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逸词看北宋文人的自适情怀

2014-09-21 01:26田瑞雪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8期

摘 要:由于北宋统治者为北宋文人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基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互补为北宋文人指出了兼济与独善的最佳处理方式,使得北宋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偃蹇、人生失意之时能通过自我调适,达到超脱与融通的境界,体现在隐逸词作中即为悠然自得、看淡功名、随缘自适的情怀。

关键词:北宋文人 隐逸词 自适

鉴于唐末五代武将乱国的教训,宋太祖在北宋开国之初即颁行崇文抑武的国策,文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科举制度的改革使众多寒门士子能踏入仕途,实现人生理想。经济的发达与朝廷对文人的优待,使得北宋文人不必再以生计为愁、以性命为忧。然而仕途失意、党争之祸使得北宋文人的命运如浮萍一般飘摇不定。在此境遇下,他们主动借助佛老思想安顿内心,寻求洒脱闲远的人生境界,在隐逸词的创作中表现为看破功名、悠然闲适、任情逍遥的生活情态,体现了心不以物为形役的自适情怀。有关北宋文人思想境界方面的表现,学界多有阐释,但很少有从隐逸词的角度来进行论述。有鉴于此,本文试从隐逸词的角度探析北宋文人的自适情怀。

一、北宋隐逸词产生的背景

词至五代初盛,进入北宋,经过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等人对词艺的提高与深化、对词境的开拓以及对词的题材范围的拓展,词坛的发展蔚为大观,出现了咏物词、咏史词、爱情词、送别词等多种题材的词作,其中也包括隐逸词。隐逸是指文人在社会生活中遭受挫折之后不得已而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自我解脱方式,隐逸词指反映隐逸生活、表现隐逸思想、抒写隐逸情志的词作。就其社会根源而言,北宋文人隐逸词的创作既与崇文抑武的政策有关,又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潮流有关。

宋太祖赵匡胤在北宋立国之初即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北宋统治者对文人的优遇首先体现为对文人政治人格的尊重。北宋统治者将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抬到了至上的地位,正如有学者所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中,由文人士大夫执掌国运的,以宋代为巅”[1](P30)。可见北宋统治者对文人士大夫的言事权的高度重视。其次,北宋统治者重用文人表现在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上。北宋统治者积极完善科举制度,通过取消门第限制、大量增加进士科取士人数、采取糊名和誊录制度等措施为文人入仕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再次,北宋统治者优待文人表现在高其官职、厚其俸禄。宋代的官员不仅在任职期间俸禄优厚,即使是在退休或离职之后,仍有不菲的俸银可以从朝廷领取。如此优厚的俸禄为文人士大夫立身行事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使其不必再以生计为愁。

除崇文抑武的政策为北宋文人士大夫创造了优越的生存环境之外,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导向。在北宋以前,儒释道三家学说虽然主要处于相互排斥的状态,但同时也在相互吸收和融摄,入宋以后,三教融合的趋势日益加强。宋儒在大量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上,援佛老入儒,建立了以儒家学说为主,同时吸收和摄取佛老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理学,这种儒释道三教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的人生哲学影响了北宋文人士大夫的处世心态。当儒家积极的入世理想受到现实的压抑而不能实现时,佛家思想中静虑敛心、随缘任运和追求清净解脱的人生观与道家思想中逍遥、自在适意的文化观就会将其化解,使北宋文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身处逆境也能表现出一种旷达自适、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二、北宋文人隐逸词中体现的自适情怀

北宋文人在物质与精神都达到富足的情况下,既能通过追求外在事功,享受功名地位带来的世俗的乐趣,又能通过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追求个体人格的独立与精神的自由。因此,北宋文人对隐逸词的创作更多的是对自己内心自适情怀的一种表现。按照何尊沛先生对宋代隐逸词的分期,将隐逸词分为两个时期来分别探析北宋文人自适情怀的特质。

北宋前期,国家统一,社会日益安定,经济走向繁荣,此时只有少数文人创作了一些意境淡远超尘的词作。如潘阆《酒泉子》其四云:“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2](P5)词人以动静相偕表现了超于尘外、淡远闲适的意境。又如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一词中“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2](P168)一句体现了词人伫立山水之间,自然舒散的心境。柳永亦有词《凤归去》云“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3](P183)词人欲以山水寄情,与风月相伴,渴望远离尘世,归隐山林。这一时期文人创作的隐逸词主要是通过寄情山水聊以自慰,虽也有对闲适心境的表现但并不突出。

到了北宋中后期,原本因欲革除国家弊弱而形成不同立场的新党与旧党,逐渐变成了党派之间因私人权欲而互相争斗、倾轧。政场上的风云诡变使文人士大夫淡化了仕途进取之心,因官场失落而郁闷的心情已借助儒释道三家思想化解消散,转而追寻闲适生活的意趣和悠然自得的心境,因此创作了大量抒发内心情志的隐逸词。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苏轼、黄庭坚、晁补之,其他如杜安世、刘述、俞紫芝、徐积、谢逸、贺铸等词人也有隐逸之作。

在北宋文人中,苏轼对隐逸词的创作是最多的。苏轼身处革新激流和党争漩涡之中,屡遭贬谪、历尽艰险,但他始终乐天知命,保持着随缘自适、旷达超然的心态。如《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4](P3)

苏轼用轻、清、湛、平、冷、明几个简单却又富有内涵的形容词细致地观察和描绘眼前之景,将内心的平静与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以赞叹美景寄寓了看破功名、因缘自适的人生态度。

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被贬黄州第三年时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此时的苏轼,开始随遇而安,躬耕东坡,漫游斜川。其词《江城子》云: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4](P82)

东坡春雨、雪堂泉鸣、北山小溪、亭丘孤秀,寥寥数语便将斜川雪堂周围的景色勾勒出来,春雨过后,暗泉鸣响,小溪横流,自然之美通过这静谧中的水声显露无疑。整首词充满了恬静闲适而又富有意境的田园趣味。再如他贬谪黄州期间的另一首词作《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5](P143)

体现出词人斜阳下品味村舍雨后新景,悠然闲适的心态。

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代表文人,能够坦然面对人生得失荣辱,创作了多首隐逸词,而且在词中表达的多是内心坦然自在、旷达超脱的自适情怀,体现了北宋文人士大夫思想的成熟与融通。

黄庭坚与晁补之也创作了不少隐逸词。黄庭坚的隐逸词作如《诉衷情》: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2](P398)

词中“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一句体现出置身江天,青山相伴,忘却尘世烦恼忧愁的澄澈之感,以自然之景衬托出内心清澈宁静、安然自适的情怀。又如《画堂春》:

摩围小隐枕蛮江。蛛丝闲锁晴窗。水风山影上修廊。不到晚来凉。相伴蝶穿花径,独飞鸥舞春光。不因送客下绳床。添火炷炉香。[2](P394)

词中“相伴蝶穿花径,独飞鸥舞春光”一句充满了浓浓春意却又不沾染半分尘俗之气。整首词意境空灵,蕴含禅意,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忘怀荣辱的闲适情趣。

晁补之的隐逸词较为著名的是《摸鱼儿·东皋寓居》: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2](P554)

词的上阙表达了乐隐田园,优游湖山的闲情逸致;下阙主要抒发了儒冠误身、岁月蹉跎的深沉感愤。整首词体现出看淡功名,回归心灵的情志。又如《行香子》: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更黄鹂、久住相知。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2](P556)

“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充满了生活情趣,“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则表现出了词人抛却求取功名之心,只愿随心自适的情怀。

这些隐逸词作,将内心闲适的状态通过寓情于景的方式表现出来,于自然山水、田园生活中寻找心灵寄托,在日常平淡的生活中体会非凡的意趣,通过在精神上达到自适而普遍表现出了一种安心舒适的生命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仕隐矛盾一直是宋前文人难以解决的问题,然而北宋文人却能既保持人格的独立,达到精神的富足与自由,又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做到进退自如,其在隐逸词的创作中因此也融入了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普遍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自适情怀。其实受北宋新旧党争之祸的文人因仕途失意不免也会产生怀才不遇、人生苦闷的感慨,但由于北宋时期优越的生存环境与良好的精神导向,使得北宋文人能够在历经坎坷之后通过提高内在的人格修养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从而在心态上保持平和。因此北宋文人创作的隐逸词大多抒写对悠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形成了清旷超逸的风格。这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自适情怀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使得后世文人在面临进退两难选择之时能有迹可循,习得其中精髓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境界。

注释:

[1]郭学信:《宋代士大夫文化品格与心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唐圭璋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3][宋]柳永著,王兆鹏、姚蓉评注:《柳永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宋]苏轼著,刘石导读:《苏轼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田瑞雪 宁夏银川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