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东梅 杜勇锋
一、主要指标比较
(一)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回落,排全国第21位
上半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6%,较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1位,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位次;排西部第11位,与上年同期相同。地区生产总值7338.66亿元,排全国第16位、西部第3位,总量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均与上年同期相同。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69044亿元,其中,广东、江苏、山东分别以30879亿元、30115亿元和28080亿元的总量规模位居全国前三甲。从增速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4%,较上年低0.5个百分点。重庆、贵州、西藏以10.9%、10.8%、10.7%的增速排全国前三。
(二)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排全国第18位
上半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下同)增速为9.2%,较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8位,较上年同期下降5个位次;排西部第8位,较上年同期上升1个位次。
上半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8.8%,较上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与之对应,全国大多数省份工业增加值增均有所下滑,除海南、上海、湖北、湖南和河南分别高于上年同期2.8个、1.5个、0.9个、0.7个和0.1个百分点外,其余26个省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三)内蒙古工业产品销售率同比下降,排全国第20位
上半年,内蒙古工业品产销率为96.6%,较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0位、西部第3位,在全国和西部的排名均较上年同期上升1个位次。
上半年,全国工业品产销率为97.5%,与上年同期持平。西藏、甘肃、青海等15个省份工业品产销率均同比提高,湖南、重庆与上年持平,新疆、宁夏、山西等14个省份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四)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排全国第25位
上半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除说明外均为此口径)6436.71亿元,排全国第15位、排西部第3位,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均与上年同期相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排全国第25位,较上年同期上升2个位次;排西部第12位,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位次。内蒙古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217.82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较上年同期低5.4个百分点。
从总量看,上半年,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770.45亿元,其中,江苏、山东、河南以18447.01亿元、17591.62亿元和13154.06亿元的投资总量位列全国前三。
从增速看,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较上年同期低2.8个百分点。有18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青海和新疆分别以24.6%、24.5%、24.2%的增速位列全国前三位。分区域,全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速均同比下降,中西部虽仍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但降幅较大。上半年,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分别下降2.4个、5.8个和4.1个百分点,中、西部增速分别高于东部1.5个和2.3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三次产业中,内蒙古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低。上半年,内蒙古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7.3%、51.8%和40.8%,第三产业投资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优势特色产业中,能源、化工、冶金建材仍是内蒙古投资的主要领域。上半年,能源行业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4%、化工为17.7%、冶金建材为26.0%,三行业投资总额占全区工业投资七成。
(五)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排全国第27位
上半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较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7位,较上年同期上升2个位次,排西部第11位,较上年同期上升1个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63.84亿元,排全国第20位、西部第4位,在全国和西部的排名均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位次。
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4198.67亿元。广东、山东、江苏三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万亿,分别以13547亿元、11463.7亿元和11304.4亿元列全国前三位。从增速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较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21个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浙江、吉林两省与全国持平,8个省份低于全国。
(六)内蒙古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全国第10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全国第22位
上半年,内蒙古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2元,较上年同期增收96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3元,收入排全国第10位、西部第1位,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均与上年同期相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增速排全国第13位、西部第8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38元,较上年同期增收124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1元,收入排全国第10位、西部第1位,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均与上年同期相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排全国第12位、西部第7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3元,较上年同期增收46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60元,收入排全国第22位、西部第4位,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均与上年同期相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排全国和西部的第6位。
上半年,全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较上年同期增收977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9个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分别以23432元、22240元和17236元排全国前三位。从增速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0.8%,有14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湖北、贵州以12.1%、11.9%和11.7%的增速排全国前三位。
上半年,全国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20元,较上年同期增收1272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9个省份,上海、北京、浙江以24732元、24161元和20937元排全国前三位。从增速看,全国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9.6%,有17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或持平。新疆、青海分别以11.5%、11%的增速排全国前两位,江西、贵州以10.6%的增速并列第三。
上半年,全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3元,较上年同期增收544元,有13个省份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海、浙江和北京以12230元、10979元和10099元排全国前三位。从增速看,全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2%,有21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或持平,西藏、新疆和青海以14.8%、14.5%和14%的增速排全国前三位。
(七)内蒙古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同比上升,排全国第21位
上半年,内蒙古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1.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收30.76亿元,财政收入排全国第21位(黑龙江省尚未公布上半年财政数据), 较上年同期下降4个位次,排西部第5位,较上年同期下降3个位次。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3.4%,较上年同期低7.7个百分点,排全国第30位、西部第12位,分别较上年下降5个和1个位次。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746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收6048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较上年同期高2.4个百分点。全国有22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新疆、湖北分别以26.7%、21.2%和19.7%的增速排全国前三位。
二、初步结论
(一)绝大多数省份经济增速仍低于年初确定的全年目标,但各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普遍高于一季度,全国经济有望继续企稳回升
上半年,除河南、青海高于上年同期水平0.4个和0.1个百分点外,其余29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同比下降。与各省份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相比,除安徽省外,其余30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低于全年目标。虽然各省份经济增速与上年及本年全年目标尚有差距,但普遍较一季度有回升。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各省份经济动能有所恢复。从上半年数据看,除天津、辽宁等5个省份外,其余26个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高于一季度。下半年,随着市场逐步回暖及相关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全国经济企稳基础将进一步夯实,增速有望继续小幅回升。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已连续5个月回升。主要分项指数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物流业景气指数于较高水平上仍有小幅回升。同期,铁路、道路、水运等运输企业业务回升也较明显,表明仓储环节库存周转加快,存量有望下降。总体,实体经济需求趋于改善,企业经营形势进一步恢复,再加上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下阶段全国经济活动活跃度总体上呈增强趋势,经济增长有望进一步小幅回升。
(二)全国区域经济仍延续西高东低的增长格局
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速。根据上半年数据,东部11省市中,仅天津保持两位数的GDP增速,为10.6%。同期,实现GDP两位数增长的省份中,除了天津外的其他5个省(区、市)均属西部:重庆、贵州、西藏、青海、新疆经济增速分别排全国第一、二、三、五和六位;上半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8个省市中,北京、辽宁等5个东部省市位列其中,占六成以上,其中,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仅为5.8%,排全国第30位;上半年,20个中西部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西部地区,除宁夏外其余11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高于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除了二季度以来市场需求有所恢复之外,国家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对西部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拉动力,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3亿元,其中中西部铁路占比达80%以上,GDP增速超10%的6个省份中,西部的青海、新疆、重庆、贵州都是铁路建设的主战场。二季度,服务业、出口也是带动中西部经济回升的关键因素。以陕西省为例,上半年,陕西投资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3.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但同期第三产业增速高于一季度近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较快增长对陕西经济形成有力支撑,使其经济在投资放缓和工业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较一季度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以广西为例,上半年,广西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低于一季度2个和0.1个百分点,但同期的出口增速高于一季度5.5个百分点。由于出口加快对广西经济形成较强支撑,使其经济在投资、工业都放缓的情况下比一季度增速高0.5个百分点。虽然二季度中西部成绩可圈可点,但中西部地区大多数仍为投资主导型经济,因此,后期投资仍是带动其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因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阶段一些行业投资难度将加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趋于减弱。同时,像内蒙古、山西等以煤炭、化工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中西部省区,仍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这些因素将会削弱中西部现有的经济增速优势,需要中西部省份尽早应对。
(二)全国区域经济仍延续西高东低的增长格局
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速。根据上半年数据,东部11省市中,仅天津保持两位数的GDP增速,为10.6%。同期,实现GDP两位数增长的省份中,除了天津外的其他5个省(区、市)均属西部:重庆、贵州、西藏、青海、新疆经济增速分别排全国第一、二、三、五和六位;上半年,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8个省市中,北京、辽宁等5个东部省市位列其中,占六成以上,其中,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仅为5.8%,排全国第30位;上半年,20个中西部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西部地区,除宁夏外其余11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高于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除了二季度以来市场需求有所恢复之外,国家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对西部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拉动力,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3亿元,其中中西部铁路占比达80%以上,GDP增速超10%的6个省份中,西部的青海、新疆、重庆、贵州都是铁路建设的主战场。二季度,服务业、出口也是带动中西部经济回升的关键因素。以陕西省为例,上半年,陕西投资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3.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但同期第三产业增速高于一季度近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较快增长对陕西经济形成有力支撑,使其经济在投资放缓和工业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较一季度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以广西为例,上半年,广西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低于一季度2个和0.1个百分点,但同期的出口增速高于一季度5.5个百分点。由于出口加快对广西经济形成较强支撑,使其经济在投资、工业都放缓的情况下比一季度增速高0.5个百分点。虽然二季度中西部成绩可圈可点,但中西部地区大多数仍为投资主导型经济,因此,后期投资仍是带动其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因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阶段一些行业投资难度将加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趋于减弱。同时,像内蒙古、山西等以煤炭、化工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中西部省区,仍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这些因素将会削弱中西部现有的经济增速优势,需要中西部省份尽早应对。
责任编辑:杨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