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被看”决定雕塑艺术作品的生命力量

2014-09-17 23:20杨波
艺术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共鸣模糊性价值观

杨波

摘 要:“看”与“被看”总是同时存在的,很多情况下,“两相视”乃是正常现象。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模糊性给看者造成了不可阻挡的文化水平的差异。“看”可以在一瞬间摧毁一个人的“世界观”,为他更新所有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价值观;模糊性;共鸣

在2000年,中国有关文化艺术部门和团体在北京举办著名现代派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大型雕塑展。出乎主办者和许多美术界专家的意料,著名的亨利·摩尔受了中国观众的冷遇。看到这一幕,我真的思考了很久,连亨利·摩尔的雕塑在中国观众面前也显得不堪一击,这是为何?德国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赫尔德的话“视觉是最艺术的和最哲学的官能”,就最恰当地概括了人类文化对于视觉的共同认识。我就想从这一个例子来谈一下雕塑当中的“看”与“被看”的这一辩证关系对雕塑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看”可以在一瞬间摧毁一个人的“世界观”,为他更新所有的价值观念。庄子笔下“望洋兴叹”的河伯,在浩渺无际的大海面前惘然自失——视野的扩张使他顿悟到心灵的狭隘。西方文化中美女海伦甚至让饱经沧桑的将领都目眩神夺,不再质疑旷日持久的为美而进行的战争是否值得,无数战士的白骨和自身所经历的苦难在“惊鸿一瞥”中烟消云散。圣经中,人类始祖所受蛇的诱惑,乃是吃了知识树上的果实“眼睛就明亮”了。而他们“开眼”之后,“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欲望”就苏醒了。因此,带着感性欲求的眼睛见到的一切景象都是以图像的形式保存下来,储满感性的资源和欲念的希冀。就好像恋爱中的男女在心中无数次的描摹刻画对方的形象,一颦一笑都觉得惊心动魄,魂萦梦绕,铭心刻骨。

正因为“看”有着如此可惊可叹的力量,所以无论是在中国或西方文化中,视觉隐喻都是重要的思想根茎。中国人认为“目乃心之苗”,西方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都是认为眼睛与精神有着较其他感官更为直接,紧密的关系。

“看”与“被看”总是同时存在的,很多情况下,“两相视”乃是正常现象。在安东尼·卡列夫《圣物箱》中,我们看到一件名副其实的“雕塑”。它首先是一种真实、客观的物理存在——就和旁边的墙面、窗户、木板、铁钉一样,它丧失了自身原有的审美特性,我们无须去追问它的作者、体量、形式和内容,而被引向了一个完全客观性、物理性的事实和功能性意义。它作为一件功能性实体构成了《圣物箱》这一作品的有机部分,完全类似于酒瓶架是晾干酒瓶的生活用具,而非某一件特定的,具有具体文化含义的创造物,或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不担当《圣物箱》中任何的审美成分,于是观念成为“看”赖以存在的根本。沈阳中山广场上安置着一组大型群雕——《毛泽东思想万岁》。它以其巨大体量、众多人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继续向周围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和历史的余韵,成为广场空间及这一地段的景观标志。而相反在不少城市,我们都可以看见这样的雕塑—不锈钢材料制作的庞然大物,它们或彩带飘飘,或顶部镶嵌一个代表“明珠”,或为寓意 “向上发展”使造型直插云霄,千篇一律。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说,“被看”是前提,“看”是基础,是同时存在的。前者体现出“看”与“被看”辩证关系的和谐与默契。后者是“看”与“被看”辩证关系的混乱。

我们也可以从敦煌的历史壁画中去“看”腰部对古典舞蹈和雕塑产生的影响,一部取材于莫高石窟壁画的大型敦煌舞剧《丝路花雨》,其根据敦煌壁画中舞姿的形态特点发现和提炼出来的。在这里,“被看”又可以转换为主动的为“看”而“看”,敦煌舞最美之处:以下半身为基础,脊椎为主轴,由下至上,经过推胯移胸形成流线般的S形三道弯,松柔优美,轻盈自在的姿态。“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而它们的核心部分就是腰部,腰部是“看”与“被看”共感共鸣的桥梁。因此,雕塑作品对简单性的追求就是尽可能少地假定所研究的现象包括的所有方面。在可能的条件下,还要求它不仅能够解释那些具有多样性的特殊事物和事件,而且要能解释这个范畴之内的全部现象。所以,雕塑作品体现出来的与人的默契感是雕塑的灵魂之所在。

中国文化中的仰观俯察已经在“看”中赋予了“看法”和“观点”,而道家所谓的“玄”,也是在目力不及的远方所看到的幽深晦暗的“黑”中,发现了世界所蕴藏着的无限的神秘,无限的魅力。由此,技术、技艺对于艺术的重要性,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就更为清晰,神秘。因此,“被看”是技术或艺术,而“看”与“被看”成了看艺术或是看技术。“艺术”一词本来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或“技艺”,无论古希腊人,还是中国古人,都是这样。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木匠造床或农民植树,还是诗人写诗或画家画画,都是“技艺”。这说明,艺术本来就是从技术与技艺中升华而成。从而“看”在欣赏者的眼里也开始升华,直到现在,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仍相当密切,特别是在工艺美术中,有时技术或技艺本身就能构成一种工艺的式样,如微雕。艺人通常更喜欢说“看我的绝活!”而不是说“欣赏我制作的工艺品”。“绝活”这个词表明,工艺注重的是不同凡响的“技术”或“技艺”,“艺术性”倒在其次。所以“看”与“被看”在不同的环境里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模糊性给看者造成了不可阻挡的文化水平的差异。单纯的,明确的形态固然是有优点的,醒目而且便于观者去看但也仅仅是如此,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我们需要在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形态的模糊性。“看”与“被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仔细看古埃及的雕塑,或是一件完好的非洲雕刻,我们就会发现他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在罗丹的传记中,罗丹带着作者去看古希腊雕塑形体中的细微变化,让作者发现那些简洁形体上的细微变化,对一件艺术品来说最低限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不可缺少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具象人体雕塑练习中得到印证:“起大型”阶段,我们追求的是简单,明确,这样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形体而不被复杂的表面所蒙蔽,而随着升入的同时,我们就得在保持形体大感觉的情况之下使其不断丰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单纯的形体有时不足以打动观者,就“被看”本身而言,我们的“看”需要是单纯和模糊的复合,二者对立且统一。再以伏尔泰为例,在整个肖像的形体中,我们看到伏尔泰微卷的头发,深邃的眼神,脸部的肌肉,这些相对整体的模糊部分,反而让观者更容易看到伏尔泰高大的一面,作者恰当地刻画让我们对整个雕塑回味无穷。

在这里,“看”与“被看”是以共鸣共感为基础的,显然是“看”与“被看”双方情投意合,共同寻找到精神的统一体的结果。亨利摩尔说过,“观察雕塑就像一个旅程,形式韵律就是这段旅程中风景。观看一座优秀的雕塑就好像一次演出,每一个起伏都别有滋味,每个部分和他们之间的联系都值得我们去琢磨”。

最后我想用亨利摩尔的一句话“雕塑给以予观看者的第一印象应是稍有保留却寓意深远使观众继续欣赏和思索”来解释“看”与“被看”是最直观不过了。

参考文献:

[1]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 唐尧.形而上下[M].华夏出版社.

[3] H·H·阿纳森(美).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4] 滕小松.潜在与显现[M].荣宝斋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共鸣模糊性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