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
摘要: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重要内容,然而当今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令人堪忧。本文以80名湖北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实验对象,分组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验,对其作文写作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文学作品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结论,希望能引起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对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视。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学作品阅读;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8-0197-03
一、引言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已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然而英语写作能力水平却差强人意。高芳(2001)指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没有达到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中,有不少人都是在词汇、语法和阅读部分得分较高,写作部分得分较低。在中国,大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学都是以应试为中心,强化词汇语法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从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教学。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语言应用典范的文学作品更是没有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得到充分利用。为了引起大学英语教师对文学作品阅读的关注,本文将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展开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验,并对其写作输出成绩进行分析,试图证实文学作品阅读在促进英语写作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文献回顾
写作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者根据写作任务在心理形成一定的图式,然后运用写作策略和写作技巧完成写作任务(Nunan,1999)。英语写作,这样一个二语写作,不仅要求学生有过硬的语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非语言知识。要完成一个具体写作任务,写作者必须拥有内容知识、语境知识、语言系统知识以及写作过程知识(Tribble,1996)。总的来说,写作是一项把思想变为文本的活动。它是作者运用图像符号(字母)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但它又不仅仅是这些图形符号的简单组合,它要求这些符号按照特定的规则恰当地组合在一起。影响写作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Flower & Hayers(1981)认为影响写作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写作者长期记忆里存在的心理图式,特定的写作任务和写作情境,写作过程。写作能力是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的体现。Omaggio(1986)指出影响二语写作者的主要因素是创作过程。Cumming(1989)进行的关于二语写作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创作过程是影响写作的主要原因。Kraples(1990)认为影响二语写作水平的主要因素的是创作能力而不是语言能力。我国学者马广惠和文秋芳(1999)对133名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研究表明,母语写作能力、英语口语、英语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另外,二语写作知识以及课后自由写作训练都对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王立非2002)。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呢?Tribble(1996)认为正常的专业的写作训练可以提升写作技巧。Danielson(1965)把写作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写作者主要注重的是句子结构和词汇的正确使用;第二阶段,写作者开始注重句子间的衔接以及段落间的过度;提高阶段,写作者主要注重内容的表达。认为这三个阶段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调节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而Krashen(1984)的广泛阅读假设认为大量的广泛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他还认为良好的写作能力源于自发的享受性阅读。阅读和写作关系的程序连接观认为,二者都是功能性活动,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双向迁移。Povey(1967) & Marckwardt(1978)认为文学作品是优秀的写作典范,是文化信息和文化理解的承载者。在二语英语课堂上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他国文化、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Mckay,1982)。然而,国内学者关于提高写作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词汇能力、句法能力、语法能力的提高来促进写作,也就是说国内主要还是注重通过写作教学来提高写作能力。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2000)实验就表示经常的作文写作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虽然也有少数学者“逐渐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Carson & Leki,1993)”,例如方艳艳(1998)和邹晓玲(2000)就积极提倡结合二语写作和二语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关于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和写作能力之间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文拟通过一项实验对此进行探讨。
三、实验
1.实验假设。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验评价文学作品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实验开始前建立以下假设,原假设:文学作品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并无影响。选择假设:文学做平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预先设定本次试验的显著水平为0.05(P≤0.05)。
2.实验设计。
①实验模型,为了检验以上假设,作者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验,试图找出文学作品阅读这个自变量与学生写作能力这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前测-后测”模式,通过用SPSS双侧t检验来分析数据整理结果。实验模式如下:实验组:前测→一学期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后测,控制组:前测→一学期无文学作品阅读的传统写作教学→后测。②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取了湖北大学数学系二年级的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每个班40人,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控制组。这两个班第一学年的英语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值相近,其中实验组为69.2,控制组为69.7。在开展本实验的这个学期,两个组使用相同的教材,课时相同,只是对控制组进行传统写作能力教学,在实验组中开展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因为本次试验重在检验文学作品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因此学生的性别、学习策略、学习动机等因素将不予考虑。endprint
3.实验工具。为了保证学生分数的可信度,本次实验的评分采用分析法。也就是说,在改卷过程中,两位具有大学英语四、六级阅卷资格的老师将会根据语法能力、社会言语能力以及语篇能力这三个标准对学生的写作予以评判,其中每部分都是10分,总分30分。每名学生的最终成绩将是这两位老师所给分数的平均值。在评分前,两位老师均接受了相关训练。由于无法得知湖北大学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的平均值,所以此次实验将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测假设的正确与否,另外,使用SPSS 17.0分析学生写作的最终成绩。
4.实验步骤。①前测,在实验前,要求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在30分钟之内写出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然后对这两个组所得的最终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前两个组的写作成绩情况
■
从表1可以看出,就数据的集中性和离散性来讲,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相近,所以两个组的写作成绩没有明显差异。另外,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反映出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写作水平是无显著差异的(t=0.12,p=0.88>0.05)。总的来说,两个组具有可比性。②实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验前,进行一项需求分析,弄清学生对哪类文学作品感兴趣。然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以及学生当前的语言能力,选择适当的小说、散文、诗歌、自传,在实验组英语课堂进行教学。为了保证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效能,课堂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课前活动、课堂讨论和课后写作。这三个部分应当合理安排、紧密结合在一起。③后测,经过一个学期64课时的教学之后,作者对文学作品阅读影响写作能力的效果进行了检测。再次要求实验组和控制组的80名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一篇题为“永不言弃”的作文。之后对两个组的最终成绩进行分析评定。为了观察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后的表现,本实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学生的最终作文成绩,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后两个组的写作成绩情况
■
通过比较表1和表2,不难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在写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控制组的平均成绩增长速度(16.73~17.48)不如实验组的(16.88~19.87)快。而且,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写作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的学生,两个组的写作成绩开始显现出显著性差异(t=2.21,P=0.03<0.05)。因此,原假设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文学作品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5.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写作水平相当,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验组学生作文成绩明显提高,虽然控制组学生的成绩也有所进步,却不显著。而且,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绩在实验后已经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所以,本实验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穿插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四、总结
文学作品是各种语言精华的表现形式,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而学习语言。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相关的课堂讨论和写作活动中,学生的词汇量得以扩展,语法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整体语法功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地道的语言表达,知道在什么语境下使用什么样的词汇和表达,社会语言能力也随之逐渐提高。本实验也证实文学作品阅读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充分重视文学作品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把文学作品阅读融入写作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使其逐步建立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本实证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有必要扩大样本数量对本次实验结论进行检验,同时也有必要分析文学作品阅读在课堂上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学生的对文学作品阅读的反应。
参考文献:
[1]高芳.句子意识与写作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68-72.
[2]Nunan,D. (1989).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Tribble,C. (1996). Writing [M]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Flower,L. & Hayers,J. R. (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J] .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32.
[5]Omaggio,A. C. (1986). 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M]. Boston,MA:Heinle and Heinle.
[6]Cumming,A. (1989). Writing Expertise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J] . Language Learning,39,(1).
[7]Kraples,A. R. (1990). An Overview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Process Research [A]. In S. Kroll (Ed.),Second Language Writing:Research Insight for the Classroo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马广惠,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37.endprint
[9]王立非.作文语篇知识与课外非命题写作:影响英语写作水平因素的研究[J].外语界,2002,(5):42-49.
[10]Danielson,D. (1965). 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Level [A]. In V. Allen (Ed.),on TESOL 1964,Champaign,Ⅲ: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ing of English.
[11]Krashen,S. (1984). Writing:Research,Theory,and Application. [M]. Oxford: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
[12]Povey,J. E. (1967). Literature in TESOL Programs: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J].TESOL Quarterly,1.
[13]Marckwardt,A. H. (l978). The Place of Literature in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M] .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4]MeKay,S. (1982). Literature in the ESL Classroom. [J]. TESOL Quaterly,16.
[15]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写——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07-12.
[16]Carson,J. G. & Leki,I. (1993). Introduction [A] In Carson & Leki (Eds.),Reading in the Composition Classroom:Second Language Perspectives. Boston;Heinle & Heinle wadsworth.
[17]Fang Yanyan. (1998). On Developing Students Thinking.[J]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32.
[18]Zou Xiaoling. (2000). Cultivating Learners Writing Competence in Teaching Reading. [J]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3,(4).endprint
[9]王立非.作文语篇知识与课外非命题写作:影响英语写作水平因素的研究[J].外语界,2002,(5):42-49.
[10]Danielson,D. (1965). 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Level [A]. In V. Allen (Ed.),on TESOL 1964,Champaign,Ⅲ: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ing of English.
[11]Krashen,S. (1984). Writing:Research,Theory,and Application. [M]. Oxford: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
[12]Povey,J. E. (1967). Literature in TESOL Programs: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J].TESOL Quarterly,1.
[13]Marckwardt,A. H. (l978). The Place of Literature in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M] .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4]MeKay,S. (1982). Literature in the ESL Classroom. [J]. TESOL Quaterly,16.
[15]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写——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07-12.
[16]Carson,J. G. & Leki,I. (1993). Introduction [A] In Carson & Leki (Eds.),Reading in the Composition Classroom:Second Language Perspectives. Boston;Heinle & Heinle wadsworth.
[17]Fang Yanyan. (1998). On Developing Students Thinking.[J]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32.
[18]Zou Xiaoling. (2000). Cultivating Learners Writing Competence in Teaching Reading. [J]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3,(4).endprint
[9]王立非.作文语篇知识与课外非命题写作:影响英语写作水平因素的研究[J].外语界,2002,(5):42-49.
[10]Danielson,D. (1965). 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Level [A]. In V. Allen (Ed.),on TESOL 1964,Champaign,Ⅲ: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ing of English.
[11]Krashen,S. (1984). Writing:Research,Theory,and Application. [M]. Oxford: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
[12]Povey,J. E. (1967). Literature in TESOL Programs: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J].TESOL Quarterly,1.
[13]Marckwardt,A. H. (l978). The Place of Literature in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M] .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4]MeKay,S. (1982). Literature in the ESL Classroom. [J]. TESOL Quaterly,16.
[15]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写——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07-12.
[16]Carson,J. G. & Leki,I. (1993). Introduction [A] In Carson & Leki (Eds.),Reading in the Composition Classroom:Second Language Perspectives. Boston;Heinle & Heinle wadsworth.
[17]Fang Yanyan. (1998). On Developing Students Thinking.[J]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32.
[18]Zou Xiaoling. (2000). Cultivating Learners Writing Competence in Teaching Reading. [J]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