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析

2014-09-19 08:32张黎
文理导航 2014年25期
关键词:学案分组目标

张黎

【摘 要】本文介绍了“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南京市江宁竹山中学为例,探析了地理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在分组,教学,评价方面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地理教学;分组合作学习;基本内涵;实施策略

一、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

地理教学中的“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在老师的指导和调控下,由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自由讨论、合作探究和师生互动等形式,解决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素养、学习方法、学习潜能、情感体验等都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从概念中不难发现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若干学习小组是组织前提。因为只有具有了学习小组,学生才能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在与小组组员合作交流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特色。不仅有小组组员之间的讨论,有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还有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必要时甚至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去。

(三)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增进地理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渗透,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二、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分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具体做法:以期中,期末地理成绩的平均分为参考系数,将全班分成9个小组,各小组组员又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地理成绩在85分以上,B层次成绩在70~85分之间,C层次在70分以下。各小组有自身特色,如有自己的口号,组名,如初一(一)班第一组设计的的组名为“小蜜蜂”,第三组是“梦想的种子”,第九组为”飞翔”等等。各组坚持少数服从多数,集中与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组规,投票选出组长,纪律委员,以保证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多数中等生是“群众演员”,少数学习困难生是“观众”。参与机会的不平等注定主体参与的低水平,没有全体学生的参与就没有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分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合作小组的互助性,互补性的基本特征,小组成员间通过互助获得相应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合作,达到互补,使地理教学面向全体;组内分层,有利于兼顾个别,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实现因材施教。

“只有集体意志的原则性,原则性才有权威;只有建立在集体基础上的灵活性,灵活性才真正有效”,各小组组名,口号,组规的统一,容易让学生产生集体归属感,增强自豪感和团队协作意识,从而自觉维护小组集体的纪律,并为获得集体荣耀而奋斗努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理教师课堂,课外管理的负担。富有个性的组名,口号,也张显了学生的个性,表现了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1.教材多样化。具体做法:竹山中学为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模式量身打造新的教学资源—地理导学案(分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当堂检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反思,预习指导八部分内容)。

导学案是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优化,整合的实施方案。导学案使各小组明确了任务,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学习都有章可循,保证课堂秩序的井然有序,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有利于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同时导学案也是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处理,是对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整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地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重视地理多元目标的渗透。具体做法:地理课代表在上课前将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抄到黑板上,让学生在上课开始便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重点的学习。

“教学目标”变成“学习目标”虽一字之差,却体现了地理课堂主体的转移,是“师本位”向“生本位”的突破,是对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的实践。

如《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地势总的特征及对河流和气候的影响;了解山脉走向的含义及主演山脉分布特征;知道我国主要地形及分布。

②过程与方法:结合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归纳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读我国地形分布图总结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名称,主要山脉走向及主要的地形区名称。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的教学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在传统教学中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上学习目标正体现了地理多元目标的渗透。

3.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基本程序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者的关系。

以初二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为例说明该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程序。

具体程序:

(1)10分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展示部分,并标注需要小组讨论探究的问题。

(2)5分钟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如“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山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___”,第一组有的学生说是1/3,有的学生说是2/3,大家一起翻看教材,发现山区面积不仅指山地面积,还包括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因此最终确定答案为2/3。

(3)教师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分配展示任务,每组负责1~2题,展示时间约为10分钟。如第一组展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什么?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的影响是什么”,第二组展示“我国第一、第二阶梯,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等等,每个组都要上黑板展示。

(4)除展示组外的组点评展示组,或是提出质疑,如第二组在展示时并未能在地图上找出云贵高原,其他组可以上前纠正。

(5)对难点问题、学生质疑较大或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如“造成中西部一些地区人口贫困的原因和措施”,各小组发表观点,教师对创新性想法给予鼓励性评价,并和学生一起总结。

上述教学程序是按照自主学习、合作和探究学习的顺序进行的,遵循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总之,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前提。只有实现了自主学习,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完成学习任务并发现疑点,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才有效率。合作学习也离不开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它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形成的,是进行探究学习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探究学习也需要自主和合作,学生在自主和合作中进行探究钻研,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案分组目标
乡愁导学案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们的目标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