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 杨光敏 徐巍
摘 要:独山玉产于河南省南阳市东北约8公里处的卧龙区七里园乡独山村而得名,也称“南阳玉”。独山玉是我国历史上四大名玉之一,当玉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刚刚萌芽时,独山玉就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玉器百花园中一枝独秀。
鉴定独山玉,可以全面地对不同性质的原因的了解,客观的掌握独山玉的性质,以达到准确坚定的目的;独山玉的市场发展的了解可以加深人们对独山玉进一步的认识。对流行在玉石行业中的独山玉进行进一步的诠释,做出科学、准确、简洁的分析,为传承、弘扬广博精深的中华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进程和市场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独山玉;玉的鉴定
一、独山玉的鉴定
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亦称为独玉。玉是中国吉祥之物,玉饰物在中国古代象征着纯洁、高尚,而且古代人的很多美德与玉也是密不可分,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中国的礼仪制度、文明发展与玉器发展紧密相连。
(一)独山玉的矿物组成。独山玉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斜长石
(NaAlSi3O8-CaAl2Si2O8)和黝帘石(Ca2Al3Si3O12OH),斜长石含量20-40%,黝帘石含量50-70%。其次为辉石,含铬绿泥石或铬云母,,绿帘石,黑云母和少量的阳起石、方解石和绢云母等矿物。由于独山玉组成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变化都较大,所以独山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也不固定。
(二)独山玉的鉴定。鉴别独山玉可以从玉石外观、、玉石性质及玉石成因机理等三个方面进行:(1)独山玉外观的细致观察。外观观察时区别该玉石的重要方面,许多有经验的玉石商人或珠宝从业者仅凭对某种玉石外观的直觉判定,就能确定玉石的类型。对玉石外观的观察,通常依靠肉眼获10倍放大镜,观察内同主要包括光泽、颜色、透明度、质地等四个主要方面,断口及一些表面特征亦有重要提示作用。独山玉成品通常表现为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优质品近透明。并且透明度与不同的颜色品种之间常有一定的匹配关系,如灰绿及黄绿色与白色相间的杜宇,常为不透明,褐独玉及蓝绿独玉常委半透明。颜色观察要注意四个方面,即颜色类型、浓度、分布、组合。(2)宝石学主要性质测试。独山玉质地主要体现在粒度的变化,大多数品种结构为细粒(变晶)结构或隐晶质结构,平均粒径小于0.05毫米,抛光良好的成品表面细腻、光滑,仅部分黑独山玉粒度较粗,且不均匀。对部分容易引起混淆的品种要进行主要物理性质的测试工作。如半透明蓝绿色独山玉与高品质的翡翠外观相似,但通过折射率值、密度值及光谱的测试很容易将二者分开。并且此种独玉颜色因含铬云母所至,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另外,独山玉绿色偏蓝,常夹有暗色物质的矿物黑点,这些特征与相似的翡翠也明显有别。白独玉易与外观相似的石英质玉石和软玉中的白玉相混淆,同样的经过一些常规测试如折射率值、密度值、显微结构观察等不难区分它们。
二、独山玉的市场发展
独山玉是我国历史上四大名玉之一,当玉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刚刚萌芽时,独山玉就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玉器百花园中一枝独秀,芳香四溢,被誉为“东方翡翠”而名满华夏、声播海外,为传承、弘扬广博精深的中华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和市场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独山玉发展存在的问题。独山玉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并且发展出南阳兴旺的玉雕产业。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玉石资源争夺之战愈演愈烈,独山玉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机。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去保护独山玉资源,实现独山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南阳独山玉如今面临着因为非法采矿而资源枯竭的危险。近年来,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下,一些人进入独山盗采矿石,造成严重后果。
(二)独山玉的市场发展前景。独玉质地坚韧致密、色彩斑驳,常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颜色组成的多彩玉。颜色绿、白、红、黄、紫、蓝、黑应有尽有,能分成九大类100多种,其多彩性是其他玉种所无法比拟的。独玉不是翡翠,但高档独玉接近透明,翠绿色的硬度可与翡翠媲美;独玉不是羊脂白玉,但玉质凝腻柔嫩,丰腴可人,颇具白玉品质。
近年来,人们对收藏的热情越来越高,就玉器收藏投资市场来说,独山玉的价格在近两年内涨幅最大。在这七八年间,高档独山玉的价格已经上涨了5到6倍,一些精品的价格更是上涨了10倍不止。八年前一只价值500元的独山翠玉镯现在的价格至少是5000元。
南阳玉雕业可以说是因独山玉而起,因独山玉而兴。 南阳玉雕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猛的长足发展。现在全市从事玉雕产业人员达20余万,年销售额15亿元之多。已形成了集勘探、开采、加工、贸易、玉文化研究为一体的完善产业链条。产品销售由原来的只限于国内发展到现在国内外销售并举,远销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玉文化研究与产业发展相互辉映,共同发展,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已经成为建设文化名市、打造人文南阳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蓓莉,宝石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6
[2] 王娟鹃、刘瑞,宝石鉴定,地质出版社,2007.
[3] 孟祥振、赵梅芳,宝石学与宝石鉴定,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