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改革的构想

2014-09-18 10:59周金虎李志刚
中国教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双语少数民族汉语

周金虎+李志刚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对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汉语应用水平,增强他们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认识、理解和运用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今,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已开展了十余年,经历了创建队伍、摸索经验、建章立制和巩固提高等阶段。实践证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本文试图从现实状况、成绩与不足以及工作设想等三方面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改革工作,旨在更好地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大幅提升受训教师的授课水平。

一、现实状况

本文所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现实状况包括两点:一是受训教师汉语水平的基本情况,二是承训院校的工作情况。

1.教师汉语水平的基本情况

近十年来,我们接收的参训教师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按照相关规定,参训教师都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教龄,并具备一定的汉语听课、备课能力,但实际情况相对复杂,具体有五点。

(1)以汉语为母语

在参训教师中,有少数人以汉语为母语,他们一般以回族、蒙古族和锡伯族为主。由于他们或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或自祖辈起就使用汉语,并自幼与汉族人一起生活,所以,把汉语作为自己的母语。虽然,在参训教师中,他们的汉语水平较高,但为数较少。

(2)习惯使用汉语

在参训教师中,有些人生活在汉族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例如,乌鲁木齐、石河子和伊犁等地),或是自幼与汉族学生一起上学,毕业后在汉语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虽然他们以自己的民族语言为母语,但他们已习惯使用汉语表情达意,并且,他们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强,这样的受训教师占10%左右。

(3)受过汉语教育

在参训教师中,有些教师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他们一般以某种民族语言为母语,但由于某种特殊条件,较多地使用汉语,从而具有较高的汉语能力。例如,在新疆的一些大中专院校,医学和某些自然科学的专业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就读于这些专业的学生的汉语水平一般较高。另外,一些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某种需要,或亲朋同事的某种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最终具有了较高的汉语水平,这样的受训教师占10%左右。

(4)汉语水平一般

由于历史、地域、民族和宗教等原因,即使在北疆,能在大学毕业后使用汉语自由表达的少数民族教师也并不多。例如,在受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接受过与汉语学习相关的系统教育和各种培训,但汉语水平依然一般,这样的受训教师约占70%。

(5)汉语水平较低

在参加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学员中,听不懂汉语日常用语,不会说汉话,更不具备汉语书写能力者约占2%左右。

总之,在受训教师中,其档案记载级别与实际水平差异较大。具体有两种情况。其一,一些学员持有的汉语考试证书的级别往往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平,其原因可能是:汉语级别考试结束后,长期不用汉语表达与交流,导致汉语水平下降。其二,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学员,或因从未参加过相关考试,或因不熟悉汉语考试程序而无成绩或级别较低,他们经过培训能很快提高汉语水平,并达到相应级别。

2.承训院校的工作现状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援新疆汉语教师的工作方案》。2003年10月,南京师范大学接收第一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参训教师。此后,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院校先后加入培训工作。总之,十多年来,各地承训院校的情况虽略有不同,但大致遵循同一模式开展工作,即把为期一个学年的培训时间分成两个阶段。具体有两点。

第一,第一阶段是学员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这一阶段将集中进行汉语教学。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进行汉语水平测试,然后根据测试成绩将学员编入不同的教学班,选择适合的教材,开展10至12周的汉语基础教学,同时开设听力、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组织学员参加相关的汉语水平测试。在考试后,为参训教师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等课程。

第二,第二阶段是学员入学后的第二学期。这一阶段将开设与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相关的课程,并进行8周左右的教学实习。这时,须把学员按不同专业编入不同教学班,并由专业学院开设专业课程。教学结束,经专业考核后,须将他们分派到中小学和幼儿园实习。最后,全体学员参加结业考试,并由任课教师评定学业成绩。

二、成绩与不足

十多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成绩斐然,不仅培养了数千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更促进了双语教育在新疆的不断发展,为提高新疆教育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多年来,承担培训工作的内地院校,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汉语教学经验,更培养出一支熟悉双语进修教师管理、善于团结民族学员、爱岗敬业、积极奉献,并能赢得学员高度认可的管理队伍。

当然,在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逐步提高。具体有三点。

1.缺少明确的入学标准

由于没有明确的入学标准,所以参训教师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于是,面对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他们难以适应。例如,水平较高的学员缺乏成就感,缺少学习的动力;水平较低的学员不适应学习环境和课程,进步缓慢,所以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甚至带来实习的困难,最终未能达到双语教师的考核标准。

2.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全面

双语教师的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全面。一方面,汉语培训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只能以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考核标准为依据;另一方面,口语、专业词汇和教学用语以及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等的考核标准不明确、不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双语教师培训的初衷,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达到汉语考核标准但不能使用汉语授课的情况。

3.培训队伍的水平有待提升endprint

十多年来,各承训院校的培训队伍成绩卓著,但仍存在三个问题。

(1)专职管理人员匮乏

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具有特殊性,所以承训院校原有的管理体制、方法和经验几乎无法适应其相关的管理要求。另外,由于人员编制、用工政策等的制约,承训院校不得不聘用编外人员参加受训教师的管理工作,而使用编外人员,必然带来一些问题。例如,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责任意识、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等。

(2)培训教师缺乏专业性

的确,双语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就目前而言,承训院校的培训教师缺乏专业性。例如,由于受训教师需要突击语言课程,因此,需要专业的培训教师,但承训院校的语言课教师(他们的教学对象原是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生,他们的教学课程是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文艺理论和教学法等)既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又难于全身心投入受训教师的教学工作。

(3)培训教师没有积极性

对培训教师而言,培训工作仅仅意味着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难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具体而言有两点:一是培训院校只为培训教师提供微薄的薪酬;二是培训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晋升职称、考核表彰等教师评价中显得无足轻重。

三、工作设想

2011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启动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改革试点项目,作为项目参与单位,我们认为欲提高培训质量,除严格把好学员入学关口外,还须制定相关的标准与规范,以总结工作经验,弥补工作不足,提高培训质量。具体设想有三个。

1.制定全面、明确的培训考核标准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是国家开发建设西部地区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是建设较高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队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和人民文化水平的伟大战略工程,因此,务必制定全面的双语教师培训标准,以构建成熟的双语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

(1)语言考核标准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即应在其母语和汉语的使用和教学方面达到相当的水平。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来说可通过他们的学历考查他们的母语水平,而相关的教师管理机构主要应考查他们的汉语语言水平。为适应民族地区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已为他们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并于2007年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经过几年的运作,效果比较理想。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整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和考核标准,规定自2013起不以汉语水平考试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以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另外,自治区教育厅也及时调整了参加双语教师培训学员的考核标准。

的确,明确语言考核标准是一项积极的改革措施,但它还不能完全体现双语教师培训的要求,尤其是他们的专业语言、课堂教学用语以及口语表达还缺乏明确的标准。我们认为,既然是教师培训的语言标准,就应具有不同于其他人员培训的鲜明特色,即教师特色,因此,在这次双语教师培训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中,除细化双语教师参加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评价标准外,还积极进行了教师专业语言、课堂教学用语以及口语表达等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以便使其适合双语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目前尚无可直接使用的材料,所以,需要我们这些项目承担者从搜集第一手材料做起,选择适当的语言资料,制订适宜的考核标准。另外,关于学科知识的专用词汇,我们设想至少应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和生物等学科。

(2)专业知识考核标准

由于历史的原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有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来源比较复杂,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专业水平有高有低,因此,双语教师培训工作须制定翔实的专业知识考核标准。

(3)教学能力考核标准

教学能力考核标准是双语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地差异及学科迅速发展的现状,双语培训工作开展以来,一直没有统一的要求,因此,在这次研究中还需要规定一个适用范围较广,权威性较强,既具有明确考核目标,又适合操作的、统一的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当然,作为短期培训的承训院校,确实难以承担上述考核标准的制订工作,而参训学员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考核标准,但我们认为,这些考核标准务必落实于文字,也就是,既明确双语教师的必备条件,又制订分步、分级的落实计划,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可正式实施。

2.强化培训队伍建设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规范的工作,它需要一支比较专业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目前,各省市的承训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例如,2010年,天津师范大学成立了援疆工作办公室,组建了专职的培训管理队伍,负责培训课程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并且专业课教师所在的院系也已把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他们的本职工作进行管理。当然,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任课教师的评价、奖励以及职称晋升等应纳入相关的研究范围,并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规范。

3.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

在十多年的工作中,各承训院校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出诸多有效的管理方法,极大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集中各承训院校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从教育学、管理学的高度加以概括,最终形成了科学、规范、全面、实用和适宜的管理制度。

本文为国家和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新疆双语教师培训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XJJG-215。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梁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语少数民族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