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认知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证研究

2014-09-16 10:23白月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责任感个体责任

白月薇,杨 璐

(中国民航大学 人文学院,天津 300300)

21世纪,中国实现两个百年梦想、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大量人才,大学生作为人才的储备军,承担着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弱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为此,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使大学生“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之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一直以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都为学者所关注,随着“90后”进入大学,这个课题更是刻不容缓。

一、社会责任感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在国内被提出并引起关注,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责任感进行了概念的界定。

段志光从德育和心理学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认为从德育学角度,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从心理学角度,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不同态度的情感体验。[3]

彭定光认为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4]41-43

蒋国勇指出作为一种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5]72-73

刘海涛谈到,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在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动机和策略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6]

综上,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情感,社会责任感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通过社会学习形成的,其中蕴含着个体深层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个体始终是社会中的个体,自我负责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自我责任感也即社会责任感的一部分;对自我负责是个体稳定人格的体现。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界定:社会责任感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认识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承担并认真履行社会职责与义务的态度和稳定的人格素质。由内及外,社会责任感包括对责任的理解认知、对责任的内心体验和履行责任的行为趋向,以及由稳定人格所表现出的负责任的行为。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成果

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责任公民”概念,以培养责任公民实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国内学者在吸取“责任公民”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始了本土化的“社会责任感”研究。近10多年随着“80后”、“90后”进入高校,责任感问题开始受到学者更广泛关注。其中大部分学者进行了总体的现状分析、对策研究;另有一部分学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是好的,主张在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同时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来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研究者从学校教育方面主张依靠社团、学生组织和志愿者活动等,也有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具体的培养方法,如“师范生”支教、春运支援乘务员、志愿者服务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分析社会责任感淡化或弱化、缺失原因及对策入手,指出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责任感淡化,或者大学生责任感强,但是表现方式比较盲目,参与行为少等等。少数学者从学生专业性质如师范、法律、高职、医学生等进行分析;另有研究是从社会责任感与个性发展、成才、和谐社会及传统文化关系等角度进行探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学等领域;心理学角度则主要侧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人格方面的实证研究。

研究者虽然角度不同,但最终目标都集中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且都提出了建设性方案。心理学研究三大使命之一就是关注普通人,使他们生活得幸福、充实、有意义,就此有学者认为:当一个社会处于稳定繁荣的和平年代时,社会文化就会特别关注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如社会责任感;反之,社会积极品质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本身的繁荣和发展[7]106-111。心理学家叶浩生曾谈到“责任意识与责任心理研究:时代呼唤的主题”[8]63。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对国内几所高校60名大学生展开访谈,初步了解大学生对自我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认知,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心体验以及对自我责任感表现的评价等。根据访谈结果编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问卷,选取600名中国民航大学学生进行调查,有效回收537份问卷。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结果

1.社会责任感认知

60名大学生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自我评价(极强、较强、一般、较差、极差五个选项)中7人极强、34人较强、18人一般、1人较差,0人极差,其中7人在犹豫之后选择了一般与较强。问卷调查结果如图表。

表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自我评价

图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自我评价

由数据可见大学生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评价总体是好的。但是近一半大学生表示在接受这个问题之前从未思考过这个概念。在进一步访谈中,有学生指出,社会责任感包括对自己负责任和对社会负责任,自己可以独善其身,但是扩展开来从社会层面不知道哪些是社会责任。较多的同学指出社会责任就是遵纪守法、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另有同学认为社会责任应该是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心社会等,可见,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不明确。

2.社会责任感践行

表2 行为表现的评价

调查显示,60.9%的同学表示自己认知和行为有差距。访谈中也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在认知与行为上存在差距。大多数同学的社会责任感转变为行为是被动的,这和学者指出“大学生责任感强,但是表现方式比较盲目,参与行为少”相一致。还有学生表示,自己有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履行责任的情感和行为的倾向,但是,不知道如何做,无从着手,表现为践行程度差的特点。

四、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当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接受信息渠道丰富,思维及行为方式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以及群体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思维及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注。

1.思维发展处于特殊阶段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个体逻辑思维能力快速进步的时期,此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主观性较强。大学生具有对信息进行总结概括的能力,但是由于社会的经验欠缺,导致对事物的分析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完全理性的思维方式是此阶段的主要特点。因此,在培养社会责任感过程中应注重感性因素,合理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情感。

2.自我角色定位尚不明确

大学阶段,个体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以同辈群体作为参照群体来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但是,由于我国“90后”相当一部分同学属于独生子女,他们在寻找参照群体时,缺少“兄辈群体”作为参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通过观察学习进行角色定位。加之进入大学后,他们的社会角色在逐渐增多,这就可能造成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所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性质与具体行为认识模糊,存在社会角色不明确、无法履行角色责任的行为。这就需要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过程中进行明确的认知教育。

3.缺少自我约束力,知行偏差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而彻底的转变。在大学之前个体行为多受家长与老师的指导,进入大学后,行为的指导者转变为自己,更多地需要自我约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稳定时期,大学生在行为上往往缺乏意志力和自我约束力;部分大学生还没有从孩子的身份中脱离出来。因此在此阶段,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表现为“眼高手低”。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生观、价值观、责任观的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为此阶段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性问题。

五、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探索

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自觉与中国梦的实现相结合,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必须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认知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大学生提供平台,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逐渐形成明确的社会责任感,最终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1.社会责任感认知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个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其认知机能不断平衡、认知结构不断完善。由于大学生社会成熟程度的问题,他们不能很好地从宏观角度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更多的同学选择“做好自己就行了”。尤其是在今天社会生活领域越来越复杂化、丰富化、范围扩大化,社会生活中的责任问题日益增多、细化,以往大学生自我领悟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今天的环境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学习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他们有哪些社会责任、思考该怎样去肩负起这些责任。

艾利斯(Albert Ellis)的认知 “ABC情绪理论”指出,事件引发的情绪与行为的原因在于由认知评价而导致的信念。如果个体的认知是正确的,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的认知是错误的,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错误的。认知歪曲是引起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根本原因,因此树立合理正确的认知,不合理情感和非适应性行为就会减少或消除。

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过程,必须通过系统教育才能实现。首先,使大学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社会角色;其次,认知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愿望和情感;再次,让大学生明确选择体现自身社会责任感的方式,换句话说,使大学生明确如何把社会责任感转变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在正确认知的指导下,使不合理的情绪情感与不当的行为习惯减少或消除。

2.社会责任感践行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Festinger)等人认为个体有维持自身认知结构关系平衡的倾向性,一旦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舒适的体验,就会采取改变某个认知、改变与认知对应的行为或者增加新认知等方式来减轻或者消除失调,以获得协调一致的认知,最终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当前大学生认知与行为上存在差距。他们有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履行责任的情感和行为的倾向,但是,知行出现偏差,这一偏差必然导致大学生出现紧张焦虑等表现。为达到新的认知统一,可以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如: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学生社团服务等社会活动使大学生行为发生改变;我们也可以借鉴欧美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义工制度、社会服务课等形式,使大学生在行为习惯中树立责任观念。

3.加强社会环境的辅助作用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个体在被环境影响的同时也改变着他所处的环境,而被改变的环境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的行为;认知对个体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只有理解了人的认知过程,才能理解人的行为。他还指出,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他的人格。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个体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分析和决策能力,个体在对榜样(可以是教师、父母、同伴以及大众传媒)的观察模仿过程中,他们的行为由外塑逐渐转为内发,用榜样和各种标准来影响自己的认知与行为,形成对观念行为的认同和内化,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使自己成长为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稳定人格倾向的人。

国外大量心理学研究证实了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我国古代也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可见我们必须思考社会环境因素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重要作用。访谈中,一部分学生指出: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行为选择时放弃履行社会责任,“做好自己就行了”;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无力改变现状进而随波逐流,这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必须强化社会风气建设,为大学生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心理支撑,为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好的社会环境,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地将责任认知转变为责任行为。基于此,可以考虑以少数带动多数和积极的行为激励,充分发挥党员、先进分子的引领作用,通过少数带动多数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起到鼓励和示范的作用。另外,在校园里创设大学生观察模仿学习“兄辈群体”的环境,使大学生在兄长的行为激励下履行社会责任。

在环境对责任感培养的重要影响方面,国内已经逐渐有所认识,但仍停留在学校层面及个别社会组织层面。学校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学生社团服务社会活动等等,一些公益组织也深入到学校吸引大学生加入到活动中,但是,仍然未形成全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体系。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强化学校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确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体系,真正为大学生提供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外部环境。

4.有效利用互联网和传播媒介

互联网在大学生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互联网是大学生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能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提供思想引导和行为平台。因此,社会与高校都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尤其是加强校园互联网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唤起作用。

与此同时,传播媒介的日益丰富也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要充分发挥传播媒介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榜样的激励作用和问题的警示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在访谈中,不少学生指出,最近的公益广告宣传对大学生生活细节中的责任行为产生了影响,如就餐中浪费现象明显减少,和父母的沟通渐次频繁。因此,社会应加强传播媒介对青年人影响的研究和实施,以产生最佳的媒介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责任感个体责任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