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一萍
摘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办学模式的新思路。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拟对近几年来南京晓庄学院如何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构建的四种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的实践进行阐释和解析,为校企更深层次合作提供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80-02
南京晓庄学院是一所具有本科层次的地方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多年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秉承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学校明确自身优势和定位,积极革新办学思路,适应市场需求,着力解决长期以来与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进一步对于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化力度。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行知学院E&T项目
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是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按照企业对人才需求规格和岗位的技能要求,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院、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9月,为使我校招生时专业有特色,就业时学生更具竞争力。我们率先与南京领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第一个校企合作计划——E&T项目。该项目即采取具有全新现代化教学理念的“Education & Training(教育+实训)”教育模式,把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及实践相结合。通过学校基本教学体系和E&T的课程体系的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特别是将相关工作的实际岗位技能有效融入到学生大学四年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中去,并进行反复实践教学,实现了学生从学校毕业到工作就业中的“完美对接”。
E&T项目以其贴近社会需求、贴近企业所要的特色,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极大关注与兴趣。目前该项目已从最初的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逐步扩展到行政管理(人力资源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技术方向)另两个应用型专业。2010年6月,订单式培养项目中的首批52名本科毕业生顺利毕业。在实习期间就立即遭到了上海大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等知名单位争抢签约,首次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供不应求。此订单式培养教学新模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一致好评。
二、岗培入课堂——结合学生实习的合作模式
岗培入课堂是校企合作办学中的第二种模式,该模式是将用人企业的岗前职业培训内容嵌入学校的专业课程中去,让企业走进高校,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提前接触、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企业文化,缩短学生就业实习期的适应磨合期。
2010年年底,南京晓庄学院与中国免税品集团大胆做出一项创新合作尝试:让企业走进高校,将在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中意向毕业生提前进行岗前入职培训,培训合格后即刻办理入职签约等一系列工作。2011年年初,中免集团首次为录用的我校应届毕业生开展了为期10天的岗位职业专业培训,培训期间的所有讲师全部来自集团高级管理层。通过这10天的封闭式培训,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等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培训结束前,考核合格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就业协议,为广大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了法律保障,达到了“学生受惠、企业得利、学校得益”三方共赢的效果。
借助企业的校园招聘活动,学院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建设服务型人才培养基地的计划。
三、“工学结合”模式人才培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和江苏微软技术中心合作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是指企业因用工需求,向学校发出用人订单,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职业准备教育。其方式为学生在上理论课的同时接受工作技能训练,即“理论学习”与“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为了打破“科技日新月异,专业年复一年”的教学弊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科技人才。南京晓庄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积极依托自身拥有的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南京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师范中心建设点等专业优势,走出校园、走向市场、放大优势、积极合作。2011年6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与江苏微软技术中心达成了合作协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双方合作第一阶段完成,共同建立南京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校内实训实验基地——江苏微软晓庄技术中心。中心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中心内部设计完全模拟现代软件服务企业环境,按照江苏微软技术中心人才培养和运作机制,整合多家软件企业优质资源,致力建设成为南京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项目研发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就能够感受到企业环境。中心内有企业的项目经理讲授专业知识,带领学生进行实战模拟练习。该中心的建立既为企业带来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免费提供了实践基地,节约项目成本,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学生实习实训设备与市场脱轨、设备不足等问题,实现双方资源共享和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由于第一阶段的成功合作,我校又开展了第二阶段的深层次合作,将42名相关专业学生选派至江苏微软中心南通基地进行为期4个月的实训。实训期间,各位同学在企业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参与到各个项目的开发中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交流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很大提升。多名同学获得了专业领域的相关认证,得到一致认可。实训未结束,就被擎天科技、联创亚信、用友软件中软国际等知名软件企业疯狂争抢,就业率高达100%。好多企业纷纷要求预定下届毕业生。
南京晓庄学院与江苏微软技术中心的合作,借力企业和社会资源,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按照紧密联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软件服务外包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合作单位先进的软件技术优势,以培养创新型软件人才为目标,努力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积极探索创新型创业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機制,为南京打造中国软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四、“古南都”——企业冠名班培养模式
2011年10月,经过5个多月真诚友好地沟通,南京晓庄学院与南京古南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古南都班”。这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是总结以上几种合作模式,借鉴其他院校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的。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举办“古南都班”。根据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学校从大三年级相关专业中按古南都集团的用工人员标准,“古南都班”课程分为理论学习与实习两大类。班级学生利用周六的时间学习“古南都班”课程,授课老师均为古南都集团工程师。理论课程结束后,同样利用周末时间,学生到古南都集团进行实训。在大四下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使学生感受到针对性强、学习兴趣高,学生既能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又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快速进入角色,并且更能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度高,非常受企业欢迎。同时,这样既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也为企业输送了量身定制的急需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2.举办校内实训就业基地、企业培训基地。根据双方的商定,学校在校内按照古南都集团的标准建设企业实训就业基地,在古南都企业内建立高校实习基地。基地的建设实现了企业工作岗位与学生见习实训无缝对接,改变了过去“空对空”实习实训模式,并有效的改变了学生厌倦实习和缺乏责任感的状况。
3.“古南都班”课程入学分。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遇到一些困惑:现代企业永远以赚取利润为首要任务,所有的工作都要以经济为中心开展。这样,企业与学生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时就产生了在时间安排上、生产任务安排上、教学任务安排上等问题上的诸多矛盾。根据有部分“古南都班”学生座谈会上的交流中得知,学生对同时修满学校要求的学分和完成古南都的任务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出于上面的考虑并结合学校学分制改革,学院将“古南都班”课程算入选修课学分,從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是老校长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我校之初提出的,它对当前学校的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将紧紧抓住机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联手育才,对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探索,为建立起一套具有晓庄鲜明特色的办学发展模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施淋燕.面朝企业 春暖花开——南京晓庄学院的“人才培养之路”[J].新高考(升学必读),2012,(05).
[2]刘玉东.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06).
[3]王焕波.浅谈校企合作——“专业工作室”实施规划方案[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11-01.
[4]张琳,何四洋,李宁.学分制教学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基础保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6).
[5]李要南,吴平.赛马产业管理专业方向校企深度合作的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08).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陶行知教育思想视域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构》(2013SJD880095)。
作者简介:南京晓庄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