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阐述科研机构的涵义和组成的基础上,针对高等院校的省部级科技平台,提出了向国家级科技平台冲刺的方案机制;同时就高等院校的校级科研机构,围绕其建设和管理,从多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62-03
一、科研机构的涵义
科研机构是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有一定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研究人员,有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长期有组织地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机构。高校作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科研机构在这个战略中扮演着骨干角色[1]。
高校科研机构是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期试验研究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凝聚科技人才、锤炼科研队伍、开展创新研究、产生原创性成果的良好研究载体[2]。
二、高校科研机构的组成
(一)从层次上来划分,高校科研机构通常包含如下两种类别:
(1)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这类科研机构指国家部委等部门和各高校所属地方政府部门发文批准建设的各类科研机构。包含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各省市相关政府部门授予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类科研机构很多高校称之为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2)校级科研机构。高校院校根据其自身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文成立的各类科研机构。它包含独立设置的研究院和挂靠在其二级学院的各类研究院、研究所以及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等。
(二)从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来划分,科研机构通常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基础研究型科研机构。它针对新理论、新原理进行探讨,以期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2)应用研究型科研机构。它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到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深入和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理论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3)开发研究型科研机构。它又称发展研究型科研机构,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机构,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三、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的建设管理的方案设计
(一)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向国家级科技平台推升的方案设计
目前依托在高等院校建设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绝大多数都分布在985和211高校,省属高校中很少有。就分布在发达省份江苏的高等院校而言,目前只有南京工业大学和苏州大学两所省属高校建有国家级平台,其余高校的国家级平台为零。国家级平台目前已成为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经费支持相当惊人,很多省属高校已经把国家级平台的突破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省部级科技平台向国家级科技平台推升的方案机制。
1.强化顶层设计。一个高校的科技平台建设包含了学科建设、研发能力、科研队伍、人才培养、实验条件、学术交流等在内的多种内涵式建设,仅靠高校内部一两个职能部门来牵头管理显然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鉴于此,我们必须成立由校长或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来切实推进省部级科技平台向国家级科技平台迈进的推升工作。
2.设立特区政策。在高校现有的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中,对建设得较好的科技平台遴选出2~3个进行重点培育,对照国家级科技平台的要求进行提升计划的可行性分析,在经费支持、场地建设、项目申报、人员积极性调动等方面给予倾斜,设立特区政策,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对这些遴选出的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的建设。
3.引进资源、释放活力。在分析国家级重大科技平台现有布局基础上,根据高校现有平台的建设情况,引进校外资源,凝练重点方向,构建“竞争、开放、共享”的省部级科技平台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释放它们的活力。
(二)校级科研机构建设管理的方案设计
很多普通高校(尤其是非985、211高校),校级科研机构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科研组织薄弱,没有形成科研创新团队。大部分科研机构都是负责人单枪匹马作战,没有较为稳定的研究人员;研究模式以分散作业为主,缺乏跨学科、跨院系的综合研究能力。(2)各院系对所属科研机构的管理较为疏松,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3)与学科建设吻合度不够。很多校级科研机构对学科特色突出彰显度不够,甚至在成立当初未考虑到学校的学科布局。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院校校级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促进科研力量整合,切实加强校级科研机构实体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3]。
1.建立考核机制,促进建设。年初校级科研机构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报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备案;年底校级科研机构进行年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自评工作,报送年度总结报告。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听取各校级科研机构汇报,根据各科研机构汇报情况和年度总结报告,专家按照定性评价方式给出考核结果,实现既考核科研机构负责人又考核普通成员的领导-成员双向考核方式。在考核科研机构负责人时,着重从其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发展潜力、思想道德等方面来评价;在考核科研机构成员时,主要从工作态度、发展潜力、沟通协作能力、思想道德等方面来评价。
在完成几年连续考核后,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校外专家对校级科研机构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分别评价科研机构的个人和团队。在定量评估个人时,着重围绕其科研论文、专著、专利、项目完成情况等;在定量评估团队时,着重围绕其项目进度、经费使用、产品经济价值等。
基于这样的考核机制,我们实现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结合、领导考核与成员考核的结合、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的结合、年终考核与定期考核的结合。
2.强化激励机制。高等院校的校级科研机构的发展依赖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科研队伍归根到底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因此我们建立和强化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显得极其重要。这种激励制度我们可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来研究。
(1)物质激励制度:建立物质激励制度时,首先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团队和个人应该享有不同的激励。对科研机构的高水平团队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除了支付高额薪水和配备高水平实验条件外,更要注重购房补贴、安家费补助等方面的激励。对科研机构的普通研究人员的激励,根据其一个周期内的科研项目承担、论文发表情况、学术交流情况来实现业绩激励。
(2)精神激励制度:高校科研机构的广大科研人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些人往往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更加在意自己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是否得到社会和同行的认可。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对这些人精神层面的奖励和激励,如赋予其一定的职务,提高其在高校及学术届的影响力;对科研成果得到大力推广的相应人员授予优秀个人奖、科技之星等。我们要通过种种途径使科研机构的广大科研人员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吴玉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分类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9):74-76.
[2]董成立,姜梅芳.构建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创新体系的几点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3):124.
[3]孙琼.浅谈当代如何加强高校研究所建设[J].科教研究,2012,(11):87.
作者简介:王晓冬(1981-),男,工程师,南京邮电大学重点平台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endprint
摘要:在阐述科研机构的涵义和组成的基础上,针对高等院校的省部级科技平台,提出了向国家级科技平台冲刺的方案机制;同时就高等院校的校级科研机构,围绕其建设和管理,从多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62-03
一、科研机构的涵义
科研机构是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有一定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研究人员,有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长期有组织地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机构。高校作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科研机构在这个战略中扮演着骨干角色[1]。
高校科研机构是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期试验研究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凝聚科技人才、锤炼科研队伍、开展创新研究、产生原创性成果的良好研究载体[2]。
二、高校科研机构的组成
(一)从层次上来划分,高校科研机构通常包含如下两种类别:
(1)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这类科研机构指国家部委等部门和各高校所属地方政府部门发文批准建设的各类科研机构。包含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各省市相关政府部门授予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类科研机构很多高校称之为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2)校级科研机构。高校院校根据其自身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文成立的各类科研机构。它包含独立设置的研究院和挂靠在其二级学院的各类研究院、研究所以及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等。
(二)从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来划分,科研机构通常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基础研究型科研机构。它针对新理论、新原理进行探讨,以期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2)应用研究型科研机构。它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到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深入和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理论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3)开发研究型科研机构。它又称发展研究型科研机构,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机构,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三、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的建设管理的方案设计
(一)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向国家级科技平台推升的方案设计
目前依托在高等院校建设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绝大多数都分布在985和211高校,省属高校中很少有。就分布在发达省份江苏的高等院校而言,目前只有南京工业大学和苏州大学两所省属高校建有国家级平台,其余高校的国家级平台为零。国家级平台目前已成为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经费支持相当惊人,很多省属高校已经把国家级平台的突破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省部级科技平台向国家级科技平台推升的方案机制。
1.强化顶层设计。一个高校的科技平台建设包含了学科建设、研发能力、科研队伍、人才培养、实验条件、学术交流等在内的多种内涵式建设,仅靠高校内部一两个职能部门来牵头管理显然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鉴于此,我们必须成立由校长或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来切实推进省部级科技平台向国家级科技平台迈进的推升工作。
2.设立特区政策。在高校现有的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中,对建设得较好的科技平台遴选出2~3个进行重点培育,对照国家级科技平台的要求进行提升计划的可行性分析,在经费支持、场地建设、项目申报、人员积极性调动等方面给予倾斜,设立特区政策,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对这些遴选出的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的建设。
3.引进资源、释放活力。在分析国家级重大科技平台现有布局基础上,根据高校现有平台的建设情况,引进校外资源,凝练重点方向,构建“竞争、开放、共享”的省部级科技平台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释放它们的活力。
(二)校级科研机构建设管理的方案设计
很多普通高校(尤其是非985、211高校),校级科研机构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科研组织薄弱,没有形成科研创新团队。大部分科研机构都是负责人单枪匹马作战,没有较为稳定的研究人员;研究模式以分散作业为主,缺乏跨学科、跨院系的综合研究能力。(2)各院系对所属科研机构的管理较为疏松,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3)与学科建设吻合度不够。很多校级科研机构对学科特色突出彰显度不够,甚至在成立当初未考虑到学校的学科布局。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院校校级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促进科研力量整合,切实加强校级科研机构实体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3]。
1.建立考核机制,促进建设。年初校级科研机构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报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备案;年底校级科研机构进行年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自评工作,报送年度总结报告。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听取各校级科研机构汇报,根据各科研机构汇报情况和年度总结报告,专家按照定性评价方式给出考核结果,实现既考核科研机构负责人又考核普通成员的领导-成员双向考核方式。在考核科研机构负责人时,着重从其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发展潜力、思想道德等方面来评价;在考核科研机构成员时,主要从工作态度、发展潜力、沟通协作能力、思想道德等方面来评价。
在完成几年连续考核后,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校外专家对校级科研机构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分别评价科研机构的个人和团队。在定量评估个人时,着重围绕其科研论文、专著、专利、项目完成情况等;在定量评估团队时,着重围绕其项目进度、经费使用、产品经济价值等。
基于这样的考核机制,我们实现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结合、领导考核与成员考核的结合、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的结合、年终考核与定期考核的结合。
2.强化激励机制。高等院校的校级科研机构的发展依赖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科研队伍归根到底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因此我们建立和强化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显得极其重要。这种激励制度我们可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来研究。
(1)物质激励制度:建立物质激励制度时,首先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团队和个人应该享有不同的激励。对科研机构的高水平团队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除了支付高额薪水和配备高水平实验条件外,更要注重购房补贴、安家费补助等方面的激励。对科研机构的普通研究人员的激励,根据其一个周期内的科研项目承担、论文发表情况、学术交流情况来实现业绩激励。
(2)精神激励制度:高校科研机构的广大科研人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些人往往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更加在意自己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是否得到社会和同行的认可。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对这些人精神层面的奖励和激励,如赋予其一定的职务,提高其在高校及学术届的影响力;对科研成果得到大力推广的相应人员授予优秀个人奖、科技之星等。我们要通过种种途径使科研机构的广大科研人员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吴玉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分类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9):74-76.
[2]董成立,姜梅芳.构建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创新体系的几点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3):124.
[3]孙琼.浅谈当代如何加强高校研究所建设[J].科教研究,2012,(11):87.
作者简介:王晓冬(1981-),男,工程师,南京邮电大学重点平台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endprint
摘要:在阐述科研机构的涵义和组成的基础上,针对高等院校的省部级科技平台,提出了向国家级科技平台冲刺的方案机制;同时就高等院校的校级科研机构,围绕其建设和管理,从多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262-03
一、科研机构的涵义
科研机构是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有一定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研究人员,有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长期有组织地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机构。高校作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科研机构在这个战略中扮演着骨干角色[1]。
高校科研机构是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期试验研究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凝聚科技人才、锤炼科研队伍、开展创新研究、产生原创性成果的良好研究载体[2]。
二、高校科研机构的组成
(一)从层次上来划分,高校科研机构通常包含如下两种类别:
(1)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这类科研机构指国家部委等部门和各高校所属地方政府部门发文批准建设的各类科研机构。包含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各省市相关政府部门授予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类科研机构很多高校称之为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2)校级科研机构。高校院校根据其自身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文成立的各类科研机构。它包含独立设置的研究院和挂靠在其二级学院的各类研究院、研究所以及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等。
(二)从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来划分,科研机构通常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基础研究型科研机构。它针对新理论、新原理进行探讨,以期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2)应用研究型科研机构。它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到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深入和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理论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3)开发研究型科研机构。它又称发展研究型科研机构,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机构,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三、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的建设管理的方案设计
(一)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向国家级科技平台推升的方案设计
目前依托在高等院校建设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绝大多数都分布在985和211高校,省属高校中很少有。就分布在发达省份江苏的高等院校而言,目前只有南京工业大学和苏州大学两所省属高校建有国家级平台,其余高校的国家级平台为零。国家级平台目前已成为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经费支持相当惊人,很多省属高校已经把国家级平台的突破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此,我们必须建立省部级科技平台向国家级科技平台推升的方案机制。
1.强化顶层设计。一个高校的科技平台建设包含了学科建设、研发能力、科研队伍、人才培养、实验条件、学术交流等在内的多种内涵式建设,仅靠高校内部一两个职能部门来牵头管理显然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鉴于此,我们必须成立由校长或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来切实推进省部级科技平台向国家级科技平台迈进的推升工作。
2.设立特区政策。在高校现有的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中,对建设得较好的科技平台遴选出2~3个进行重点培育,对照国家级科技平台的要求进行提升计划的可行性分析,在经费支持、场地建设、项目申报、人员积极性调动等方面给予倾斜,设立特区政策,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对这些遴选出的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的建设。
3.引进资源、释放活力。在分析国家级重大科技平台现有布局基础上,根据高校现有平台的建设情况,引进校外资源,凝练重点方向,构建“竞争、开放、共享”的省部级科技平台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释放它们的活力。
(二)校级科研机构建设管理的方案设计
很多普通高校(尤其是非985、211高校),校级科研机构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科研组织薄弱,没有形成科研创新团队。大部分科研机构都是负责人单枪匹马作战,没有较为稳定的研究人员;研究模式以分散作业为主,缺乏跨学科、跨院系的综合研究能力。(2)各院系对所属科研机构的管理较为疏松,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3)与学科建设吻合度不够。很多校级科研机构对学科特色突出彰显度不够,甚至在成立当初未考虑到学校的学科布局。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院校校级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促进科研力量整合,切实加强校级科研机构实体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3]。
1.建立考核机制,促进建设。年初校级科研机构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报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备案;年底校级科研机构进行年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自评工作,报送年度总结报告。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听取各校级科研机构汇报,根据各科研机构汇报情况和年度总结报告,专家按照定性评价方式给出考核结果,实现既考核科研机构负责人又考核普通成员的领导-成员双向考核方式。在考核科研机构负责人时,着重从其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发展潜力、思想道德等方面来评价;在考核科研机构成员时,主要从工作态度、发展潜力、沟通协作能力、思想道德等方面来评价。
在完成几年连续考核后,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校外专家对校级科研机构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分别评价科研机构的个人和团队。在定量评估个人时,着重围绕其科研论文、专著、专利、项目完成情况等;在定量评估团队时,着重围绕其项目进度、经费使用、产品经济价值等。
基于这样的考核机制,我们实现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结合、领导考核与成员考核的结合、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的结合、年终考核与定期考核的结合。
2.强化激励机制。高等院校的校级科研机构的发展依赖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科研队伍归根到底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因此我们建立和强化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显得极其重要。这种激励制度我们可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来研究。
(1)物质激励制度:建立物质激励制度时,首先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团队和个人应该享有不同的激励。对科研机构的高水平团队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除了支付高额薪水和配备高水平实验条件外,更要注重购房补贴、安家费补助等方面的激励。对科研机构的普通研究人员的激励,根据其一个周期内的科研项目承担、论文发表情况、学术交流情况来实现业绩激励。
(2)精神激励制度:高校科研机构的广大科研人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些人往往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更加在意自己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是否得到社会和同行的认可。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对这些人精神层面的奖励和激励,如赋予其一定的职务,提高其在高校及学术届的影响力;对科研成果得到大力推广的相应人员授予优秀个人奖、科技之星等。我们要通过种种途径使科研机构的广大科研人员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吴玉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分类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9):74-76.
[2]董成立,姜梅芳.构建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创新体系的几点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3):124.
[3]孙琼.浅谈当代如何加强高校研究所建设[J].科教研究,2012,(11):87.
作者简介:王晓冬(1981-),男,工程师,南京邮电大学重点平台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