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社会实践调查分析

2014-09-19 11:40曾俊香陈远盛周报春蒋晓红罗力建
职业·中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中职生现状分析

曾俊香?陈远盛?周报春?蒋晓红?罗力建

摘 要: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实地从事的生产、服务、管理实践活动,是中职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本文对中职生社会实践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 社会实践 现状分析 建议

课 题:2011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校企一体化模式下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A04、主持人:曾俊香。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实地从事的生产、服务、管理实践活动。它是中职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培养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就业或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劳动观和价值观,实现从学生到现代职业人的转变,对于学校落实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造就有见识、负责任的公民和职业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为较真实地了解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和学校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情况,我们编制了《学生实践社会调查问卷》,2014年3月对南宁市运德汽车运输职业技术学校专业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发放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61份。调查有一定的可信度。

多年来,该校根据新生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明、职业前途迷茫等现状,把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摆到学校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度融合,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制定实施了《职业素养培养与德育系列化之成功教育课程化方案》,引导学生在敬业、主动、责任、执行、协作、智慧等十大方面加强学习和自我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勤工俭学、工学结合、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中进行锻炼,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按照《学生职业素养合格证考评办法》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细化、量化考评,要求学生取得《职业素养合格证》和《职业技能合格证》,才能取得毕业证。

2013年12月学校组织学生到广东中山市两大企业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搞好此次活动,学校召开了全年级学生社会实践暨安全教育动员大会,向学生讲明到企业实践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协议》。要求各班学生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进驻企业,先参加企业的短期培训,经过培训合格,才能在企业技术员、师傅或领班的指导下上生产线进行生产实践。这次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带薪实习,在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岗位上进行“真刀真枪”的工作。学生在电子组装企业生产线上的岗位有:备料、开盖子、擦玻璃、基板插件、装电脑电源、卡主板、检测机箱、打螺钉、锁前框、安装后盖、测试等;在图书包装车间的岗位有:搬书、叠书、捆书、打包书籍、拉车、入库、验收、放号等。虽然实习时间较短,但从结果来看,通过实习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对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的分析

通过问卷分析,我们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学生的收获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方面。

1.培养了与人交往、相处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调查发现,对“这次到企业实践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人?”不少学生提到印象最深的是“全才”、线长、机长、主管或总检等,认为他们经验丰富,有领导力,管理严格,以身作则,做事认真负责,为人和善,能理解人,有耐心,乐于助人,容易相处。对“这次到企业实践,你认识了多少位朋友或新人?”44%的学生表示认识了10位以上或N位,28.5%表示认识5~10位,16.5%表示认识了1~4位,10%表示认识了0位。这反映出学生爱交往、重情谊的特点,说明多数学生注重社会交往、利他主义、监督关系和同事关系即合作交往价值。通过企业实践,学生从企业领导或师傅身上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做人做事,培养了与人交往、相处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2.培养了受挫力、吃苦耐劳精神和感恩意识

对“你赞成‘吃苦是福这一说法吗?”53.3%学生表示非常或比较赞成,26.7%表示一般,20%表示很不或不太赞成。对“这次到企业实践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学生给出的答案主要有:上班跟打仗一样;一天都是站着,腿麻,手脱皮;一天生产要用一万颗螺丝锁框;扫地吃了很多灰尘;某生产线有个人一不留神,手指就被割了一刀;工作中有一次放错说明书,导致了全部返工;组长老说我做不好;天天做不到产量被骂,上班开小差被训,损坏产品被扣工资;被骂,你要快速融入生产之中,放平心态;凡事要有耐心,挨批评要忍住,不顶嘴;工作出错,知错就改;没有加班,人家上班,我们在休息,人家休息,我们也在休息,没钱;安静,不可说话,专心对待每一个细节;工作不轻松,每天都要认真工作,否则会被上司骂;学会独立、勇敢地面对现实;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企业是炼意志的地方;按时上班,不能迟到,每分钟都是金钱;不管到哪里,认真做事,总是有回报的;努力挣钱,养活自己;感觉赚钱不容易;知道了父母的艰辛,等等。这些答案反映出经过企业实践,学生学会了承受挫折和各种压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增强了感恩意识。

3.提高了适应性、自信心、独立性和实操能力

对“这次到企业实践,你收获了什么”这道多项选择题,48.4%的学生表示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线, 47.2%的学生学会了独立操作,57.7%的学生学会了独立生活,44.7%的学生领到了一定的工资,52.1%的学生了解了企业的管理过程,31%的学生感受到了先进企业的文化,14%的学生为其他方面;对“到企业实践,从内心来说你愿意吗?”53.4%的学生表示非常或比较愿意,39.2%的学生表示一般,7.4%的学生很不或不太愿意;对“你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吗?”60.8%的学生表示很快或较快适应,30.8%的学生表示一般,8.4%的学生表示难以或不太适应。这说明这次到企业实践,有九成学生愿意并能够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他们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实操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endprint

4.学生体验、感受、领悟到了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对“在这次企业实践中,你看到或听到的最难忘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回答主要有:(1)关于督促提醒的话,如:“我要迟到了。”“又要上班了。”“你行不行?”“做事认真!”“你又偷懒?”“验收员:‘慢慢来,不要急!”“认真工作,安全第一 。”“出来工作要自觉点。”“好好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2)关于激励上进的话,如:“我相信你的速度。”“学生实践,永不言败!”“有困难就克服它,死也要死在这里!”“工作也是一种娱乐!”“小伙子,我看好你,努力点啊!”“如果不能干,你下班偷偷告诉我。”“这不是学校,你能把它当成家,但你不是小皇帝,而是家长。”(3)关于如何看待知识技能学习的话,如:“什么都要学习一下。”“想出人头地,必须要有知识。”“人生就要不断吸取经验的精华。”“没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难以立足。”“人生就要不断地学习与改进。”“技术是练出来的,速度是逼出来的。”(4)关于如何做人的话,如:“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毛毛细雨可湿身,点点私心可毁人”。“老板是花钱来请你打工的,不是花钱请你做老板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心若在,梦就在。”“贵在坚持。”“只要你一直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5)关于企业文化的话,如“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团结一心,共创佳绩,追求卓越,永不言退!”“犯其志难,图其至远,一丝不苟,勇往直前!”“时间就是金钱。”“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生产责任大于天。”(6)关于交通安全的话,如“摸一摸口袋,通行无障碍。”“认认真真上班,开开心心下班”。

对“这次到企业实践,对你今后专业学习与工作的影响作用大吗?”44.7%的学生表示很大或较大,34.3%的学生表示一般,21%的学生表示很小或较小。这说明,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体验、感受、领悟到了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对自我与他人、专业学习与工作、职业与人生之间关系的认识更深了,专业学习与工作的目的意义更明确了,专业学习与工作的态度更端正了,专业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职业观和价值观,确立务实而具体的职业理想或职业价值目标,发展一定的职业评价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大有裨益。

但调查也发现,对“如果让你找工作单位,你乐意选择现在实习的企业吗?”20.5%的学生表示非常或比较乐意,27.3%的学生表示一般,52.2%的学生表示很不或不太乐意。造成这种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高要求等原因,有学生身体心理不够成熟、知识基础不够扎实、职业能力不强、职业前景不明等原因,也有可能是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匹配度不高等原因。

三、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建议

通过调查可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学到很多在学校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以及就业或创业能力等大有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四点建议。

1.承认与尊重中职生的主体个性,着重培养其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多数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对书本知识学习有一定的困难,缺乏自信和学习兴趣,但对具体形象的、活动变化的、技术技能性的东西感兴趣,愿意接触、探究和学习,有自己的理想愿望,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独特的学习方法,有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行能力。他们热爱集体活动,乐于与人交往,喜欢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学校教师要承认与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注意激发他们的自觉主动性,着重培养其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继续加强合作交往教育情境建设,教学生学会合作交往

中职时期是学生交友的高峰期或关键期,好交往、重情谊,想独立自主,爱合作探究是当代中职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因此,要创设合作交往教育情境,教会合作交往,是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关键。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建议学校教师继续加强合作交往教育情境建设,教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相处和合作。要在思想、心理、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关心、帮助、爱护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发展和进步。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生生、师生、学生与师傅或领导同事关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训实习、课外校外活动和日常生活交往培养同学、师生或同事友情,增进了解和友谊,做到共同成长、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那些性情内向、胆小怕事、不善言谈、思想学习后进的学生,教师要在学习上助其进步,思想上激励其向上,心理上听其倾诉,生活上多加照顾,使之也懂得与人打交道,学会与人交往、相处和合作。

3.继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理想教育,帮助学生练好内功

“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能生活。”理想信念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确立职业理想是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重点。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建议学校继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理想教育,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规格、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科教学的特点,遵循学生思想、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练好内功力。这个内功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力、思想道德力、积极创造力和坚持实行力。其中,自主学习力是基础,思想道德力是核心,积极创造力是关键,坚持实行力是保障。

4.继续发挥校企一体化办学优势,提高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匹配度

校企共同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条件。建议学校继续发挥校企一体化办学优势,高度重视校企一体化建设,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匹配度,形成校企共同培养人才良性互动的格局。

参考文献:

[1]郑和钧,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朱其训.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鲁洁,培养有理想的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2).

(作者单位:曾俊香、周报春、蒋晓红、罗力建,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陈远盛,南宁市运德汽车运输职业技术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中职生现状分析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