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芳芹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足见“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但口语交际的现状是学生不愿说,不会说。如果教师能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放足“调味品”,为学生奉上一节“色香味”俱全的课,那么学生定能大开其口。我针对农村儿童的特点和语言教学情况,探索了一些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
绚丽多彩的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平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学校、社会的生活,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丰富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
1.以班级生活为源头。班上正要进行班干部的改选。模仿美国总统大选,也进行干部竞选。愿意担任什么干部就先报名,然后进行竞选演说,大家投票,被选上的班干部再进行就职演说。
2.以社会生活为源头。在“神十”发射的日子里,我以“走近神十”作为话题,让学生看电视了解,查资料深究,课上交流表达。
在2014.3.8马航失联后的一段日子里,许多学生都分外关注这一事件。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表见解,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使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获得了发展。
二、阅读是口语交际的铺垫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阅读是吸收,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吸收营养,汲取知识;说是倾吐,是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以读促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要与读有机结合。
1.以课内阅读促说。例如教学《天安门广场》一课时,我指导学生画出参观的路线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图片,置于教室四周,再聘请学生担任“导游”。让“导游”戴上一顶旅游帽,拿一个无线扩音话筒,举一面三角小红旗,并把课文改编成导游词,学生以旅游团成员的身份,认真倾听“导游”的介绍,并随时向“导游”提问,由“导游”解答。如果“导游”答不出,就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这种导游和游客身份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创造性地组织语言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2.以课外阅读促说。我鼓励学生自带图书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优美词句记录本”,让他们动手、动脑积累优美词句和说话素材。此外,学生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作“我最爱的图书”推荐会。全班学生轮流推荐自己爱看的图书,介绍作者、书本的主要内容及精彩片段。这一做法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三、兴趣是口语交际的先导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口语交际训练尤其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产生想说的欲望。
1.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新学期开始,孩子们渴望相互了解,为此,我选择以自我介绍为主的话题《我说我》。为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选择《我所知道的世界奇闻》的话题等。实践证明,对于感兴趣的话题,他们说得兴趣盎然。
2.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一次课间,我们举行了吹鸡毛比赛。大家兴致勃勃,欢呼雀跃。参赛的同学为了不使鸡毛落地,竟像青蛙一样蹲在底墒,救起鸡毛;有的鼓着腮帮子,一口气把鸡毛吹上了天。经过实战,我略加点拨,大部分同学就能如实、有趣地把这个过程说出来。
四、辩论是口语交际的手段
依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猜疑、争辩的特点,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我有意创设情境,引出互相对立的观点,让学生自成“两派”,据理力争,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抓住偶然话题,生成辩论。上课铃响了,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讲,这时,有位同学满头大汗地奔进教室,打破了教室的宁静。辩论:“该不该批评这位迟到的同学?”有的说:“迟到毫无疑问是错的,要批评。”有的说:“不应该批评,还应该表扬,因为他是为了做好事才迟到的。”他们或根据《小学生守则》,或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有理有据,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学生既经历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又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
2.围绕设定话题,展开辩论。四年级下学期有几个有意思的讨论话题。我分别组织了有趣的辩论会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打虎武松是不是英雄?”正方观点:武松是英雄。反方观点:武松不是英雄。辩论会前,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搜集资料做准备。讨论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精彩纷呈。
正方:“武松不是英雄,他打死的也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啊!”
反方:“武松肯定是一位大英雄,虽然他把那只老虎打死了,但是你们不知道吗?那只老虎又伤害了多少条人命吗?
正方:“他打的可是国家级珍贵保护动物啊!”
反方:“在武松生活的年代,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一旦某种生物对我们造成了伤害,我们就要给予它们应有的惩治,绝不能心慈手软。他是为民除害,保护了老百姓的人身安全!”……辩论会后,有的同学意犹未尽。这样的口语交际,学生没有半点排斥心理。
五、竞赛是口语交际的动因
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的好胜心由外现逐渐转向内隐,表现在课堂上往往是把话藏在心里,这种藏话倾向,从个性发展看,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心理障碍。因此,语文课堂要引进说话的激励机制,开展竞赛活动,营造互相竞赛的气氛。
如话题《捎口信》,若不搞点刺激,则学生不是忘了开会的地点,就是忘了开会的时间,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可举行竞赛,对讲清比赛要求的获胜组赠予奖品等。小学生不但兴致勃勃,而且能准确无误地把口信捎给对方,事半功倍地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总之,教师应尽一切所能,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放足“调味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培养他们说的能力,让每位学生都乐说、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