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丽媚 张红军
摘 要: 本文应用库克的图式理论,对读者理解国际主题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这个研究不仅为国际主题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扩大了图式理论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文学领域。
关键词: 国际主题 认知 图式
1.引言
国际主题小说是文学创作史上独具特色的作品体裁,它的开创者亨利·詹姆斯打破了许多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不仅在主题上独具一格,而且创造性地使用了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意识中心等与传统小说截然不同的写作手法。不仅如此,小说中的语言也极具特色,与传统小说追求简洁直接的可读性强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是,亨利·詹姆斯有意使用间接表达、复杂长句、正式而繁复的词汇,这样的语言更好地表达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国际主题小说独有的语篇和语言特色如何被读者认知,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将应用库克提出的图式理论分析读者的认知过程。
2.库克的图式理论
库克把图式定义为“典型事例的心理表征”,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图式变化的方式,即图式保留、图式加强、图式更新,以及图式的三个层面,即语言图式、语篇图式、世界图式。这几种图式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
图式保留指的是让原有图式保留原样。例如在广告Gore-Tex中,一篇短文和一张健康帅气时髦的、穿着Gore-Tex的男子照片,这样的广告传递了当我们想要漂亮舒适或时尚时应该怎样穿着的新信息。这些成分并没有产生图式的改变,广告只是确认了大部分男性和女性渴望穿着漂亮舒适的信息。图式加强指的是强化原有图式。当一个图式强化后,就更容易被激活,而偏离原有图式则变得不易接受。当人们再次阅读之前已经读过的书时,第一次阅读时产生的图式并不会发生进一步改变,然而每一次重读都会产生新的理解,后续的阅读会和初次阅读产生同样的变化,并加强原有图式。图式更新,与图式保留和图式强化不同,会导致人们世界知识的改变。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受到语篇的影响,对各种现象的态度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就是库克所说的第三种图式变化即图式更新。在图式更新过程中,原有图式被破坏,新图式被构建,原有图式之间建立新的联系。读者的图式变化是许多语篇的主要功能,比如愉悦、解脱、深奥和升华等。
库克还区别了图式的三个层面,即语言图式、语篇图式、世界图式。语言图式与语言结构各个层次相关联,例如语音单位、拼写单位、语义单位等。语篇图式指的是情节的叙述顺序和事件的发生顺序,如果二者正好一致,就是直接的正常叙述顺序。世界图式是知识的图式组织,世界图式不仅是基于整个语篇,还可以出现在语篇的某个部分,也就是说,世界图式是有层级的。文学语篇的世界可能存在于语篇之外,也可能来源于语篇。无论哪种情况,它总是语言和语篇结构组成的虚幻世界,换句话说,文学语篇在语言和语篇层面上激发甚至更新了世界图式。
3.国际主题小说的认知过程
在《黛西·米勒》这部小说中,亨利·詹姆斯创造的语篇里的独特的语言和语篇结构,与其独特的国际主题一样,令读者印象深刻。那么读者是如何认知小说中的语言与结构的呢?根据库克的理论,一个既定的话语中,语篇结构(T)和语言结构(L)与读者脑中已有的语篇结构S(T)和语言结构S(L)的对比,将会极大地影响读者在语篇各个层级上对于语篇常规或偏离的判断。
在《黛西·米勒》中,读者看到了作者独创的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这与传统的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都不同。它避免了全知作者可能导致的结构庞大、组织松散和聚焦于纷杂繁复的真实生活,但限制了作者可以随意处置材料的数量和范围。亨利·詹姆斯首倡的第三人称视角,主要是建立在他所谓的“意识中心”的基础上的,通过某个第三人称叙述和过滤,反过来又通过叙述和过滤表现第三人称的性格特征。詹姆斯坚决主张这样的视角贯穿整部小说,作者不要干涉事件的发展。在《黛西·米勒》中,意识的中心自然是与黛西接触最多的是温特伯恩。黛西的性格、为人及别人对她的品评是通过温特伯恩的叙述而展开的,读者对黛西的认识也是通过温特伯恩的目光实现的。作品中的温特伯恩是典型的文化教养深但心理复杂的欧洲人形象,作者通过该人物对黛西自由言行的反复思考,表现了欧洲风尚和美国习俗间的矛盾。
此外,作者通过建立“场景系统”代替传统的按时间叙事的结构,每个场景本身都是个有机体外,场景与场景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具备连贯性和一致性。《黛西·米勒》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一幅幅“图画”和一幕幕“戏”,整部小说主要由四个场景构成,包括在Vevey的花园里黛西与温特伯恩初次见面;锡庸城堡里,黛西与温特伯恩单独出游;去Pincio的路上,黛西与沃克太太的对峙;罗马竞技场内,温特伯恩目睹黛西深夜与Giovanelli相处。这种片段式的叙事方式与传统小说相去甚远。因此,语篇结构(T)与读者脑中已有的语篇结构S(T)即按时间叙事的结构相互作用,使读者判断出语篇是属于偏离的而非常规的,这是国际主题小说特有的语篇结构。
在语言方面,读者注意到詹姆斯的语言难度大、抽象和不直接。詹姆斯措词的主要趋势是正式且抽象,用大量法语而不是英语单词,用the dark old city at the other end of lake,而不直接指明是日内瓦。詹姆斯还大量使用包孕许多从句或插入成分的长句复杂句,这些语言的选择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但是也增添了文体的庄重,折射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这些语言(L)与读者原有的语言图式S(L)即简洁直接清晰的语言表达相互作用,读者很容易发现语篇偏离了常规,而作者则是有意要偏离常规语言结构的,达到特定的目的。
这些语篇结构和语言的相互作用,最终创造出一个语篇的虚幻世界(W),即国际主题小说语篇。当这个虚幻世界(W)与读者脑中原有的世界图式S(W)即传统小说语篇相比较时,读者就产生了一个关于国际主题小说语篇偏离了传统小说语篇的判断。这种偏离正是通过语篇结构(T)的偏离和语言(L)的偏离实现的。
4.结语
本文应用库克的图式理论,分析了读者对于国际主题小说的语言图式和语篇图式的认知过程,这个研究不仅为国际主题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扩大了图式理论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文学领域。
参考文献:
[1]Cook,G.Discourse and Litera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Cook,G.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亨利·詹姆斯著,张霞译.黛丝·米勒[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研究项目《国际主题小说的图式认知模式研究》的结题论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