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有意义的课后追问

2014-09-16 02:24陆锋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江东研习司马迁

陆锋磊

笔者执教完《项羽本纪》,学生在抒写学习感悟时提出了一些读后的困惑,经过整理,以下三个问题比较有意义——

1.“本纪”记帝王朝政兴衰,项羽并未建立统一政权,如何可入“本纪”?

2.杜牧诗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诗云“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项羽乌江自刎是合理选择吗?

3.项羽及其部下都已战死,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谁人见得听得?《垓下歌》如何记入史册?

课堂学习之后的提问,表现为评价和探究的困惑:问题2涉及对项羽生死抉择的评价,延展成为英雄观的评论;问题1涉及对文题的困惑,其实涉及历史观的探究;问题3是对《史记》“无韵之离骚”特色的疑惑,其实涉及对司马迁著史个性的探究。

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文本的困惑贯串于阅读理解——阅读感受——阅读鉴赏——阅读评价——阅读探究——阅读迁移全过程。值得关注的是,这三个问题,在研习前和研习中学生提不出,所以学生前半程的阅读困惑,大多在课堂内得到帮助,而课堂时空之外、之后的“愤”“悱”,常常遭受教师习惯性的冷漠割舍。

我们不妨聚焦这些课后追问,课后继续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产生思想。结合上面三问,我带着学生做了如下课后研习工作。

一、问题1的课后研习

研习方法:比较阅读法、互文法

提供资料:《汉书》、《史记》、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研习收获:文题折射出司马迁的著史立场

“本纪”为“记事之本”,专记帝王世系,是全书的纲要。按理,一个皇帝一篇“本纪”,《秦始皇本纪》后直接《汉高祖本纪》,顺理成章。项羽不成一个朝代,而且“成王败寇”,太史公却专写《项羽本纪》,成为《史记》入汉以来第一篇文字,俨然列汉诸帝之前而无所顾忌。类似的叛经逆道还有:陈涉起事不满一年,后代没有裂土封侯,而列“世家”;孔子并没有世袭的领地与“爵位”,太史公没有拿一句话来指出孔子的伟大与诸子百家不同,只在题目上将“列传”换了“世家”二字,以此推崇“文化的世袭”。

这样的写法,曾遭后人诟病,到《汉书》中《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就改称《陈胜项籍列传》。不仅降为“列传”,而且简为“合传”。

细想来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秦楚之间的一段计有五年的历史风云,由英雄项羽推动。司马迁推崇项羽,绝不仅是借失败英雄浇胸中块垒,而是洞见了伟大个人对历史的巨大推动,梁启超认为项羽、陈胜的意义在于宣告“匹夫敢于发难,将相出于平民”,而且自此以后,“中国历朝治乱不同,而易姓改革不能出此范围。”(《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史记》);其次,司马迁不赞赏“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的“霸”业,所以,又不称《西楚霸王本纪》,连姓带名直称《项羽本纪》。

“人是历史的中心”,这是司马迁的立场,也是司马迁的胆识。关于“良史”,学者们有讨论,刘知几说要兼具“才”“学”“识”:“才”不过使人成为一介文人,“学”不过使人成为一介学者,“识”才能使人伟大,使人有“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以此论断,从《项羽本纪》与《陈胜项籍列传》的文题看,司马迁比班固更令人敬佩。

二、问题2的课后研习

研习活动:文本细读、互文阅读法

提供资料:《高祖本纪》《史记论文》

研习收获:生死抉择体现了时势与人格

对于项羽不过江东的抉择,诗家议论纷纷:杜牧诗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诗云“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历史不容重构,然而却引人遐想!“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万人,亦足王也”,乌江亭长对项羽的劝告,未尝不是学生的困惑。

既然历史只能通过文本来再现,那么,我们也只能通过细读文本推衍意义。有同学研究了一串数字——“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垓下之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乌江自刎)”。有同学查看《高祖本纪》中语及“垓下之围”说“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项羽之卒可十万”,“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

学生认为项羽自刎,一在于“愧”。八千子弟兵,“今无一人还”!数字的背后,潜藏着英雄的良知与良心。项羽曾对刘邦表白:“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高祖本纪》)。”不肯过江东是因为:“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出身贵族,24岁当副统帅,27岁为西楚霸王,所以英雄末路,还有傲骨与尊严。二在于“失势”。项羽自刎时长叹三遍“天之亡我”,钱钟书认为“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管锥篇》)”。司马迁别有匠心地描述霸王的不甘心,恰恰暗示了民心大势不可逆。“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一个“左”字,音节短促,暗示五千汉兵紧追不舍,情势千钧一发,而田父斩钉截铁必置项羽于死地。“田父绐曰”是曲笔,不禁令人联想起项羽的残暴,司马迁叙述项羽攻城多用“坑”“屠”“残灭”,《高祖本纪》中刘邦历数项羽“十宗罪”……

读吴见思《史记论文》一段:“八千人渡江而西,忽而化二万,六七万,数十万,忽而化为八百余人,百余人,二十八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三叹。”

三、问题3的课后研习

研习活动:老师指导、交流讨论

研习收获:“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的著史观

郑板桥说:“《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霸王别姬的情节感人至深,华夏子孙口耳相传。然而学生纷纷提问:历史真实可靠吗?既然江东子弟“今无一人还”,那么“项王悲歌”“泣数行下”“左右皆泣”,史家从何而知,如何得闻?

在梁启超等大批学者看来,《史记》的伟大,在于“成一家之言”。著史而“成一家之言”,既要继承《春秋》微言大义的传统,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又要敢于拿出自己的主张,激扬独立于政治体制之外的史学观念与人本思考。中国多官修史书,每一部官史背后都是权力的支撑,伟大的《史记》属于私史,司马迁勇于扯开“天授皇权”的遮羞布,酣畅宣扬他心灵中执念的历史观。endprint

因此,司马迁跳出了事件的泥潭,他高蹈地叙述人的行为、精神,而不是搜寻整理腐旧的典籍里的枯枝烂叶。“项王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歌数阙”,“泣数行下”,吴见思《史记论文》评点《史记》此段文字“一腔愤怒,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司马迁的文字,有他自己的肺腑与心肠。他善于营造一种氛围、情调,善于在幽微中摩形传神,所以《史记》常常能够探求到人的心灵。追求直录以致略显枯淡的《汉书》一字不变收录“项王悲歌别姬”情节,可见后来史者的对此段文字的高度推崇。

交流时有学生说:“刘邦项羽皆是英雄。然刘邦弃子分羹,有无赖气;项羽赠马别姬,有英豪气。刘邦赢了江山,项羽赢了历史。我作为现代男儿,职场上要有刘邦的理性铁血,情感上要有项羽的感性热血,一定要做个抉择,等我四十不惑时再总结……”。此种阅读迁移可能引发“影响”与“教化”。

四、书卷多情似故人:倾听者、鉴赏者、评价者、创造者的角色转换与情意满足

读书“就像认识一个朋友,如果不晓得他的个性,则说短论长,全无是处(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在上述三组学生提问中,我们发现学生阅读的全过程包含丰富的情意需求,他渴望理解历史风云,鉴赏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得失、历史大势,进而观照自身生活。预习时期待“解文”,研习时期待“知人”,课堂后转而“论世”“察己”。阅读及指导的时空,需要潜心延拓。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

回应了上述学生提问,我就“读史”给学生留了两个问题——

读史,你揣摩纸背后的生命个性了吗?

历史人物以及叙述的作者都有生命个性,后者更不能忽略。同样为名将作传,《李将军列传》极力刻画飞将军战场神威、还兼以力射石虎的闲笔;《卫将军骠骑列传》记卫青霍去病以皇亲国戚立军功,只直录诏书中所受到的奖赏、封爵等,对战场毫不作描述,这里可见司马迁的人格。司马迁花二十多年写一部《史记》,司马光花了十九年编《资治通鉴》,班固写《汉书》花了几十年,且是父子相传下功夫——我们要懂得前人著史的这番功力。读史要小心翼翼剥开形式的外壳——拨开事件的枝蔓,洞察选择事件的立场;拨开人物的故事,洞察褒贬人物的尺度。阅读者不妨循着时间的地图,作一番文本的考古,作一番思想的历险。

读史,你的心灵停留在资料文献里、考古遗址里吗?

历史绵延不绝薪火相传的,是几千年来苦苦思索的人生、社会的问题之后形成的思路、观念。朱光潜说“过去史在我们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所以我们要明白司马迁“述往事,思来者”的伟大意义:历史不是过时的死的东西,历史的真正落脚点恰是在未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江东研习司马迁
给人看病的“清洁工”
最可爱的人
不要将就,要讲究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