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联络站架起“连心桥”

2014-09-17 09:06陈岩军樊鹏陈波
浙江人大 2014年7期
关键词:连心桥联络站人大代表

陈岩军 樊鹏 陈波

如何有效激发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自2003年浙江省各级人大探索开展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以来,代表联络站就像一粒深植于大地的种子,破土而出,在广袤的浙江大地生根开花。代表们在群众“家门口”的联络站,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了解群众困难和疾苦,为民办实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代表”的意义。

一棵参天大树,只有深深扎根于泥土,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而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像一枝强有力的根茎,在畅通社情民意的同时,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添了新的养分。

现如今,这些联络站又开始逐步向农村、网络延伸,让代表真正与选民“零距离”,实现功能定位、运作方式、监督效应的“亮丽转身”,奏响新时期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时代强音!

人大代表如何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一直是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10多年来,我省各地基层人大通过创立代表联络站、代表接待站等活动载体,在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方面,创造了许多有益经验。经过多年实践,这一民主机制的功能定位日益明确、运作方式日趋成熟、监督实效不断凸显。

从无到有的探索

2014年5 月8 日至1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浙江就乡镇人大工作进行调研。在湖州市龙山村、杭州市南星街道和小营街道,张德江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人大代表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代表联系选民和服务群众等方面情况。

其实,早在2003年8月,作为杭州市“代表进社区”活动的有机组成,杭州市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就在小营街道开展“人大代表接待点”试点工作,并于同年在全区设立了27个人大代表接待点。每逢单月20日,由代表小组集体接待选民。

2005年8月,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人大工委在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在全区首设联丰路和白云庄两个代表联络站。此后,人大代表联络站逐渐成为该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重要平台。

尽管名称有异,但类似探索在我省各地不断“开花结果”。一些地方人大还将实体代表联络站与网上代表联络站结合起来,进一步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如在海宁市硖石街道就建立了人大代表QQ群,代表在固定时间与群众交流,社区群众还可以通过留言或发电子邮件的形式反映情况。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实体到网络,截至2014年5月,浙江各地共建有2582个代表联络站(点)。

一些地方人大工作者认为,代表联络站这种代表与选民的沟通机制能够兴起并不断发展,一方面,在于它为代表就近、方便、合法、有序、广泛开展联系群众工作提供硬件支撑;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群众在固定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方式找到代表,向代表反映各种愿望和要求;同时,也为各地的街道人大工委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

“自从有了代表工作站,选民一有事情,不管白天还是夜晚,24小时随时都会拨通我们的电话,向我们反映。”温岭市泽国镇西片区工作站的钟秒增代表如此形容代表工作站给他生活带来的变化。

依托代表接待站点,我省各地代表接待群众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如嘉兴市南湖区在部分村(社区)建立的“民情接待站”,确定每月10日为代表接待日,接待日前3天,将负责接待群众来访的人大代表信息及接待工作规程在社区张贴公示。

嘉善县依托镇(街道)、村(社区)办公用房建立的“人大代表工作室”,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协调、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基础上,还通过每月一次的集体活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大代表和选民一起,就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座谈讨论、协调处理,必要时对突出问题开展走访调研,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成长之中的烦恼

“代表工作站”、“代表活动室”、“代表之家”,尽管名称不同,但不可否认,搭建好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平台,就为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载体。

“其实到了基层,各种名义活动室(站、点)的功能都是可以兼顾并用的。只要群众能够在固定的地点、时间找到代表、反映问题就可以。”省人大常委会代工委有关同志表示。

不过,在各地的实践中,也出现一些共性问题。比如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确定群众提出事项的受理范围。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人大监督的对象是“一府两院”,应当受理群众对本级“一府两院”工作的反映。但具体实践中,却往往没有那么容易。

纯粹个人性质的问题该不该管?因为历史和政策原因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该不该接手?个人与公用企业之间的纠纷该不该插手?超出区域范围的问题该不该受理……诸如此类的疑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如何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的接待能力,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群众反映的内容包罗万象,而代表的知识面毕竟有限。甚至有代表抱怨:个别来访群众情绪激动,缺乏理性,实在不知道如何去交流和应对。

“接待工作是一种讲究现场效果的工作,相比信访部门工作人员,大多数代表缺乏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处置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接待的效果有时难免不尽如人意。”一些地方人大工作者坦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地方人大将代表接待站从实体“搬上”网络,不过,这对参加接待的人大代表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信息传导速度快,而且交流者可以调动手势、体态、表情来加大信息和思想的传递强度,促进相互理解;而网上接待以文字为单一信息传导渠道,打字、发送环节多,效率低,表达不当还容易产生误解。”有地方人大工作者撰文分析,“另外,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匿名性,还容易造成网民言论的极大张扬和不负责任。这也给代表带来压力。”

一些地方人大则反映,从我国人大制度的设计本意来看,人大代表不应直接处理具体问题,没有即时的“拍板权”,对于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要依法并按程序交有关机关(组织)处理。这样一来,有群众就认为,既然代表不能为自己“排忧解难”,还找代表干什么。

此外,对于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基层代表一般只能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提出,很多部门在办理这些建议时,重答复、轻办理,就同一个问题,往往代表年年提,却年年得不到解决。这既影响了代表提建议的积极性,更影响了群众向代表反映问题的积极性。

未来之路越走越宽

尽管遭遇“成长的烦恼”,但不可否认,我省各地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探索,为选民联系代表,及时反映诉求提供了渠道,成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重要平台。

“要不要专门设立一个代表联络室,挂不挂牌子,都是次要的。我就提醒一点,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重实际、求实效,不搞‘花拳绣腿,不能作样子、走形式。”在浙江调研期间,张德江委员长充分肯定了我省的积极探索。

据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同志介绍,下一步,全省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快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现在联络站建设还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基本建成,有的地方还零零星星。对已经建有代表联络站的地方,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抓好活动开展;没有建立代表联络站的地方,要在社区街道或农村、乡镇抓紧建成,建立健全代表联系群众的阵地网络。”

据介绍,总的要求是,到2015年底每个乡镇、每个街道至少建有一个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联络站在本区域的全覆盖。2014年年底前,每个市、县要有三分之一的乡镇、街道完成这一目标任务。

“人大搭台,代表唱戏”。联络站建好了,不能只是“看看”、“瞧瞧”,否则易沦为“花架子”。为此,省人大常委会要求,组织并落实代表进站开展相关经常性活动。“根据代表的行业特性、专业特点和工作性质,逐一落实参加联络站联系群众的代表,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参加联系群众活动,把基层人大代表全部落到联络站,确保代表联络站各项活动的常态开展。”

2014年5月13日下午,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庆和社区“人大代表接待站”举行专题接待活动。区人大代表张国伟,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朱云祥以及社区书记、居民代表,就“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进行探讨。

社区居民胡师傅,就出租房特别是群租房因没有相关法律依据导致诸多矛盾产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制定法律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要多征求基层民众的意见。”社区居民吴阿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为进一步提升联络站的品牌和知名度,我省各地的联络站正结合代表主题活动,开展各种专题接待人民群众活动。5月初,主题接待活动全面启动,各地正广泛发动代表进站接待群众,组织企业家、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进联络站协助代表处理专业问题,共同查找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态势。

“要进一步规范联络站代表接待的任务内容、具体形式、时间安排、活动要求、重要情况报告等制度。”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同志介绍,县级人大在抓制度建设方面要加强引导,抓好牌子上墙、制度上墙、代表照片上墙,加强代表活动的引导和联络协调,推动联络站规范运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现在,网络发展很快,各地完全有这样的条件。推进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将是我省推进代表联络站点建设工作的另一着力点。

据介绍,省人大相关部门将对应这些实体联络机构,统一在代表履职平台上开设网上联络窗口,建立代表通过网络联系群众的渠道。代表网络接待群众窗口将成为保障代表和群众实现全天候、便捷化联系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
连心桥联络站人大代表
大兴区各级工会搭建职企“连心桥”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