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慧++梁立彬
【摘 要】 文章以天源迪科公司2010年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案例为对象,研究了中国高科技企业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过程与市场结果。发现高科技企业由于其研发支出较大,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应。提出应该加强对高科技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监管,完善相关审计和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
【关键词】 研发支出资本化; 盈余管理; 会计信息有用性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5-0058-06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研发支出是费用化、资本化还是条件资本化以及条件资本化的范围、规模,始终被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准则制定者广泛讨论。世界各国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处理规定也存在较大差异。荷兰等国允许全部资本化,美国等要求全部费用化,中国2006年2月12日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之前要求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之后允许研发支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费用,符合条件的开发阶段费用可以资本化,这一规定大致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目前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在研发支出处理上的主要分歧在于:研发支出是否可以资本化?以往实证研究认为研发支出与后续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Baruch Lev,Theodore Sougjannis,1995;Lev,B.,Nissima,D.,Thomas,J.2005);研发支出资本化成为了盈余管理的工具(Landry,S.2003;许罡、朱卫东,2010;宗文龙等,2009;王艳等,2011)。但这些研究无助于回答研发支出是否应该资本化的问题。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之间的争论,归根结底是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博弈(张清宏,2010)。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一个好的会计准则不仅应该考虑理论支撑,更应该充分结合国情考虑其可执行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天源迪科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实践,试图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实施提出一些证据和建议。
二、文献回顾
以往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经验研究,大多集中于研发支出资本化是否能更好地表现特定无形资产的经济实质,以及研发支出资本化盈余管理上。
(一)研发支出资本化是否能更好地表现出特定无形资产的经济实质
不同时期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早期的研究中,Alex J.Milburn(1971)指出,研发支出与期后销售、利润及市场份额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Maurices S.Newman(1968)以及Orace Johnson (1967)等也有相似结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认为,这是FASB1974年制定《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时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的重要原因。
而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则得出了不同的结论。Baruch Lev,Theodore Sougjannis(1995,1999)发现研发支出与后续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于会计准则要求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所以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正在下降。Lev,B.,Nissima,D.,Thomas,J.(2005)等实证研究也有相似结论。
(二)研发支出作为盈余管理工具的动因
Landry,S.(2003)通过对加拿大437家研发密集型公司1997—199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公司拥有费用化与资本化的选择权时,为达到满足债务条款或平衡利润的目的,公司确实会将其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宗文龙等(2009)发现,企业的研发支出资本化行为主要受到债务契约的影响,财务杠杆越高,企业的资本化强度越高;企业存在利用资本化政策实现扭亏的行为。王艳等(2011)指出当公司负债率较高以及当期处于盈亏边缘时,更倾向于增加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比率进行盈余管理。许罡等(2010)认为公司为了避免亏损和再融资等需要,会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陈晓红等(2011)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受债务契约和资本市场动机的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管理者越趋于把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在经营状态不好时,上市公司为保持上市资格、扭亏为盈而趋于把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刘瑞(2012)发现:在亏损的上市公司中,企业选择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主要动因是债务契约动因;在微利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动因主要是扭亏为盈动因;在盈利良好的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资本化动因主要有利润平滑动因和配股动因;在高盈利上市公司中,利润平滑动因、配股动因和债务契约动因是高盈利上市公司选择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主导动因。
总体来看,学者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动因的研究中大多数认为是债务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机(即扭亏为盈动因),还有观点认为收益平滑动因也是驱使企业加大研发支出资本化程度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
(三)研发支出处理的市场反应
刘斌等(2011)认为长期市场反应下,股价对R&D支出的信息披露存在选择性吸收,投资者能区分其会计处理、披露的规范程度以及是否是高科技公司的公司性质。短期市场反应中也存在股价对R&D信息的选择性吸收,并且投资者能区分高科技公司的会计处理和披露的规范程度,但对于非高科技公司则无明显反应。王宇峰(2011)对研发支出及其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通过研究发现,资本化研发支出和费用化研发支出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不一致,而且研发支出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价格有显著的影响,提高研发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许里(2001)以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因素、研发支出与盈余管理及企业价值的关系,检验了研发支出资本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化选择对公司价值有一定影响,可能成为公司从事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R&D投资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选择,成为大多数公司的第一个选择。辛云峰(2012)以2007—2010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发现当期研发投入总额、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与下一年度4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呈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endprint
由于中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将研发支出分成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并允许将符合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予以资本化,国内学术界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讨论焦点开始转变,由资本化是否能够更好地表现无形资产的经济实质,转移到资本化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上。但从什么地方可以观察到上市公司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其对信息用有用性有何种影响,这些尚不能运用大样本予以验证。本文以天源迪科近年来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状况为例,分析可以观察到的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方式,并且了解这种选择资本化程度的行为对财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以此丰富学术界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作为盈余管理工具的研究,并据此提出完善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一些建议。
三、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了在创业板上市的天源迪科(300047)为样本进行分析。天源迪科是为中国电信行业提供信息系统产品及后续服务的行业领先者,每年在研发支出上的投入较大(最近4年年平均研发支出占收入的24%,占净利润的121%),具有高科技企业的一般性,同时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对当年净利润的影响十分显著,适合作为盈余管理的研究对象。
(一)公司简介
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深圳天源迪科计算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18日,2007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20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天源迪科,股票代码:300047。公司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系统咨询和相关技术服务;经营进出口业务;通信产品及其配套设备的代理销售、售后服务,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核心竞争力占据公司资产的重要地位,而公司每年也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的多少对当年的盈利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天源迪科是否存在运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
根据年报披露的资料,天源迪科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核算方法是:(1)研究阶段的时点为取得经批准的研究计划书时,结束时点为取得经批准的项目可行性验证报告时。(2)开发阶段的时点为取得经批准的“项目立项报告”时,结束时点为取得经批的“项目结项报告”时。(3)结转无形资产的具体条件和时点为取得经批准的“项目结项报告”时。天源迪科研发投入资本化的确认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
根据表1、图1、表2、表3分析,一是天源迪科研发支出2010年猛增,尤其是研发支出资本化率高,对利润影响大。如果按较为保守的50%资本化比例(2009—2012年平均资本化率)对2010年研发支出费用化进行调整,会导致当期管理费用增加1 824.36万元,依据当年的平均所得税率计算当年净利润将减少1 660.19万元,那么当期净利润将降至原财务报表所列净利润的75%,相应的2010年的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也会有大幅度的减少。二是2010年天源迪科研发支出资本化率异常。2009年和2012年在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总计支出水平相当的情况下,2009年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远远高于2012年。但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由于2010年研发项目的特殊性(例如某些研发项目成功几率较高,而2010年研发支出中适用资本化程度高的研发项目较多)导致该年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较高。于是本文进一步对比2010年和2012年天源迪科研发支出中构成项目的具体情况,发现2010年各个研发项目中的资本化比例都高于2012年(表2)。三是2010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率提高了利润水平,利润水平与与销售增长、销售净利率不匹配。分析表2、表3,2010年反常的销售净利率、平滑的利润,以及远高于常年水平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表明2010年天源迪科存在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三)天源迪科研发支出资本化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根据前人研究,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有:债务契约动机、扭亏为盈动机和收益平滑动机,天源迪科研发支出资本化盈余管理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呢?
1.具有债务契约动机吗?
从表3看,天源迪科2010年上市即获得了大量的权益资本,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现金资产,几乎不需要通过负债来获得资金。所以天源迪科负债率远低于行业平均值,资本甚至流动资产充足,无论是短期偿债能力还是长期偿债能力都非常良好,据此可以合理排除债务契约对于天源迪科盈余管理的影响。
2.具有扭亏为盈动机吗?
从表4和图2看,天源迪科多年来利润稳定增长,并不存在濒临亏损边缘的情况,据此可以合理排除扭亏为盈动机对天源迪科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
3.具有收益平滑动机吗?
从表1和表4分析,2010年营业收入与2009年持平,收入增长缓慢,仅为0.38%。与此相对应的是其2010年的利润却实现了平稳增长,比2009年净利润增长了13.67%,2010年收入和净利润的不匹配情况让人难免怀疑可能存在平滑利润的盈余管理。天源迪科在2010年的年报披露,由于2010年系统集成业务收入锐减,导致收入增长缓慢,同时由于业务结构的变化,应用软件等利润率高的业务比例增大,所以当期营业成本下降,导致了净利率的上升,年报的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否真的是这一种解释呢?2010年天源迪科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比率较其他年份显著提高,这让人怀疑天源迪科可能存在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
(四)盈余管理后的市场反应
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后,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对财务信息有用性产生影响。经过盈余管理的损益状况是否能够为企业股价带来利好作用,还是投资者能够察觉财务信息的水分,盈余管理反而会抑制股价的上扬?
天源迪科于2011年3月25日披露了2010年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从天源迪科财报公布前后的股价表现可以直观地看出(图3),自3月25日披露年报后,当日股票价格出现显著的跌势,出现投资者大量卖出股票的情况。而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股票也紧接着下跌的趋势。股价从3月25日开盘的29.38元跌至4月29日收盘价的24.15元,下跌了约17%。总市值从3月25日的298 215万元跌至252 609万元,下跌了15%。endprint
然而股价下降也存在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譬如整体股市环境的恶化等。为了进一步验证市场是否存在负面反应,本文截取了2011年3月25日前后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数据(见表5),在这段时间里,天源迪科的流通股数(10 460万股)没有发生变化。表5中超额回报率是以同日个股回报率减去创业板(以流通股市值为权数)加权平均回报率所得;前20日市盈率以披露日前20日股票均价除以2009年每股净利润所得,后20日均价以披露日后20日股票均价除以2010年净利润所得。
从表5中对比两个观察区间可以看出在披露日前后2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流通股市值、总市值以及回报率都出现了显著的减少。尤其是披露日后累计超额回报率出现了显著的减少,表明天源迪科在披露日后20个交易日的股价表现持续落后于股市整体表现。这有力地验证了在2010年财报披露日后,投资者倾向于减持天源迪科股票,从而使其价格下降。
另一方面,披露日后市盈率也出现了显著的降低,下降程度达18.76%。如果按照50%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程度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则披露日后20日市盈率将达到57.09,与前20日的市盈率水平大致相等。可以合理推断,天源迪科在财报披露日后市盈率的下降并非由于投资者对公司成长性产生怀疑,而是由于天源迪科通过盈余管理增加的那部分利润并不能被投资者所信任,在这种预期下相应减持股票使天源迪科真实的市盈率回归到正常水平。
低迷的市场反应表明,即使财务报告中显示出稳定增长的利润情况,盈余管理后的财务信息仍然无法弥补收入停滞带来的负面影响。投资者对2010年经过盈余管理的财务信息能够较为合理地判断公司真实的业绩表现,作出负面的市场反应,且这种反应不是过度反应,它使得企业真实的市盈率回归到正常水平。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高科技企业的特殊性导致投资者重点关注其研发支出的处理,也可能是投资者除了会计利润之外,也关注到了公司的收入下降等其他不利因素。
这个结果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部分学者的结论:投资者对于研发支出信息选择性吸收,并可以判断高科技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存在盈余管理。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天源迪科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试图回答在高科技企业研发支出方面的三个问题。
一是研发支出条件资本化是否会导致高科技企业借此实施盈余管理?针对这个问题,天源迪科在2010年的会计处理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痕迹。实际上,在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处理规定上,中国会计准则给予了较大的自由度,尤其在每年研发支出数额较大的高科技行业,不同的资本化程度将大幅度影响其利润水平,甚至会影响盈亏。如果高科技企业滥用研发支出资本化准则,必将导致其信息披露质量的严重失真。
二是高科技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分析的案例发现除了债务契约和扭亏为盈动机之外,高科技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还有可能是出于利润平滑的动机。即尽管一些企业表面上业绩良好,不存在微利经营的情况,仍然可能为了平滑利润而进行盈余管理操作。在本案例中,天源迪科2010年收入下降,却实现利润上升,这是明显存在平滑利润的迹象。
三是高科技企业盈余管理后市场是否对其作出有效的反应?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案例公司披露后的市场反应进行分析,发现天源迪科盈余管理后的经营成果并不能为股票投资者所信任,年报披露后出现股票价格和市盈率的下降。同时投资者并没有做出过度反应,显示出投资者能够较好地分辨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盈余管理。
由此可见,研发支出条件资本化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但研发支出条件资本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研发支出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无形资产,并通过对研发成果的使用或出售获得未来的经济流入,其经济本质是资产,应该予以资本化。其次,研发支出的投入并非全部能够最终形成资产,全盘资本化很可能导致无形资产的高估,所以应该有条件资本化。最后,由于企业之间研发项目的性质、研发水平差异,使得不可能对资本化的比率采取统一的规定,所以应该给予企业对资本化的程度一定的自主权。理论上条件资本化是符合研发活动的经济实质的,有利于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提高。
但在条件资本化的基础上,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呢?根据以上案例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细化研发支出会计准则。
目前研发支出会计准则中关于延期支出资本化的简略规定使得盈余管理的空间更大,也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难度,例如目前研发支出准则规定了研发支出归集的期间,但是没有指明研发支出包括哪些支出。建议准则在该方面增加必要的说明,具体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的外延进行必要的界定,同时在给出“研究”、“开发”的定义后详细地列举研究活动和开发活动,以及不属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的内容。另外,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准则的遵守情况应该作为审计高科技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如果被审计单位在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上存在异于历年状况或者同行业状况的现象,应该在审计报告中加入相关说明,提请财务报告使用者适当注意。
第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强制披露仅包括一项,即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在本案例中,尽管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研发支出及资本化的总数,并分别对当年各研发项目的研发支出情况进行自愿性披露。但是仅通过年报无法得知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异动是否存在合理原因,投资者如果没有仔细阅读年报甚至不能发现2010年公司在研发支出资本化上的异动。所以针对高科技企业,有必要增加对研发支出的强制披露,以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具体来说,可以适当增加当期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横向(与同行业竞争对手)和纵向(与历年资本化水平)的比较,如果资本化水平出现严重的偏离,应该在财务报告中对会计处理的依据提供必要的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endprint
[1] Lev,B.,Nissima,D.,Thomas,J. On the informational usefulness of R&D capitalization and amortization[D].Working Papers.School of M-
anagement,Yale University,2005: 160-165.
[2] Landry,S.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incentives and cross-listing status o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R&D spending[C].The 2003 Annual Conference CGAA Counting Research Center,2002: 49-73.
[3] Daley L A,Vigeand R L. The effects of debt covenants and political costs o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The case of accounting for R&D co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3 (5):195-211.
[4] Garen Markarian,Lorenzo Pozza,Annalisa Prencipe. 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8 (43):246-267.
[5] David Aboody,Baruch Lev.The value-relevance of intangibles:the case of software capitaliz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8,36:161-191.
[6] Oswald,D. and P. Zarowin. Capitalization of R&D and the In formativeness of Stock Pric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7,11(16):703-726.
[7] Garen Markarian. 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J]. Family Business Review,2008(21):246-267.
[8] 叶建芳,刘大禄.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案例分析(六):从大族激光公司看研发支出的处理[J].财政监督,2008(18):67-68.
[9] 宋在科,王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39-43.
[10]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 (9):25-35.
[11]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1):113-121.
[12] 王建新.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3):42-50.
[13] 许罡,朱卫东.管理当局、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机——基于新无形资产准则研发阶段划分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9):39-43.
[14] 顾先英.研发费用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0.
[15] 宗文龙,王睿,杨艳俊.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动因研究——来自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9(4):439-454.
[16] 王艳,冯延超,梁莱歆. 高科技企业 R&D 支出资本化的动机研究[J].财经研究,2011(37):103-111.
[17] 李鸿生.研究开发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08(1):96-97.endprint
[1] Lev,B.,Nissima,D.,Thomas,J. On the informational usefulness of R&D capitalization and amortization[D].Working Papers.School of M-
anagement,Yale University,2005: 160-165.
[2] Landry,S.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incentives and cross-listing status o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R&D spending[C].The 2003 Annual Conference CGAA Counting Research Center,2002: 49-73.
[3] Daley L A,Vigeand R L. The effects of debt covenants and political costs o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The case of accounting for R&D co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3 (5):195-211.
[4] Garen Markarian,Lorenzo Pozza,Annalisa Prencipe. 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8 (43):246-267.
[5] David Aboody,Baruch Lev.The value-relevance of intangibles:the case of software capitaliz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8,36:161-191.
[6] Oswald,D. and P. Zarowin. Capitalization of R&D and the In formativeness of Stock Pric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7,11(16):703-726.
[7] Garen Markarian. 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J]. Family Business Review,2008(21):246-267.
[8] 叶建芳,刘大禄.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案例分析(六):从大族激光公司看研发支出的处理[J].财政监督,2008(18):67-68.
[9] 宋在科,王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39-43.
[10]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 (9):25-35.
[11]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1):113-121.
[12] 王建新.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3):42-50.
[13] 许罡,朱卫东.管理当局、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机——基于新无形资产准则研发阶段划分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9):39-43.
[14] 顾先英.研发费用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0.
[15] 宗文龙,王睿,杨艳俊.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动因研究——来自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9(4):439-454.
[16] 王艳,冯延超,梁莱歆. 高科技企业 R&D 支出资本化的动机研究[J].财经研究,2011(37):103-111.
[17] 李鸿生.研究开发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08(1):96-97.endprint
[1] Lev,B.,Nissima,D.,Thomas,J. On the informational usefulness of R&D capitalization and amortization[D].Working Papers.School of M-
anagement,Yale University,2005: 160-165.
[2] Landry,S.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incentives and cross-listing status o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R&D spending[C].The 2003 Annual Conference CGAA Counting Research Center,2002: 49-73.
[3] Daley L A,Vigeand R L. The effects of debt covenants and political costs o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The case of accounting for R&D cos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3 (5):195-211.
[4] Garen Markarian,Lorenzo Pozza,Annalisa Prencipe. 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8 (43):246-267.
[5] David Aboody,Baruch Lev.The value-relevance of intangibles:the case of software capitaliz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8,36:161-191.
[6] Oswald,D. and P. Zarowin. Capitalization of R&D and the In formativeness of Stock Pric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7,11(16):703-726.
[7] Garen Markarian. 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J]. Family Business Review,2008(21):246-267.
[8] 叶建芳,刘大禄.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案例分析(六):从大族激光公司看研发支出的处理[J].财政监督,2008(18):67-68.
[9] 宋在科,王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39-43.
[10]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 (9):25-35.
[11] 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1):113-121.
[12] 王建新.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3):42-50.
[13] 许罡,朱卫东.管理当局、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机——基于新无形资产准则研发阶段划分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9):39-43.
[14] 顾先英.研发费用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0.
[15] 宗文龙,王睿,杨艳俊.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动因研究——来自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9(4):439-454.
[16] 王艳,冯延超,梁莱歆. 高科技企业 R&D 支出资本化的动机研究[J].财经研究,2011(37):103-111.
[17] 李鸿生.研究开发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08(1):96-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