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认识的误区及其危害

2014-09-17 04:02李硕
艺术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认识误区危害

李硕

摘 要:宣纸是中国书画的重要材料,但对其材料的具体认识一直以来有很大的误区。本文通过对“宣纸”的生产和使用特点的论述来说明现代人对宣纸认识误区的危害。

关键词:宣纸;书画纸;认识;误区;危害

宣纸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中国书画所必需的材质,同时又广泛用于各种书籍、族谱、印刷以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中,可见其需求之广。应该说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说过“宣纸”这一名词,但事实上对宣纸的真正定义与属性却似乎并不广为人知。

1981年主管文房四宝的轻工业部二轻局发文通知全国:“……除安徽泾县用青檀为原料生产的名纸称作宣纸外,其他地方应使用书画纸为名,以免影响宣纸声誉”。时至今日,一方面市场上以书画纸冒充宣纸,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事情极为普遍;另一方面,许多人,甚至专业人士对“书画纸”的称谓视而不见,想当然的认为书画纸只是宣纸的别称,将所有具备一定润墨性的纸都归为宣纸,只不过质量有高低好坏之分而已。可见很大一部分人对宣纸是没有正确概念和鉴别能力的。在泾县业内人士中,嘲讽地流传着一句话,“许多人画了一辈子中国画,不知道什么是宣纸,也没用过宣纸”。这种对材质属性的不明确和选择的不恰当会导致中国书画界的一大悲哀,更会对正统宣纸制作工艺有很大冲击。这并非是危言耸听,从下述内容就能看出其中深意。

谈及宣纸首先定其地域。这其中主要原因是泾县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殊的喀斯特山地适合宣纸主要的原材料青檀树的生长。另外河流冲积和冰川冲积的河谷平原又是宣纸原材料中沙田稻草最好的种植地。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泾县成为制作宣纸的不二选地。传统宣纸的制作有一百多道工序,简单说来是:将采集到的青檀皮和稻草先用山泉水浸泡,经石灰浸渍、蒸煮、拣选、摊晒,加上日晒雨淋,露天漂白等自然加工,尽可能使每一根青檀皮和稻草都洁白柔韧。再经数道工序将漂白过的皮和草按照不同比例,制成纸浆,再采用传统的竹簾过滤抄捞法进行捞纸,火墙烘烤干燥,然后逐张目测手检,最后剪纸打包。这其中绝大多数的工序都需手工进行,可见制作宣纸所费人力之多,成本之高。

宣纸之所以倍受书画家的青睐,是因它具有其他纸类无法与之相比的润墨效果。宣纸的润墨效果主要体现在,润墨匀称,层次分明。这种“墨分五彩”的感觉在中国画中极为重要。而且数笔相交,均留笔痕。笔痕交叉处,又浓淡有致,不糊不漫,能充分展示出线条笔力之美。浓色乌而鲜亮,淡色淡而不灰。不仅如此,宣纸由于自身的青檀皮纤维规整度高,分布均匀,含杂质少,而且长短纤维相互填充,使纸张中的纤维既能保持一定空隙,又能咬合紧凑,如此便使纸的干湿收缩率极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其上作水墨画时能做到保持平整,不像其他纸张一般遇水起拱。此外,更令人称赞的是宣纸的耐久性。原料经过石灰浸渍、蒸煮和长时期反复的日光雨露漂白后,化学反应趋于稳定。青檀皮及潦草中容易产生质变和虫蛀的有机物质已被尽可能的消除,现如今存留的历代书画作品、古籍、印谱等,经数朝而不朽,就是“纸寿千年”最好的佐证。这些优势使得宣纸成为众多手工纸中最著名的一种,并有“纸中之王”的声誉。

至于书画纸,种类很繁杂,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较有声誉和历史的有四川的夹江纸,江西、福建一带的连四纸,还有各式各样的皮纸、麻纸等。这些纸虽说在润墨效果、稳定性、耐久性上逊于宣纸,但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性,能在不同方面发挥其作用。然而如今在市面上极多流行、最为大众所常见的书画纸,其原料大多是采用由湖北、河南两地所产的龙须草。造纸厂家将龙须草制成纸浆板,再售到各地,用来制造书画纸或文化用纸。由于龙须草的性质较柔软,被制作成浆板后,只要用水浸泡,就会很快溶解。厂家购回浆板后,把浆板浸泡成糊状,用打浆机将其打匀,即可入槽抄捞。由草变浆,只需二到三天时间。同样,由浆板制成书画纸,也只需三天时间。也就是说,从龙须草到书画纸,它的全过程只有六七天左右,大多为机器流水化工程。另外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原料。例如,木浆、竹浆、废纸浆等,又有一些纸厂在大量龙须草浆中加入些许檀皮,制成劣质“宣纸”。这些书画纸的实质就是一种具有润墨特性的普通纸张。在使用效果上,与宣纸的“墨韵万变”不可同日而语。在稳定性及耐久性方面,同宣纸的“寿之千年”实难望其项背。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发黄变色的现象。如保管不当,短时间内就会褪色、虫蛀、一触即破。

客观来说,书画纸的生产也提供给了中国书画初级入门及爱好者相对合适的练习材料。但因对其特性的不了解,而普遍的使用对当代中国书画有严重的危害。虽说艺术作品的决定因素在于创作者本人的修养和能力,但如果材质选用不当,也是不能充分显示其水平的。清代书画家杨钧在其《草堂之灵》中写道:“纸墨为书画之命根,墨略逊尚可敷衍,纸则非佳不可。”可见纸在书画中的重要性。而今书画纸的大量使用导致笔墨趣味低级、粗制滥造的书画作品更多的充斥于世。许多艺术家少于考虑其材质的构成和其耐久性,使得耗费大量时间心血的创作,过不得十几二十年就破损、褪色、甚至跑墨变形。本该寿如彭祖的作品,因选择材质不慎而命若昙花,实令人叹息。另外随着艺术品市场不断升温,很多书画收藏家花重金收购大量作品,本意或许是为流传后代、宜子宜孙的。然而许多人收藏时只看其当时作品效果或是画家名头,却不认清作品材质,入手时间不长画作就大变其样,形神皆无,这也实在值得注意。

而今宣纸现状是怎样的呢:文房四宝年会数据显示,全国宣纸年产量为1000吨左右,而书画纸产量却超过10000吨。庞大的数据差异再结合如今的市场竞争力和泾县各个宣纸厂的生产情况来看,宣纸的现状并不乐观。其原因比较复杂,然而在我看来,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对“宣纸”概念认识的偏差。首先我们来看对宣纸有需求的几个方面:(1)参与中国书画创作的专业人士,各个艺术学院的学生,各地在艺术上有一定造诣的爱好者。(2)国际市场的需求,仅日本一国每年就需进口宣纸200多吨。(3)大量的装裱、印刷以及纪念品、礼品等。(4)近年,自定专用纸,和收藏纸的数量也在增长。综合上述几项,每年宣纸需求量至少为2000吨。这远超出宣纸实际的产量,然而从市场来看宣纸并没有严重的供不应求,反倒是许多私人宣纸厂抱怨,生产的宣纸难与销售,而转向生产书画纸。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难理解:生产宣纸所需时间长、人力多,因此自然是成本高,产量低。只有提升市场价格才有利润。然而因为有大量价格低廉的书画纸充斥于市,真正识货的人又少,所以宣纸的价格便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也就很大的影响其销量和厂家的利润。如此下去,宣纸生产,尤其是一些自负盈亏的私人宣纸厂将面临种种危机。现今的许多宣纸也存在檀皮含量不足,大量、快速化学漂白,原料混杂,抄造粗糙等问题,其质量远不及传统工艺下所生产出的宣纸。这也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而产生的后果。另外,如今宣纸的生产技艺中的许多细节也在传承中流失。许多古法工艺以现代化机械代替,虽然这种种改变在一些方面上改进了生产技术和工作环境,但有许多环节却非器械所能代替的,若是只是为了提高生产力而依靠于器械,许多现存的工艺将来也一并会慢慢消亡,这更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对“宣纸”概念的偏差,无论在艺术创作还是技艺保护都会产生的诸多破坏性后果,所以应该加大对宣纸概念的普及。只有使更多的人了解宣纸的概念和制作技艺,才能对宣纸有一种尊重和珍惜的态度,进而完善、发展其技艺。

猜你喜欢
认识误区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酗酒的危害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