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新
摘 要:笔者对高中地理“分组合作自主学习”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三年的实践与探索有了一点粗浅的想法和收获,深深地体会到“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困惑与迷惘,有待于不断探索与反思。
关键词:高中地理;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35-2
所谓“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自由组合,合作探究等形式,解决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素养、学习方法、学习潜能、情感体验等都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三年实践和摸索,笔者感到颇有收获,启迪良多。
一、转换角色,创设多样地理情境,激发学生地理思维
根据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特别注意摆正教师的角色地位,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推波助澜者,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地理新情境,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活水源头,将功夫主要花在课外。那么创设怎样的地理情境才可以起到助学、导学的作用呢?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创设情境,探索“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法。
创设材料情境,拓展教与学。如讲必修I第一单元第二节《宇宙中的地球》,在进行“存在生命行星”教学时,展示课外阅读材料《探索地外文明》、《地球生命和地外文明》,这样就对课文进行了适当补充、解释和拓展。通过材料情境创设,学生经过阅读、理解、讨论、分析后,对地球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教与学。如讲必修I第四单元第二节《山岳的形成》,在进行“火山”教学时,引用了故事“庞贝古城的毁灭”。新颖的故事情境再加上教材中火山概况介绍,激发学生对火山知识掌握的兴趣和热情,很自然地达到了课标提出的对自然灾害概念及危害的了解。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教与学。所谓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方面构建,要使创设的问题情境真正成为促成整个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创设图像情境,启迪教与学。如在高考复习讲到中国省市的位置时,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拼图活动,使学生的情趣高涨,始终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讲到印度农作物的分布时,课件展示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图旁边展示各种农作物的图像,让学生拖动农作物的图像到地图正确的位置上,创设动态图像不仅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而且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通过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形式多样的地理情境创设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推动问题讨论的顺利进行。
二、张扬个性,落实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
新课程提倡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个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在面向未来的地理课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应是人,而不是学科本身。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大胆实践“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新情境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其目的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走出僵化、沉闷的求学苦海。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个性化教学。
第一,让学生“自组”。由于学生性格、爱好、情趣、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思维方式、学习需求、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提醒学生适当注意成绩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由组合,4到6人为一组,组建学习小组。也可以前后桌学生搭配,自然组合。每次活动前,推选一名负责人来主持,但主持人轮流,确保公平性。实践证明,让学生“自组”有利于合作探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让学生“自读”。上课开始,教师就把课程目标展示给学生,做到使学生心中有数,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每组至少提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理问题。如此,既纠正了过去教师主宰提问、举例的现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让学生“自议”。课堂上注意保障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地理情境问题,展开讨论、争辩,进而解决问题;对悬而未决的问题教师给予点拨、指导。
第四,让学生“自说”。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辩难,多方质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把所思所想说出来。“不怕讲错,只怕不讲”。尤其那些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的学生更需要鼓励。
第五,让学生“自练”。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要为学生减负,但因课标和教材偏难、偏深,实际上加重了学习负担。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又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事先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能体现层次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训练、纠错,既落实了知识,又激励了学生对成功的追求。
第六,让学生“自探”。“问题研究”、“課后活动”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我们根据“问题研究”和“活动”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一些设计,让学生自我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三、反思实践,课改前景光明,但任重道远
参与就是学习,互动人人受益。伴随三年来新课程实践,“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也经过了三年多的探索。我们认为这一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有积极的意义,打破了情境教学中学生喜欢地理但讨厌上地理课的现象,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依赖性,养成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学生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成功的挫折与反思,从而获得人生体验,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能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好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而,它是彰显人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如果说“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彰显人性的教学模式,那么在人性化教学方面,它仅仅是曙光初露,在它前面尚有层层迷雾。在这三年来的“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还有许多局限、困惑与迷惘,有待我们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第一,我们认为,在课改大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多元的,更是开放的,因而“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不是唯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坚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在这一教学模式实施之初,学生自主学习困难大,主要原因是高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不仅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且知识储备不足,基础较弱。另外,初高中教材衔接不够,难度大。这些因素往往造成学生讨论、探索、理解很难深入,也严重阻碍了自主学习活动的展开。
第三,耗时较长。有限的课时很难完成课标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新课程强调探索性、开放性、主体性等许多新的教学理念。这些理念无疑都是十分理想,十分先进的。但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是每周只有2个课时,而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显然要完成教学任务已是不易,而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更是非常有限。
第四,“分组合作自主学习”与考试尤其是与高考的关系如何处理,我们还处在迷茫中。高考究竟怎样,命题究竟怎样等等都制约了我们在实践中的开展力度。可以说这是目前新课程理念难以真正贯彻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五,怎样调控?怎样管理?这也是我们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学生“自组”有时会给课堂带来一定混乱,虽然我们要求学生“自组”务必在课间完成,但课间只有10分钟,一旦遇到前节课教师拖堂,或者学生要解决其他事情,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准备工作。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有足够的空间期待着我们大家去探索,有大量的问题期待我们去解决。在不断完善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上,我们希望我们对“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索能对大家有所启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