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伊娜
一个流传很广的统计数据刺痛了国人的神经。根据这个统计,中国人人均一年的阅读量不足一本书,而周边国家如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人的阅读量都远超我们,这让我们这个素来以五千年文明史引以为豪的民族感到羞愧难当。从此,阅读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在今年的“两会”以后,阅读问题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识之士纷纷撰文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央视在内的主流媒体也做起了提倡阅读的公益广告,试图唤醒国人的阅读意识。
笔者在深以为然的同时,还想换一个角度看待国人的阅读问题。笔者以为,该统计数据并不能真实反映国人的阅读量。换言之,国人的真实阅读量也许并不真如统计的那样少。因为统计数据只针对书本,网上阅读并不在其统计范围内。根据笔者的观察,平板电脑阅读、微博、微信等网上阅读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国人当下的一种生活方式。地铁、公交、饭店餐桌等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阅读。应该说,由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阅读终端的逐步普及,就阅读人群占人口的比例、人们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而言,当今国人的阅读形势似乎有逐年向好的趋势。那么,国人的阅读就没有问题了吗?
窃以为,问题的实质并不全在于阅读的量,而更多地在于阅读的质。这里所说的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国人对阅读材料的优劣缺乏判断和选择,二是阅读的方式过于粗放单一。
笔者所说的“过于粗放单一”,意指相当一部分读者,只习惯于充当“信息牛仔”,以浏览、搜罗海量信息为目的,进行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甚至似是而非的快餐式阅读。事实上,他们只“阅”而非“读”,只是在用眼睛猎奇,而从未学会阅读与思考、欣赏和享受阅读过程,从未真正进入阅读状态。这样的阅读纵使再多,也永远无法培养起对读物的鉴别和鉴赏能力。这种情况也部分解释了目前书市和互联网上垃圾满目的缘由。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国人所缺少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习惯,而是一种良好的阅读状态。
诚然,造成国人阅读质量低下的原因有很多。绝大多数人会把这贴上“时代病”的标签,认为这是科技发展、知识爆炸、信息满天飞时代的必然产物。由于职业关系,笔者发现,除此之外,还应该另有原因。
讲述一件笔者亲历的事。
从本学期开始,笔者在大学执教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课程。该课程每周有两节课共8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所使用的教材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地道。每册书有16个单元,供一学期使用。每单元有三个部分约三至四千个单词左右的阅读材料,其中有一部分文章专供“快速阅读”训练。每篇文章后有多项选择题或正误判断题,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按照教学进度要求,每周须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
学期开始时,为了赶进度,笔者因循了通常的课堂教学流程:学生快速阅读文本和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老师检查答案→老师针对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情况和文本难点做一些必要的讲解。最后一步通常是老师随意找几个问题自问自答,学生永远不会主动提问。由于时间关系,就是这样的自问自答也显得随意而潦草。一个单元上完,笔者的内心满是内疚和煎熬。内疚的是,好好的文本资源被浪费了,而课堂上学生脸上的漠然更让笔者备受煎熬。
在与学生协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第一,不遵从每周完成一单元的教学节奏;第二,抛弃快读→做题→对答案→讲解的教学模式,转而精选教材中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文章与学生一起阅读、讨论和欣赏。
其间,学生上课时很投入很陶醉的样子让笔者很有些自得。不料,学期快结束时,有学生一脸沮丧地告诉笔者:“老师,你这一学期阅读课上下来,我发现原来自己根本就不会阅读。”笔者很惊讶,以为这意味着改革的惨败,忍不住问:“为什么?”另一学生接话说:“我们以前只会快速阅读课文和做选择题,以为对完答案就完事了。从来不知道文章里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看来真要静下心来慢慢阅读才能悟到。”
后来得知,说自己不会阅读的学生其实只是想表达对这门课的喜爱和对笔者的感激。学生们还告诉笔者,从小学到大学,他们已经习惯了“阅读→做题”的模式,为了在考试中少丢分,他们必须快速阅读以便有时间做题,只有选对答案才是王道。现在才明白,英语阅读原来还可以如此有趣。
其实,笔者的学术研究方向是英语教学,尤其是基础英语教学。近十余年来,由于工作需要,笔者听了小学至高中的各类英语公开课无数。笔者发现,但凡阅读课,不管什么样的体裁和文本内容,授课教师都会设计浏览(skimming)、查读(scanning)等快速阅读活动,以体现自己对阅读策略的重视。在许多一线教师看来,培养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重要考试中获得理想的分数,何乐而不为?
至此,读者似乎不难理解笔者讲述自己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和中小学英语课堂的经历和见闻的目的所在及其与本文标题之间的联系。笔者认为,国人阅读质量低下,我们的学校教育难辞其咎,阅读只为做题的应试教育和教师无时不在播撒的快速阅读理念尤其难逃其责。也许有人会说,较之我们所处时代的浮躁与喧嚣,教育的能量有限。但我们知道,学校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驿站,它直接关系到未来公民的素质。从这个角度看,提高全民素养还得从学校教育入手。
因而,笔者呼吁,慢速阅读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的语言(母语与外语)教学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而应引导和鼓励学生静下心来读书品味,享受阅读过程,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素养。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华民族,这个具有悠久阅读传统的民族,确实是一个热爱读书、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民族。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