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那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了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追求“高效课堂”与“生本”的座右铭。我们旨在让学生带着激情学习,并用语文素养来优化自己的理科头脑,已达到“人”的教育目标。下面我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理科班的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一、理科生的语文现状诊断
我们知道,理科班学生很多容易在语文上感到吃力,大多数理科生对语文是谈不上“热爱的”。他们在数理化上思维很活跃,他们喜欢写写算算,他们陶醉于挑战难题带来的成就感。但提到阅读,谈到语文,这群数理化里的英雄却往往落寞。
1、轻视语文
我的学生常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面对数理化高效率的回报,对于语文,他们投入不起。即使他的数理化已经很好了,而语文却还从来没有及过格,但在功利心的驱使下,他也乐意在数理化的题海中“沉醉不知归路”。课堂上大家都在认真听,做笔记也很认真,课后作业也会去做。然而,对于语文他们做到的就只是这些。问谁去看过笔记,谁去记过字词,点头的人不到百分之二十。他们认为学得再认真,分数也就那么多;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于是天天都选择先放一放,直到考试临近了,再搞突击。
2、敷衍语文
如果是敷衍,就一定是缺乏热情和主动意识。
面对高考的压力、老师的压力,面对语文“学也考那么多分,不学也考那么多分”的回报现状,他们只是上课听讲,完成书面作业。记诵和复习对于他们来讲,似乎并不是要完成的作业,除非老师要考查,否则他们有人甚至不去晃一眼。他们很少能体会到语文的趣味,当老师说起某首诗很美时,你甚至会有种“曲高和寡”的感觉。
3、害怕语文
面对150分的分值,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还是有相当的认识,但由于之前的底子薄和学习方法不当,加上语文的慢效回报,尽管他们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成绩仍然不减提高。于是,他们开始茫然,再回想从初中开始的语文成绩的辛酸史,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学习语文的细胞。
二、理科生的语文现状探源
他们轻视语文,是因为比较其它学科,语文更需要坚持不懈,更考察综合能力,更需要长时间的付出。
数理化的“低风险,高回报”,强化了理科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功利心。鉴于语文“长疗效,慢见效”的特点,很多理科生视主科语文为副科,不想学又不得不学。这种被动不仅无法保证语文学习的效率,就连课堂之外的作业效率及自主学习时间都没法保障,这样绝对学不好语文。
他们敷衍语文,是因为他们的这种质疑:反正考试考课外的,课堂上的学得再好也没有作用。
他们害怕语文,是因为语文从来就是一道让他们失去兴趣和面子的伤口。
就这样,沉淀了十几年后,这群可怜的孩子对语文的情感就只剩下了恐惧和害。
三、替理科生向40分钟要“收成”
1、帮助学生发掘“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内部动机虽然非常重要,但是理科生学习语文的内部动机比较薄弱,所以适当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动机显得非常必要,要试着变语文学习为学生的主体需要。
学习语文的内部动机比较薄弱的学生,基本上都有在这一学科上主动或是被动地“带过帽子”,“不行”已经是语文学科上习以为常的暗示或回报了。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使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发现、挖掘他们在语文上的“闪光点”,即使是偶尔表现出的兴趣,我们也要并倍加珍惜;即使是微弱的,我们也要悉心扶持,让它发扬光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争取进步的信心。
2、让课堂灵动而风趣
有一个高效课堂概念,“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让学生“活”起来,高效才有望。教师如果还是带着学生“遨游”文本,“遨游”知识之海的话,课堂上恐怕只剩下死气沉沉了。
我们知道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更多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做得还很有些欠缺,但我感到理科班的教学中我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烈。记得开学之初,课堂上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如果那个学生的名字能给他们联想,比如“魏沛智”——“胃必治”,“何俊杰”——“林俊杰”,大家试着就此取笑别个一番。对此,我先纠正大家要念准字音,尊重同学,并且申明如果再念就进我们的“扫盲培训班”,接着给大家补充关于谐音的知识和语义双关的知识。
3、坚守课堂的“语文味儿”
注重课堂形式固然无可厚非,毕竟,让他们带着兴趣来学语文是个大前提。但是不应该每节课都大肆地弄些什么角色表演、熏陶。如果在理科班語文课堂上,花哨的东西多了,语文离他们也就远了。课堂是热闹了,但是也就只有热闹了。
《五人墓碑记》的教学上我至今记忆犹新,按常规,理科班的文言文是最难上的。但是,教学设计上我定点“活法——平凡人的不一样的选择”, 课堂 按照“前置作业、课堂展示、课后总结”的形式来构建,课堂有我的讲解,但更多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参与,学生的展示丰富而精彩,让人意外让人感慨。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科班的语文教学更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才能争取达到理科班语文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瑞芳 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2]巢宗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谢成晓,重庆铁路中学高中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