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
以知识经济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广泛兴起,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已经提出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这种形势下,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如何打造出本地区的文化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草原文化在内蒙古地区产业化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凸显地区特色,为内蒙古草原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展思路,也为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内蒙古经济结构分析
经济结构的构成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健康合理的经济结构能够有效调节生产资料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与以前纯粹的粗放型经济不同,在文化产业全面兴起的大环境下,内蒙古在大力发展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同时,第三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内蒙古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从2009年的36.45%提高到2013年38.05%。内蒙古经济的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内蒙古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内蒙古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必要性
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顺应了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大趋势。随着内蒙古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第三产业中占有绝大部分比重的文化产业作用日益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对各省市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等指标的测算,2004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2.54亿元,从业人员11.1万,资产总额78.1亿元,全年营业收入85.7亿元。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已达到150亿元,随着文化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这也充分表明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的阶段性特征
1.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内蒙古文化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是整体水平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依旧较低。全区现有的文化产业组织,普遍呈现出分散、弱小、竞争力差的特点,市场竞争力较低,品牌效益不强,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以传统的文化产业领域为主,缺乏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还没有成为内蒙古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2.没有形成完整的特色产业体系。特色是文化产业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核心。内蒙古文化资源底蕴很深,但是开发不足,目前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发掘,还没有完全转化成文化产业优势,缺乏知名度,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内蒙古文化产业由于起步较晚,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够完善,面对市场规律的浮动,容易受到多方面的打击和影响,缩减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另外,人才一直都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内蒙古地区还没有建立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也间接地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4.文化产业结构滞后。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受传统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数量虽多,但是规模小、分布不均匀、素质普遍偏低,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制结构。
二、如何促进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内蒙古地区繁衍生活时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
草原文化具有原生态、纯天然的特性,势必会伴随着内蒙古的现代化建设逐渐发展起来。草原文化在内蒙古有着特殊的地位,具有超然的影响力,这就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草原文化积极向上、崇尚自然的核心理念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要围绕草原文化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把草原文化产业发展起来。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的品牌,打亮、打响这一品牌对内蒙古的发展意义深远。这就要求我们把草原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把它融入到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之中,把文化生产力与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促进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二)依托草原文化发展内蒙古特色文化产业
1.打造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品牌打造是首位。品牌意味着特殊、意味着创新,只有完善品牌的打造才能为产品本身开拓更广泛的市场。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地区原生态的本土文化,独特性和丰富性是其无与伦比的优势,打造一个特有的文化品牌,提高草原文化的品位,可以为文化产业确立更高的市场地位,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为草原文化的产业化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整合文化资源,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以资源为纽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集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市场需求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因此,文化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要符合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和培育重点文化产业,坚持文化产品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原则,是草原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要求。草原文化的市场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发展和壮大特色旅游业。加强对阴山文化、红山文化、蒙元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整合一批带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致力于把旅游业打造成为草原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第二,发展广播电影事业。大力促进广播电影事业的集团化发展,提升广播电影事业的产量和质量,加大草原文化的宣传力度,以广播电影事业为依托,全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第三,把草原文化产业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文化产业以无污染、绿色环保著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草原文化产业能够实现“以文化带动经济,以经济带动文化”的良性循环,推动文化和经济共同繁荣。
3.培育高素质、高水准的文化产业队伍。文化产业的发展,高效的人力资源必不可少。文化产业是一种典型的知识经济,创新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石,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储备了优秀的人才,才能使文化产业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草原文化产业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文化产业队伍。要广泛吸收风险型、决策型、管理型人才,培养人才爱岗敬业、艰苦奉献的精神。有了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endprint
4.完善文化市场,培育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合理完善的文化市场能够为文化产业的进步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慢,虽然与起步晚和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完善的文化市场也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加强文化市场的规范,势必能够为内蒙古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收益。
三、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逐步趋向于文化与经济一体化
从上个世纪开始,世界经济就被日益革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革新不仅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经济基础的提升,增加了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产品因此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逐渐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开始了文化的产业化升级,文化逐渐趋向艺术、体育、娱乐等领域,这既是文化的发展走向,也是经济的发展走向,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
现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态势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本世纪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可以说,无论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还是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文化为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创新力源泉。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需要与经济的发展已经紧密结合,经济的文化属性越来越明显,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终将进入“文化发展牵引经济”的新时代。
内蒙古近年来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为内蒙古GDP的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可以说,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文化产业已经逐渐融入到内蒙古整个经济体系当中。毋庸置疑,在不久的将来内蒙古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必将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传统文化产品向创意型文化产品转变
文化产品是指“把文化商品化,并赋予其经济价值的商品”,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升级就是文化产业。要把传统的文化产品向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的创意型文化产品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结合新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不断创新,把文化资源优势真正转变成文化产业的优势。
内蒙古的文化产业现今仍然以传统的文化产品为主,书籍、报刊、旅游等产业活动仍然是主流,然而在高新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内蒙古的文化产业必须向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逐渐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稳步提升。为此,内蒙古必须着力发展软件、设计、媒体传播等创意型文化产品,创立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在当前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的时代,文化作为新的生产力,已经被全世界所应用。根据文化衍生而来的文化产业因其绿色、环保、低碳的特性拥有着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符合了可持续发展这一人类共同的目标。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和潮流,文化产业一定能够逐渐壮大,也一定会带领内蒙古走向文化和经济的共同繁荣。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内蒙古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013B066)系列论文之一。
(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代建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