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问题

2014-09-17 02:54翁宁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对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翁宁

摘要: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的“独白”,针对这种弊端,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实质就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主体性欠缺、广泛性流失、思辨性苍白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语文课堂教学应开展有效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感染体认,渐入佳境;师生之间悬疑激趣,适时点拨;生生之间自由交流,平等对话。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对话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的“独白”,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针对这种弊端,依据教育交往理论,新课标精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学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它也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这种互动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昭示着民主和平等,也张扬着个性和人性,更凸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的这一规定意味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说教学是一种“对话”的艺术。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与学生进行“对话”呢?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青春期,一方面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对文本的解读没有太多的顾忌和成见;一方面他们的思维又过于发散,往往还不能进行“焦点”思维,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可能太高。鉴于初中学生的特点,本文拟从对话理论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

一、對话的本质

对话教学是古今中外教学思想的宝贵精髓。孔子的启发式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曾经创造对话教学的极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部分明确提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对话教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最好平台之一。师生对话的内容、形式、目的等各方面与一般对话都有本质的区别。它不是简单的问答式的语言交流,心灵或精神的沟通才是师生对话的根本;它不仅表现为提问和问答,还表现为交流和探讨,言说与倾听。总之,师生对话不仅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手段,更是一种对话意识,是一种彰显平等、倾听、尊重、理解、创生的对话意识。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存在的问题

(一)对话的主体性欠缺

对话首先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不能将文本和教师的地位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仍旧高高在上,学生的活动、体验仍旧身不由己,缺少自主性,同时也出现了学生自我丧失,极度依赖教师的现象。

(二)对话的广泛性流失

一堂课,有的教师一讲到底,完全是一个教授的角色;即使有对话,参与对话的也往往是少数人,很多学生并没有参与到当中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调动,这样的对话就很难实现有效。

(三)对话中思辨性苍白

当前很多课堂教学设计,只关注对话的外显状态,而忽视了对话中的争鸣和思辨,缺少表面平静而暗流涌动的境况,课堂表象是一派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但对话的效果很差。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

(一)师生与文本之间:感染体认,渐入佳境

加深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关键。从心理学角度看,阅读就是读者“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师生借助文本开展的心智活动。读者在感知、理解、想象、评赏的进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常常会得到文本的解答,所获得的感受时常会得到文本的强化,这就构成了双向多程的对话过程。例如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到开头部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里时,我们读者心里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为什么是乐园?”谁来回答呢?还是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文本,接着读下去,我们便一步步明了释然了。

课堂教学中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重在体悟感受,往往是在体悟感受中逐渐进入到文本的真义的。阅读教学应当重视这个体认对话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师生与文本对话,最基本的途径就是一个字——读,反反复复地读,越是读到扫除生字障碍之后的熟读,对话的比重就越大,对话交流的信息也越多。在读中,文本向读者发问、讲述、解答;在读中,读者向文本质疑叩问、充实延伸、表达见解、感悟内涵。设问是对话,前后照应也是对话;点明题旨的结尾是对话,含蓄深刻的结尾也是对话。

(二)师生之间:悬疑激趣,适时点拨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而问题情境的产生必须依赖于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引发好奇,学会质疑。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主动地自觉地思考问题,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的方式、提问的角度、提问的技巧,提的问题要力求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情趣。

(三)生生之间:自由交流,平等对话

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在阅读时可能遇到共同的难题,这些难题有些是老师在备课时不能预料到的,大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来,并引导大家共同讨论解答,答案不一定只有一个,依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在临近下课的时候,当学习的内容基本上完成以后,有个学生突然调皮地站起来问道:老师,如果于勒真的是个百万富翁,小说的结局将是怎样?我及时把这个问题交给全体同学来讨论。这些答案丰富了阅读教学的内容,有启发学生对小说的主题和写法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今天,许多新的理念正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对话也正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果每一位教师都将教学对话也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那语文课堂必将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苏春景,孙晓莎.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病态对话”现象及其消解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11(11).

[2]张 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伪对话”及其消解[J].成功,2013,(4).

猜你喜欢
对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