绿色能源以缓解能源浪费的局面,进一步扩大自有知识产权技术的保有量,不断提高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整合船舶专业人才资源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江苏省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必然少不了船舶专业人才的支持。虽然江苏省内的众多高校为船舶工业输送了一定量的相关专业人才,但在船舶的高端设计方面和船配产品开发方面,专业人才仍然有所欠缺。因而,江苏省的造船企业要把人才问题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在吸引人才进入的同时,要注重留住现有人才,注重培养后进人才,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奖励机制或者自主知识产权控股的方式来激励人才的加入。

(三)大力发展船配产业

1.要加强对船配产业的重视,在大力发展船舶工业的同时,也要同时发展船配产业,要建立“重造船、重配套”的思想体制。

2.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新政策来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船配生产企业。

3.加强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产业聚集,设立产业基地,进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管理,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发展。

4.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设立售后保修、维护部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建立“订单-生产-出售-保修”一条龙服务体制。

(四)优化产业结构

在造船业的发展上,江苏省船舶工业在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不应忽视国际大市场,要致力于提高船舶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动性。大型船厂要利用自身优势来进行船舶的科研和开发,建造大型高质量船舶;而小型船厂要发挥自身劳动力低的优势,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的常用中小型船舶。另外,各大中小型船厂之间要加强沟通,致力于建造大型的造船联合集团,以增强江苏省船舶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五)与政府积极沟通

船舶工业拥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除了涉及到机械、钢铁、电子等硬件因素外,与货币汇率和金融政策也息息相关。因而船舶企业加强与政府间的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况且自从“十五”以来,江苏省把船舶工业视为工业经济中的重中之重而加以扶持,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今后江苏省船舶工业应进一步加大有效投入,倡导集群化发展,发挥自身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俞学伟.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823-826.

[2] 李根,张光明,袁林.江苏造船业竞争优势因素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5-78.

[3] 毛明来,刘勇.中国船舶工业SWOT分析及金融支持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2):27-32.

[4] 张光明,支园园,周惠,侯忠磊.江苏船舶产业结构分析[J].造船技术,2012,(5):6-19.

[5] 陶俪佳.江苏船舶工业优劣势分析[J].江苏船舶,2008,25(1):39-41.

[6] 陶俪佳,张光明.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7,(2):20-24.

[责任编辑 王 莉]endprint

2.机遇

日、韩两国造船业的重点开始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上转移。欧洲的船舶工业迫于劳动力成本过高的压力,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25%左右下降到如今的12%左右。相比之下,中国船舶工业的造船完工量却在连年上升,新承订单量也不断增多,而这归功于中国劳动力费用低和生产资源丰富。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大省,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竞争力更加的明显。

四、提升江苏省船舶工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一)增强技术实力与创新

江苏省在国外造船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也开始着力于以先进的技术来开发、生产经济适用的船舶。江苏省目前应当重点关注的是:优化三大主力船型;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船,并且能够按照国内外的不同需求,生产不同类型的高质量船舶。政府加大科技技术,厂商推动技术创新,制定迎合发展态势的开发战略。密切关注国外造船技术的最新动态,加强自主创新,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不断推广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合理利用省内丰富的资源,开发节约型绿色能源以缓解能源浪费的局面,进一步扩大自有知识产权技术的保有量,不断提高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整合船舶专业人才资源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江苏省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必然少不了船舶专业人才的支持。虽然江苏省内的众多高校为船舶工业输送了一定量的相关专业人才,但在船舶的高端设计方面和船配产品开发方面,专业人才仍然有所欠缺。因而,江苏省的造船企业要把人才问题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在吸引人才进入的同时,要注重留住现有人才,注重培养后进人才,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奖励机制或者自主知识产权控股的方式来激励人才的加入。

(三)大力发展船配产业

1.要加强对船配产业的重视,在大力发展船舶工业的同时,也要同时发展船配产业,要建立“重造船、重配套”的思想体制。

2.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新政策来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船配生产企业。

3.加强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产业聚集,设立产业基地,进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管理,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发展。

4.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设立售后保修、维护部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建立“订单-生产-出售-保修”一条龙服务体制。

(四)优化产业结构

在造船业的发展上,江苏省船舶工业在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不应忽视国际大市场,要致力于提高船舶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动性。大型船厂要利用自身优势来进行船舶的科研和开发,建造大型高质量船舶;而小型船厂要发挥自身劳动力低的优势,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的常用中小型船舶。另外,各大中小型船厂之间要加强沟通,致力于建造大型的造船联合集团,以增强江苏省船舶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五)与政府积极沟通

船舶工业拥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除了涉及到机械、钢铁、电子等硬件因素外,与货币汇率和金融政策也息息相关。因而船舶企业加强与政府间的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况且自从“十五”以来,江苏省把船舶工业视为工业经济中的重中之重而加以扶持,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今后江苏省船舶工业应进一步加大有效投入,倡导集群化发展,发挥自身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俞学伟.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船舶工业发展战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823-826.

[2] 李根,张光明,袁林.江苏造船业竞争优势因素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5-78.

[3] 毛明来,刘勇.中国船舶工业SWOT分析及金融支持策略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2):27-32.

[4] 张光明,支园园,周惠,侯忠磊.江苏船舶产业结构分析[J].造船技术,2012,(5):6-19.

[5] 陶俪佳.江苏船舶工业优劣势分析[J].江苏船舶,2008,25(1):39-41.

[6] 陶俪佳,张光明.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7,(2):20-24.

[责任编辑 王 莉]endprint

猜你喜欢
出口竞争力江苏省影响因素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新常态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