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友
摘 要:跨学科研究不是一门学科在另一门学科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当这门学科在寻求自身突破和发展时需要和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以寻找突破点、新的生长点的应用。许建忠教授就是翻译跨学科研究中的姣姣者,2014年3月他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经济学》,是其继2009年在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翻译生态学》、2010年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翻译地理学》之后的又一力作,力图从经济学视角探讨翻译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特点、问题和规律。该书对翻译研究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它同其姊妹篇《翻译生态学》和《翻译地理学》一起,为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崛起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也为中国翻译理论在世界翻译舞台上争得了其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翻译经济学》
跨学科研究不是一门学科在另一门学科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当这门学科在寻求自身突破和发展时需要和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以寻找突破点、新的生长点的应用。也就是说,跨学科的结果,不是分散了创造主体的才智和精力,而是给他们带来了相映生辉的悟性和敏锐的思维能力。
在现代翻译学产生和发展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没有停止以相关学科的视角审视翻译活动或运作,这是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的重要体现。翻译学者对翻译实践的考察和思考呈现出多视角多维度的态势,翻译不再是单纯的、孤立的语言操作,而是特定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宗教背景下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事件。翻译与哲学、翻译与美学、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历史学、翻译与社会学、翻译与心理学、翻译与认知学、翻译与文化学、翻译与宗教学、翻译与生态学、翻译与地理学、翻译与伦理学、翻译与思维学、翻译与语料库等方面的交叉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为翻译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其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许建忠教授就是翻译跨学科研究中的姣姣者之一。2014年3月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经济学》,是其继2009年在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翻译生态学》、2010年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翻译地理学》之后的又一力作,力图从经济学视角探讨翻译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特点、问题和规律。《翻译经济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对翻译中的种种现象以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剖析和阐释,从理论上揭示翻译经济的客观规律,并结合翻译产业的实际探讨翻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将翻译放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商业运作的各个维度上加以考察和探索,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观点和见解。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翻译和经济高度交融的今天,颇具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无疑将开辟一个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填补空白性质,将为翻译事业的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翻译与经济是一对双胞胎,在历史的长河中,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推动了人类社会及人类文明的发展。第一章绪论中,作者不但根据历史事实论述了翻译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探讨了翻译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意义和作用,而且对翻译经济学进行了定义:翻译经济学是翻译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将翻译及其经济因素相联系,将翻译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相关研究,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力求打破“决定论”的研究模式,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对翻译中的种种经济现象进行剖析和阐释。他强调不但从理论上揭示翻译经济的客观规律,而且密切结合国内外实际,立足于阐明翻译经济中的种种问题。(p.15)作者认为,虽然翻译经济学还是个较新的术语,但他相信,随着翻译和经济事业的发展以及翻译与经济研究的深入,翻译经济学必将显示出其跨学科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展示出其蓬勃发展的态势。
“翻译经济的本质”一章论及翻译经济的本质特征,(1)认为翻译的产生,有其根深蒂固的经济根源,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要发展,绕过翻译是万万不能的;(2)通过回顾中国翻译的历史和作用、对中国翻译史历史演进三阶段的时间划分,以及对翻译从古至今的尴尬地位的分析,认为翻译是一种受利益、兴趣驱动的人类活动;(3)既然翻译是经济现象,那翻译既是投资(因为其有回报)也是商品(因为其有价值和使用价值);(4)译者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翻译服务合同关系。作者指出翻译是产业,产业当然有投入产出,翻译作品是产品,译者是生产者,读者或用户则是消费者。生产与消费相互促进,依市场规律运作,提升翻译质量,促成翻译产业体系的良性发展,这是一个社会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商业化翻译的性质”认为必须关注翻译成本核算与控制以及经济效益。翻译效益可分为内部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前者指翻译领域中投入与产出对比,后者则指翻译给生产部门及社会所带来的效益。翻译的经济效益说明消耗与成果的对比关系,以及翻译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和满足社会需求等问题。作者认为,必须建立翻译市场的竞争机制,规范翻译职业道德。
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解决翻译经济的规模问题,第四章“翻译规模经济”提出了考察翻译企业规模的三种方法,即二次函数法、翻译生产函数法和适者生存法,以及规模的合理控制机制,并认为,翻译规模经济的形成要注重翻译资源充分而适当的利用,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五章“翻译产业”指出,要确立翻译产业观,翻译产业是一种为社会提供生产性劳务的特殊产业;翻译产业是对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基础产业。本章从翻译产业的现状、布局、规划和竞争等诸多方面详细探讨了翻译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原则。这对翻译产业的发展颇具现实意义。
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翻译产业迎来了新机遇,但是由于市场、法律、服务等方面原因,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处在全球经济化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我们只能认识它、顺应它、利用它。第七章“翻译经济学的全球化时代特征”认为,翻译经济学研究亦是如此,必须顺应全球化的大潮,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与世界接轨,在翻译与经济的互动中求生求胜,方可保证翻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拜读完该作,以下几点印象深刻。首先是其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学习外国的翻译理论,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的挖掘较少。许建忠教授对此具有清醒的认识,他身体力行,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在国外发表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研究论文(如“TCM Translation : 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Retranslation: Necessary or Unnecessary”、“Training Translators in China”、 “Foreignization or Domestication: Translators Conscious Activity”、“Where Does the Cultural School go? ”、“Poetic Dialogue Analysis of Chinese-English Poetry Translation” 等)和书评(不但对中国出版的著作而且也对国外出版的英文著作评头论足,以彰显中国学者在国际翻译论坛上的话语权),尤其是把一些比较典型的中国论著以书评的方式介绍给国际读者,迄今为止,已向外推介国内出版的专著36部。近年来,他又以敏锐的学术视角和洞察力先后出版了《翻译生态学》和《翻译地理学》。这两部著作出版后,引起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兴趣,The Translator(2009年第2期和2011年第2期)、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2011年第1期和第2期)、Target (2011年第2期和2012第2期)、《中国科技翻译》(2009年第4期)、Translatio(2011年1-2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3月24日)等国内外报刊纷纷发表书评,足见其影响的广泛性。笔者相信,此番《翻译经济学》的出版,也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其次是体系的较完整性。尽管此前国内外学界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发表,但不是强调这一方面(如翻译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翻译产业等)就是注重那一方面(如翻译企业管理、翻译效益和社会效益、翻译博弈论、翻译实践中的经济原则等),并没有构建出翻译经济学的宏观体系。从该书整体编排来看,其宏观体系的构建较为完整,基本上反映了翻译经济学研究的全貌。
再次是论述的可靠性。该书为说明一个问题,常常会引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除间接引用外,直接引用的也不少。如为了论证经济对具体翻译行为的影响,该作曾直接引用“翻译也为粮草谋──以包天笑为例从经济角度谈晚晴翻译”一文的部分片段,说明从经济角度看:“晚清稿费制度与著作权法律意识建立意义重大,保障了小说的作者与译者可获得一定甚至是丰厚的稿酬,从而驱使大批士人参与创作和翻译小说,为我国的文学创作、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p.10)再如,在“翻译企业的翻译质量管理”一节里强调应确定一个高效的翻译流程,就直接把“上海慧轩翻译有限公司翻译质量控制流程”和“上海汇通翻译有限公司的翻译业务流程图”(p.129-130)搬了上去。
最后是其附录的实用性。为了体现翻译经济研究的特点,特把相关的标准和文献以附录的形式附于书后,以方便读者查阅和参考。这些附录包括:《翻译工作者宪章》、《翻译服务规范》、《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译文综合差错率的计算方法》、《翻译稿件的计字标准》、《现场口译服务质量标准(试行)》、《工程建设标准翻译出版工作管理办法》、某翻译公司《译员翻译规范》、翻译合同样本等。
当然,白璧微瑕。笔者在阅读过行程中,也发现一些小缺陷。如下面一段话:“19 世纪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是: 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 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 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 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这是对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早期解释。”(p.11)其最后一句似乎应改成“这是对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早期解释。”
第122页倒数第四段末行,“创新智能”似乎应该为“创新职能”。
另外,书中曾引用田传茂、丁青(2004)的论文,可书后的参考文献却找不着相关文献。
总而言之,尽管有少量缺陷,但该书对翻译研究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它同其姊妹篇《翻译生态学》和《翻译地理学》一起,为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崛起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也为中国翻译理论在世界翻译舞台上争得了其应有的地位。
翻译经济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让我们以本书的出版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研究中去,把此项研究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应加强调研,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借鉴国外译介本国文化及国际商贸文化交流的成功经验,打通销售渠道,拓宽国际市场,迎来我国翻译产业新的发展。
作者简介:王祖友(1968-),男,安徽马鞍山人,文学博士英语系主任,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西方文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