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美学学科在专业舞蹈院校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

2014-09-19 01:02高冰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课程设置

高冰

摘 要:国家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1年将“艺术学”独立成为第13门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成为其下属一级学科,在各类一级学科重新构建学科体系的同时,舞蹈学作为一门理论建设相对滞后的学科应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其中舞蹈美学课程的普及与应用应当受到舞蹈教育界的重视,这也是我国舞蹈事业发展中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试从近年我国舞蹈院校的教学现状来反思美学理论缺失所带来的弊端,并对舞蹈美学植入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己见。

关键词:舞蹈美学;舞蹈教育;课程设置

2011年3月,国家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在这次最新颁布的目录里,“艺术学”从以往的“文学”学科门下独立,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这样,“音乐与舞蹈学”就成为了5个独立学科的其中之一。“升级”后的舞蹈学,特别是专业舞蹈教育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在成为独立一级学科后,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成为当务之急。2012年7月6日,“第四届艺术创新与实践论坛”研讨会中,许多学者、专家一致认为“应优先从美学的角度建构艺术学学科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认为:从美学的角度来建构艺术理论,发现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审美规律与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同时指出:人的最高层面的精神活动是审美,美是所有艺术实践需要遵循的法则……。”[1]从当今世界艺术理论的顶层建构来看,无论何种艺术、何种文化圈,运用美学、哲学的眼光与体系建立艺术学门下各子学科理论体系并总结出各门艺术的实践特征与审美规律成为当今艺术教育及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缺乏美学理论教育是我国专业舞蹈教育的一个“硬伤”。在“姊妹艺术”——音乐学领域中,音乐美学学科早已成为各大艺术类院校本科必修课的同时,舞蹈美学却鲜在艺术类高校的舞蹈专业课堂上出现,只有如“北京舞蹈学院”等少数院校才有此课程设置。无论何种艺术,缺乏美学品质就很难从本质上总结艺术的规律及人的感性体验规律,也就很难从源头剖析出如舞蹈创作、表演、教育、欣赏等一些列舞蹈实践的本质所在,特别是集视、听一体的舞蹈艺术。以下,我们分别从我国舞蹈院校的舞蹈编导、舞蹈表演2个专业来探讨舞蹈美学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舞蹈创作是舞蹈作品的诞生,是舞蹈编导一度创作的结晶。编导的创作水平及艺术修养从本质上决定了舞蹈艺术的优劣。但现阶段在各艺术院校的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因为缺乏系统的舞蹈美学理论学习,出现了太多“道”、“技”分离的现象,即技术与艺术的分离。许多舞蹈教师只从动作、形式上给予学生指导,舞蹈的艺术性也被学生肤浅地理解为表演的表现欲及表现力,其实这些都是对舞蹈艺术的误读。一个舞蹈作品,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艺术之美,而非单纯的技巧炫技,所有技术的编排都应是为艺术服务的,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学院派舞蹈艺术家对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颇有微词的原因之一。舞蹈毕竟不是体育、杂技,而舞蹈的意象之美应该源于肢体动作对风格的把握及展示。但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圈中长期的审美大风格下不断沉积的结果,对美学史、风格史知识的缺乏,必定造成编导一味地模仿舞蹈形式,而韵味很难把握准确,编出的作品也大多是“形似”很难“神似”。比如,很多地方舞蹈院校每学期都会到北京舞蹈学院进行教学观摩,回到地方后也给学生编排同样的组合课,但我们总觉得韵味变了、不纯粹了,稍加改动某一动作后整个组合都失掉了和谐与美感,这就是缺乏理论、审美文化造成的尴尬结果。

此外,艺术贵在积累和创新,与科技不同的是,科技的发展是呈淘汰式而艺术的发展是呈积累式的。因此,舞蹈艺术如何继承兼容创新也是舞蹈编导的一大难题。如果说舞蹈表现为一种符号,那这种符号一定是当下世界的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它必然涵盖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和对世界的反映。但鉴于每个不同时代和文化圈的人们表达世界的手段与方式各有不同,因此,舞蹈的形式符号也自然不同。继承的不是舞蹈的套路与动作而是风格;创新的不是风格而是舞蹈语言及语言的表达方式。比如,近年国内的大型舞剧创作数量增加,资金投入加大,作品华丽而精致。舞台的声光电高科技为舞蹈艺术的视听丰富性提供了最大可能。但就其舞剧的艺术性而言并未有大的提升。舞剧的结构模式还较为单一、人物形象过于类型化。如《西施》、《霸王别姬》、《天堂鸟》等作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艺术也必然加速其全球化的脚步,中国的舞剧作品在西方后殖民时代如何保持其民族性的继承与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艰巨的课题。创作出具有民族的精神气质并彰显民族审美价值的作品,是舞蹈编导们都在思考的问题,但这些所谓的民族文化符号的表达似乎都集中到了舞蹈艺术之外的舞台、服装、道具、音乐等等,而舞蹈自身的形式与内容则很难找到中国文化符号的烙印。舞剧、双人舞这些舞蹈形式和体裁多源自于西方芭蕾,西方有西方的体系、审美标准和趣味,而我们更多的却是承袭了西方的体系来搞中国舞或民族民间舞编排,最后舞蹈作品的风格不够纯粹、套路与动作错位、形式与内容分离。这都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不够,对中国美学核心意蕴没有领悟而带上桎梏。

其次,舞蹈表演作为舞蹈艺术的中心环节,不仅是舞蹈作品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对舞蹈作品的二度创作。但中国舞蹈界无论文艺团体、专业院校都普遍存在着“重技轻道”的现象,这本身与舞蹈艺术的特殊性有关,但更多的是舞蹈业内人士思想的陈旧与观念的狭隘。“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单纯的技能型表演人才已经不足以支撑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艺术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国际舞蹈文化交流的繁荣,都呈现出一种以观念为先、文化为重的发展趋势。”[2]舞蹈表演的美学条件分为“技术条件”和“艺术条件”两类,而在“技术条件”中又可分为“物质条件”与“知识技能条件”。更多舞蹈表演学生注重的是“物质条件”,如身材比例、技巧、爆发力、柔韧性,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较为轻视,如舞蹈史、舞蹈评论、舞蹈欣赏、基础乐理等等,也就更不要说以文化积累为前提的“艺术条件”了。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名舞蹈演员可以做出叹为观止的技术技巧,身体条件也极为出色,但他们完成的舞蹈作品却很难打动人心产生意象。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需要优秀的舞者来将它“复活”,而舞者自身缺乏对舞蹈内蕴的理解则很难“传神”、“流韵”。“国内的舞蹈专业高等院校过于注重技能培养……而创新精神、实践经验、应用能力则是未来舞蹈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重要需求。”[3]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现代舞教学。包括专业舞蹈院校的师生都很难把握现代舞的风格及观念,于是就会出现创作现代舞难、表演难、欣赏更难的现象。归根结底——对现代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美学知识修养的缺乏。西方艺术的每一次革命无不是哲学先行进而影响艺术理念的更新。从神学观的宗教艺术到人本主义回归的文艺复兴;从自律倾向的古典主义艺术到唯情感论美学的浪漫主义;从追求美的现代艺术到反美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现代非文字舞蹈有时被视为抽象,也是因为其动作在形式、风格和美学价值上都是非传统的。”[4]因此,现代舞背后更多的是观念的展示,而我们国内的现代舞教学要么避重就轻地只注重舞蹈动作;要么以错误的“语义性”、“概念性”、“描绘性”逻辑来展开教学,这些都不能从本质上解释现代舞。因此,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美学理论基础才是现代舞教学的“文化准备”。

注释:

[1]王一川主编:《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6页。

[2]王一川主编:《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9页。

[3]张烨:《在规则中寻求创新:舞蹈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探索》,载于《现代阅读》,2012年第1期。

[4][美]M•J•特纳尔:《非文字舞蹈的性质》,载于《舞蹈摘译》,1981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王一川主编:《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2]张烨:《在规则中寻求创新:舞蹈人才应用能力培养探索》,载于《现代阅读》,2012年第1期。

[3][美]M•J•特纳尔:《非文字舞蹈的性质》,载于《舞蹈摘译》,1981年第3期。

作者简介:高冰,任职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讲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硕士,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艺术学、音乐美学、舞蹈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课程设置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舞蹈在听障儿童听觉康复和言语矫治中的运用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舞蹈教育模式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