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超
[摘 要] 本文以初中数学学案的构建为依托,通过对学案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实际操作进行论述,提出相关建议,建立了一套有序的小组合作常规策略,希望以此来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水平.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案教学;教学质量
“学案教学”模式是“减负提质”背景下对目前教学方法的创新,其本着“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教学理念,以数学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由“导读”“导听”向“导学”“导做”过渡,以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以尽可能地减少教师“主流”思想对学生思维的“干预”,强调学生思维的“第一性”.
数学学案的建构
数学学案主要由“定向自学”“小组互助”“学生展示”“反思领悟”和“补救达标”五个环节构成,采用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其明确了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善于挖掘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生生互动、合作学习,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
1. 定向自学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思路,以减少学生独立学习的盲目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学习,从而提高自学效率.
学习任务的设计应以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为主,注重调动学生参与自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习任务设计要重视知识的纵向联系,即任务与任务之间的传递和递进,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2. 小组互助
定向自学强调学生个体之间的独立性学习,而小组互助则倾向于团体间的合作学习. 小组互助环节意在解决学生在定向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通过学生间互助的形式共同探讨遗留下来的问题,以达到互补思维的目的. 教师在小组互助的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如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总结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等.
3.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是指学生在充分交流和讨论之后,选派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如总结知识点、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等. 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答疑或质疑,以达到生生互动的活动目的.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发展,从而推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4. 反思领悟
反思领悟是“学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在以上三个环节中,学生的认知仍停留在表象层次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反思,由“表层学习”过渡到“内层学习”,重视发现知识间纵横向的联系,注重挖掘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和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内容,以对已学的知识、已有的经验进行重新分解和建构.
5. 达标补救
达标补救是检验课堂效果以及弥补学生认知不足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发放课堂检测试卷. 学生完成、反馈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知识理解、运用上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如再次进行讲解.
学案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
实际操作
“学案教学”模式主要有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三种不同课型的课堂,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预习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展示课将重心放在学生的自我展示上,鼓励学生拓展、延伸思维,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反馈课则重在查缺补漏,以巩固知识点.
1. 预习课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发源地——杜朗中学的教师认为: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同样,没有预习好的课也不能上,预习至少要占课堂的70%. 预习课的重心自然要向学生自主学习倾斜,从而突出“定向自学”这一环节.
(1)预习准备(5~8分钟)
在预习课上,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发放预习学案,学案可以包括预习提纲、预习方法、预习重难点、预习反馈等内容,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自学. 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理解文本的时间. 学生既可以自己独立分析学案要点,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既可以跨座位讨论,也可以借用教室内的多媒体上网查阅资料.
(2)细化知识点,疑难解答(约8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中心,一步步地细化预习提纲上的知识点. 对于新出现的问题,组建成员可以互相“扶持”解答,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记录下来,与其他小组或教师共同探讨. 教师可以穿插其中,指导、点拨学生,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提问.
(3)分配并完成学习任务(约15分钟)
教师分配一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同样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任务过程主要有文本解读、适当拓展、学生展示以及教师点评等几个环节.
(4)反馈练习(约10分钟)
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典型的试题,组间可以展开竞赛,看哪一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对的题目多,并评比出最佳小组和最佳组员.
(5)课堂小结(3~5分钟)
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课堂小结,既可以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反思这节课存在的问题,以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
2. 展示课
展示课重在展示学生在预习模块中所收获的成果,如对知识点的提炼、概括和实际运用,对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自己小组的想法等. 展示课意在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自我展示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1)预习交流(2~3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和讨论,提前了解展示的重点及难点,以为接下来的小组展示做准备.endprint
(2)确立展示内容(1~2分钟)
各个小组可以根据展示的内容和本小组的优势,自由地选择一项进行展示. 教师可以帮助协调各个小组之间的选择,确保每一项展示内容都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
(3)分组合作(8~10分钟)
各组组长根据本组选择的展示内容,将任务分配给组员,并领导组员共同完成. 各个小组需具有本小组的特色,如对于较浅的数学问题,可以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索,总结和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探寻理解知识点的捷径等,总之,要具有创新性.
(4)展示交流(18~20分钟)
各个小组将自己的成果进行一一展示,与其他小组共同分享本组的收获. 展示的小组可以随机地向其他小组发问,其他小组也可以随时向其提出质疑,或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另外,教师要在一旁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如指出易错点和注意点,总结规律、解题思想等.
研究合作学习的策略——建立
一套有序的小组合作常规
1. 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学案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的,而良好的合作离不开合理的分工. 首先,在确定组长上,应挑选领导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 其次,组长在分配任务时,应注意合理性,遵循“自愿”的原则,明确各个组员的任务,并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地完成任务.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展其能,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合作中,组长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热情. 另外,为了提高效率和避免责任的交叉,组长应注意各个成员的擅长点和薄弱环节,最好能够优势互补.
2. 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合作的过程中,各个小组应保证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避免“人云亦云”,从而提高交流效率.
(2)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
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3)遵守规则的习惯
每一个学生都要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权利,并能够遵守相关的课堂纪律.
建立小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
激励功能
良好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在“学案教学”中要强化评价体系的激励功能,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和开放性. 一方面,要实现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且侧重小组集体评价的评价方式,即将学生个体置放于整个合作小组中进行评价,以加强学生对合作探究型学习的重视. 另一方面,要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且侧重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评价的权力将从教师的手中分出一部分到学生手中,即教师的评分占50%,组内成员互评占50%,其中组长占20%,其他成员占30%. 教师根据整个小组的表现情况,如合作的默契程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讨论交流情况等指标进行打分;各组长则根据组员在各个环节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其他成员则根据其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程度进行打分. 教师可以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并授予“数学小能手”的称号. 另外,还可以推选出“最佳小组”,作为学习合作小组的典范. 为激发数学“困难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设立“进步奖”的擂台赛,嘉奖那些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表现突出的学生.
结束语
“学案教学”模式还原了一个“生态型”的原始课堂,以学生的认知深度为出发点,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