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

2014-09-19 14:53齐丽娟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高校管理

齐丽娟

摘 要: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一直都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在大学生素质发生巨大转变的情况下,应该提倡民主平等的教育管理理念,运用科学方法教育管理当代大学生。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切身问题,提出科学的校园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

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与多元化。全国各个高校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适时适地的提出适用于学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社会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出力是我们当代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ipad、电脑和各种高科技的通信交流设备,绝大多数大学生不管是吃饭、上课、等车、走路眼光都停留在了各种屏幕上,更有甚者睡觉前不浏览网页就会整夜失眠,手机等通讯工具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夜猫子”,晚上很晚才睡,早上根本无法起床,大部分时间消耗在网络上,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沉迷于电脑游戏、追各种的肥皂剧和网上聊天,清晨根本没有精力进行学习,虽然人在教室,但是心和眼仍处于休眠状态;基于我们学校是一所二本院校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加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大学生就浑浑噩噩的度过了大学四年,在迷茫和彷徨中上课自习考试,毕业的那一天才恍然大悟自己大学四年什么都没有学到,这种情况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

二、科学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与模式

(一)创新多元化是教育工作的灵魂

“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这句话出自李四光之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时时牢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我们是启发者、带领者,我们的管理工作应当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和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心智相对成熟的大学生,我们要大力鼓励他们创新,可以通过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大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等方法塑造学生的创造力和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

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有创新性。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如飞信、班级QQ群等,利用QQ群共享空间上传各种奖助学金评定材料、表格文档、规章制度,并且在QQ群里和学生聊天谈心,随时随地通知学生和了解学生的动态,克服信息传递过程中变味变质的缺陷。QQ群确保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大大提高了学生工作的覆盖面,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自主了解班级动态和参与自主管理的环节当中。“移动飞信”和“班级QQ群”的广泛应用,不但促进了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电子化水平,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通讯费用支出。多元化的社会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我们要从点、线、面的培养全能型的人才,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平等民主是教育工作的骨架

大学生是一个心智相对成熟的群体,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大学生当作成人来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平等民主的教育管理模式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传统教育工作者是把自己当作管理者,学生当作被管理者相比;当代大学生应该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教育工作者是启发者和引导者。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就学生学业问题、情感问题、生活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才是当代高校教育管理的主流。以朋友的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相处会让教育工作者更加了解学生,切实了解教育管理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提出较好的方法防微杜渐。

(三) 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的准则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系统的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主张,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育和教学原则。[1]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教育工作联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要按照地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 不同的家庭教养模式、曾经所受学校教育模式、同辈群里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出现了差异性。针对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的差异性,教育工作者应当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吃大锅饭”这种教育模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发展的脚步要求教育工作者开展个性化的教育,简言之,因材施教,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

(四)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大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缺乏遇到事情的冷静分析能力、情感世界很丰富,教育工作者应当开展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大学生解决一些心理上、情感上的困惑和迷茫。很多新闻都有提及大学生轻生或者杀人事件,是扭曲人格的表现,只有教育工作者,平时留心学生的心理感情的变化,才能较好的防治这类事件的发生。教育工作中,应当培养大学生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和工作高效率。[2]

参考文献:

[1]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1916:23-27.

[2]倪花.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齐丽娟(1984-),女,山西朔州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高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构建
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