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不打烊”的联络站

2014-09-17 09:10费时沈健田艳晖
浙江人大 2014年7期
关键词:海曙区网联联络站

费时 沈健 田艳晖

在宁波市海曙区,选民想要找人大代表,可以去社区里的代表联络站(点),还能点点鼠标上网找。

自2005年海曙区白云街道创建该区第一个代表联络站后,2011年便实现各街道联络站全覆盖。2009年,白云街道又在不断完善“面联”的基础上,探索实践了“网联”模式。自此,海曙区的代表联络站走上了“面联”与“网联”并举的创新之路。

据了解,截至2013年底,海曙区8个街道联络站、31个联络点开展定时、定点、定责接待群众,已累计组织接待活动1100余次,开展网上接待活动120余次,接待群众5800余人次,办结各类意见和建议2900余件。

“面联”20次,没碰上一位年轻选民

“先后参加了近20次接待活动,竟然没接待过一位年轻选民。”回想起5年前的情况,区人大代表陈沛然依然情绪激动。他认为,不是因为年轻人没意见、没想法,是因为线下联络站活动都安排在工作日,年轻人都忙于工作,根本无暇来访。

自海曙区白云街道代表联络站创建以来,一直负责日常接待工作的老唐对此也深有同感,他翻开近9年来的接待记录本,发现上面记录的意见、建议不少,但大部分内容都是社区里一些退休老人的声音。他认为,如何开拓听取年轻选民意见建议的新渠道,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当前网络已成为反映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建立网上代表联络站,为熟悉网络环境的中青年选民提供一个更便捷、及时的反映民意新渠道,应是代表联络站的发展方向。”长期从事电子商务的海曙区人大代表陈沛然将目光投向了网络,向白云街道人大工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后,帮助设计完成了海曙区第一个网上代表联络站——白云街道网上代表联络站。

除方便选民联系代表外,有专家认为,通过代表网上接待,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网民意见进行理性的过滤,避免网络意见走上极端、偏激的歧途。代表对民众的意见、诉求进行综合、提炼、权衡、取舍后,再将共识传导给司法、行政机关。通过这样的程序就公共事务作出的决策,既会考虑民意,也不乏理性。而面对网络环境下汹涌的网民意见,这种过滤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2009年9月,白云街道网上代表联络站投入使用后,通过“面联”与“网联”并举的方式,突破了代表联络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自那以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下午,白云街道的值班代表既要在联络站与来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还要在街道的“网上联络站”与网民开展对话,并及时将网上反映的问题交线下解决,将线下解决的问题及时上网向选民反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另外,白云街道的网上代表联络站还增设了预约提问环节,网民可在网上接待日的前15天给代表留言,由人大工委对留言进行集中梳理后,再由接待代表在接待当日对前期有关留言和即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

白云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王慧兰告诉记者,为了有效吸引网上接待站的人气,他们还先后开展了有关居家养老、物业管理、食品安全等热门话题的主题接待,引起了网民们的普遍关注。比如在宁波市新的物业管理条例宣传周期间,白云街道就以“物业管理”为主题,邀请区房管处、区物业办等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与接待代表一起进行网上接待,即时回答选民留言40条,当场解决反映问题3件。

截至目前,白云街道人大工委共开展网上接待54次,网上接待群众450人次,网上留言780个,答复780个,答复率100%,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面联”+“网联”, 代表履职“不打烊”

“我住在天封社区,建在大沙泥街上的垃圾中转站已经有很多年了,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希望代表能向政府部门反映一下。”针对网友的提问,区人大代表劳玉莹认真作答:“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关注了,今年有一位代表在人代会上专门提交了相关建议,政府也已受理。我可以把这位代表的联系方式提供给您,方便您参与监督。”

第一次在海曙区江厦街道网上代表接待站值班,劳玉莹代表就接到了不少网友的“单子”,面对网友的连续“追问”,她一一进行了答复,她说:“线下联络站有时间、地点限制,可老百姓的很多问题却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网上代表联络站就可以实现让老百姓每天都能找得到代表。”

记者在“江厦街道人大网”(www.jxrdw.com)上看到,这个别开生面的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吸引了不少网民参与,他们就城市管理、物业管理等身边的问题在“选民留言”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值班代表均一一给予了答复。

实践中,代表网上接待选民也碰到一些实际困难。与语言交流相比,网上文字交流在信息传输、情感沟通方面处于天然劣势,且容易表达不当产生歧义。还有一些代表,不大擅长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影响了与网民之间的沟通。

对此,海曙区人大常委会加强相关组织和服务工作,增强网上接待工作的效果。例如,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代表素质,让代表与网民对得上话。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力支持,优化程序设计,加强后台管理,为开展代表网上接待提供保障。

海曙区代表网上接待工作在全区范围逐步推开。每个街道都先后创建了各自的网上代表联络站,像江厦街道的网上代表联络站,现已跟线下联络站一样,每半个月安排一次接待活动,平时由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接待、梳理、转交给相关代表。

为使各街道的网上代表联络站真正发挥作用,2013年8月,海曙区人大常委会发出了《关于加强人大代表网上联系群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街道的网上代表联络站跟“面联”一样,将人大代表分为若干个小组,按月在网上轮流值班,收集、汇总、梳理并及时答复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实行全年无间隔接待,实现“面联”和“网联”并举,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有效对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意见。

据统计,2013年以来,海曙区共有112人次代表参加网上接待,共接待网民126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事项67件。

打造一个多功能网上代表接待平台

经过5年多的探索实践,海曙区的“面联”+“网联”的代表接待模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一些细心的代表发现,也有不少街道的网上代表联络站遇冷。比如段塘街道,开展了4次接待,竟无一位网民来访;南门街道开展的9次活动总共只接待了15位网民。

陈沛然代表认为,这主要因为街道网站层级较低,而且宣传力度不够,致使选民对网上接待活动的知晓度不高,参与度不理想。他建议,每个街道在开展网上接待活动时,应在活动前通过社区公告、媒体发布、与热门网站合作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而且最好能由区人大常委会对各街道网上代表联络站进行打包推广。

这些建议引起了海曙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目前,区人大常委会已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各街道人大网站的界面和操作流程进行统一设计,并将各街道联络站在区人大网站三维地图上进行标注,对联络站有关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按照设计,选民只要登录海曙人大网,便可在其首页的三维地图中任选辖区内每一个街道人大网。这些重新设计的街道人大网,选民除了可以直接反映问题或提交意见、建议,还能翻看该联络站以往的接待情况和部门反馈意见,以及自己所关心区人大代表的相关信息和履职情况。

据海曙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田艳晖介绍,待这些新版街道人大网建成后,区人大常委会计划由各相关工委联合各街道人大工委定期举行网上主题接待活动。

她告诉记者,“网联“不同于“面联”,它不受地域限制,虽是白云街道组织的主题接待,但全区群众都可以上网反映问题,所以今后的“网联”主题接待将由区人大常委会进行统筹安排和宣传,每次将就某一话题邀请有关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接待,而各街道人大网的日常接待工作则由各街道人大工委自行安排。

海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志国告诉记者,这些新版的街道人大“网上联络站”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在各街道全面启用,它是海曙区人大常委会在创建“面联”+“网联”的代表接待模式后,全新打造的一个集代表信息公开、选民接待、意见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代表联络站”。下一步,还将通过“海曙人大”网站改版,链接省、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信息平台等方式,为代表打造一个统一规范、功能齐全、信息全面的代表履职信息化服务平台。

摄影 史巧云

猜你喜欢
海曙区网联联络站
一波三折养花记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下网联车辆自适应巡航状态安全估计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甜甜的可乐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网联辅助驾驶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
交通与汽车的智能化融合:从ETC到网联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