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中的一些误区及对策

2014-09-17 13:26龚怡
考试周刊 2014年61期
关键词:练习设计误区小学数学

龚怡

摘 要: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学习数学不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就难以牢固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有效的练习使学生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教材的知能因素,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练习设计 误区 对策

何谓“学习”?中国式的经典回答是“学而时习之”。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时习之”,都离不开练习过程。数学更是如此,早就有“学数学”就是“做数学”的说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数学练习设计究竟存在哪些误区?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数学练习设计呢?

误区一:忽视基本练习

基本练习应紧紧抓住“基本”,让学生通过练习逐步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时,通过迁移类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学生归纳、总结表面积方法之后,教师随即布置了一道实践题:将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形状的盒子包装在一起,怎样摆放包装盒最节省包装纸?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但实际计算结果的正确率却较低。

对策巩固概念的基本练习,应围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设计;巩固法则运用的基本练习,应按照教学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进行设计。基本练习应注重使学生会想,让学生说理,反馈应注重中下等学生。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把其中典型的错例展示出来,让学生“会诊”,要求学生先指出错误及错误的原因再加以订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出怎样修改,解题就正确了。

误区二:练习设计投入少

一些教师为图省事,往往过于依赖书本,所有的练习均来自于书本且不加选择。书上的练习不是不好,只是书上的练习有共性,是最基本的东西。另外,有些教师留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太短,练习的要求又太单一,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这些做法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

对策:《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广阔的创造空间,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老师设计2.79÷0.9=( )÷9效果很好。又如,在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时,由于估计学生说不到两幅画对应长、宽之间比的关系,可增设这样一个练习:

1.鸭的只数和鹅的比是6∶1,那么鸭的只数是鹅的( )倍,鹅的只数是鸭的( )。

鸭的只数和鹅的比是3∶2,那么鸭的只数是鹅的( )倍,鹅的只数是鸭的( )。

练习强调了比,那么找对应长宽间的关系就自然想到了比,学生显得非常得心应手。

误区三:重视练习结果,忽视思维过程

有的教师在练习时仅仅重视结果,没有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价值。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通常采用简单的问题齐说答案,稍微复杂的问题集体评讲的方式进行反馈。教师过多地关注本次练习学生正确率的高低,很少分析错误原因及学生思维过程,更不用说领会编者设计此题的意图了。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学生造成我只要做对就行,其他一概不管的心理,教师只需要面对练对就行的恶性循环现象。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时,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首先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照这样继续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2.继续提问: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

学生交流时,都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对每种方法一一探究,导致部分学生对为什么还可以这样做感到疑惑。

策略: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我们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如思考交流上述问题2时,学生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教师相机板书:画图列举计算]

例如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误区四:实践作业流于形式

《新课程》强调学生采用探究、操作等方式进行学习,新教材的练习的探究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有的教师在进行此类练习的处理上,常常忽视探究与操作的重要性。例如,有的实践活动课,本是学习数学、探究数学很好的题材,教师却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有的习题,本是好的学以致用的好机会,教师却轻易放过,弱化了操作性习题的功能。

策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例如,低年级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我们开展了“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课前让学生自备各种商品,有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等,让他们自己制作价签贴在物品上带进课堂教学中,把教室模拟成“小小商店”。学生推荐出“柜台经理”“收银员”“售货员”的人选,其余的学生扮演“顾客”进行购物。在此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深刻认识了人民币,又巩固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更可贵的是让学生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学以致用,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练习设计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加强学生在数学练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使练习成为人人参与的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技能的练习。我相信,只要坚持这样做,我们的数学练习一定会像缤纷的奇花异果,在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拂下,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乐学、爱学数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2]温彩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艺术.

[3]田晓娜主编.数学课的教学练习与活动.

[4]黄爱华主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练习设计误区小学数学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