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与隐显翻译

2014-09-16 10:23周雪婷潘依婷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译者译文原文

周雪婷,潘依婷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大量翻译研究实践证明,对文本意义的理解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翻译理论观。[1]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作为协调者,协调原文作者意欲传达的意义和译文读者实际理解的意义的过程。认知语言学以其独特的心理现实性,为文本的理解提供了描述性和解释性平台。其中,ICM(理想化认知模型)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用于意义理解的重要术语之一,能够深入认知本质,把握意义理解和建构的规律。本文创新性地将ICM理论拓展到对原文意义进行语际重构的翻译过程中,并具体到翻译的核心问题——“隐显转换”。

翻译中的“隐显转换”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语义的显化和隐化[2]。显化(explicitness/explicitation)指的是 “目标文本以更明显的形式表述原文本的信息,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增添解释性短语或添加连接词来增强译本的逻辑性和易解性。”[3]55相反,隐化(implicitness/implicitation)则表示通过删减冗余、重复的信息增强文本的紧凑性和经济性,使目标文本以隐含的形式表述原语信息。以往的隐显翻译研究总是局限于语码的表层转换上,随着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广泛而有效的应用,隐显翻译的认知本质得到逐步挖掘,并取得有效成果。[4-5]然而,目前隐显翻译的认知研究仍多流于概念层面的处理,而文本的意义还包括重要的非概念层面:如境界、情感、联想。文本在读者心智空间中所激活的ICM是由语义信息、思想情感、气质内涵、联想空间等完形而成的。如果将ICM的模块完形理论应用到隐显翻译中,不仅可借助ICM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使翻译更加合理和准确,还可使文本的情感等抽象因素得到理性分析和语际再现。

一、ICM与文本理解

Lakoff指出,所谓 ICM(Ideal Cognitive Model,即理想化认知模型),就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这是建立在许多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6]68。CM(认知模型)是人们在认识和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意义和概念在心智中的表征。语言是CM的表征符号,一个文本所内涵的意义由各个CM完形而成,构成统一的ICM:

各个CM与ICM之间的联系并非偶然,而是具有家族相似性,有理据的,其关联性可以通过认知体验、概念激活的方式完成(如图一)。

图一 ICM与CM关系

正因为ICM与CM之间所具有的这种关联,使得ICM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和典型性,成为一个社团中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规律[7]205。这一规律加上人类思维运作的共性、认知概念化系统的共享等,使得在相同语境、相同背景条件下,同一文本在不同读者间激活相同的ICM成为可能[8]。

然而,文本是具有主体间性的产品,作者在文本中所意欲构建的ICM必然要通过与读者的交往、协商和理解,才能使读者激活作者所预期的ICM。也就是说,要想控制文本在读者心智空间中所激活的ICM,文本作者必须要控制好激活ICM的因子,以及调整好容易导致理解偏差的激活因子。译者作为协调者,担当着原文读者和译文作者两个角色,一方面需要把握原文作者意欲传达的ICM,另一方面对应地控制译文读者所实际激活的ICM。[4]

二、ICM与翻译

Nida提出,译者应该以理解和传达原文“文本的所有语义和内容,作者意欲读者理解和洞见的概念和情感”为宗旨[8]。这里的“语义和内容、概念和情感”恰恰属于ICM的具体方面,是言外ICM的处理对象。从认知角度,这个标准可诠释为“译文文本使译文读者激活的ICM应等效于原文文本使原文读者激活的ICM”,即: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翻译中就应通过文本符号的调整来尽量避免因ICM激活因子差异而导致语际翻译中的ICM偏差。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隐译和显译。

正如上文对隐显转换的定义述说,翻译的隐显转换不同于传统认为的“增词、减词”,后者偏于机械主义,将语言符号与意义过于直接地相对应,而忽视了不同背景知识和不同主观因素造成的影响。认知语言观认为,文本符号“仅仅为我们提供最小却足以寻找特定情景中的认知域和构建认知原则的线索”[2]XVIII,符号不装载意义(carrier),而是激活意义(activator)。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影响ICM激活的因素有文本符号、主观认知、背景知识,即文本符号经过处于背景中的读者进行加工而产生ICM,用图二表示即为:

图二 文本理解中的ICM产生流程

类似地,翻译过程增加了译者的协调,原文中的ICM经译文得以重现的流程为:

图三 文本翻译中的再现流程

从图中可以明确看出,在翻译过程中,文本、背景、读者因素也是能否成功激活相同ICM的关键。不同的语言规约条件、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势必导致不同认知思维的读者根据文本所激活的ICM有所不同[9],ICM中CM的含量也会有所增多或减少。尽管CM会有所差异,但是基于ICM的集束模型及其格式塔性质,读者所激活的ICM是具有典型性和完型性的,即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否则对于同一文本就无法理解。

同时,任何语言的文本均是隐含的和显露的语义的有机结合[10]。一些CM是由文本符号直接激活的,属于语言形式预设,谓之显性CM;一些CM隐藏于文本之下,由意义空缺表示[11],必须调动读者背景知识、百科知识等来进行联想激活,谓之隐性CM。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要做的就是考虑如何将原文中的隐显CM全面挖掘,以原文隐显CM所整合的ICM为基础,在译语文本中实现新的CM隐显组合,整合出基本相同的ICM,将差异性降至最低程度。

三、ICM与“四境”隐显转换

ICM是个复杂的集束模型,具有完形性。文本在读者心智空间中所激活的ICM是由语义信息、思想情感、气质内涵、联想空间等整合而成。可将这四个方面称为文本所意欲传达的“物境”、“情境”、“意境”和“象境”[12]16,翻译过程就是通过认知模型的有机组合再现这“四境”。

1.再现原文物境

原文中所客观存在的“物”是文章信息的主要承载因子,是显性信息,可以直接通过文本符合表现出来。在表示“物”的文本符号之下,往往“隐藏”着“境”,是隐性信息,需要读者借助文本符号的引导。这一阶段ICM的作用是最明显的,显性的“物”可以激活读者心智中的认知模型,帮助读者选择性构建相应的ICM来理解文本的 “借物抒情与言志”。同时,读者运用记忆中的知识和经验,在特定背景下激活ICM,进行“搭桥”操作,搭起“物”与“境”之间的联系。

既然“物”能够激活“境”,那么跨语际翻译中,译者怎样才能实现文本符号的转换,保证在物的传达过程中完整、完美地再现物境呢?一方面,译者需准确无误的表达原文的显性信息,将“物”明显化;另一方面,作为原文作者意图的一部分的隐含信息在译语读者不具备必要的语境假设时,就常常会要求译者对隐含信息进行直白化。以唐朝金昌绪的《春怨》的经典译文为例:

(1)打起黄鹂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许渊冲译)①

这首诗虽然只字未提“思念之痛”和“战争之惨”,却凭借物“黄鹂”、“妾”和“辽西”所代表的含义,激活了读者相应的各个CM,使读者脑海中勾勒出妇人思念远在战场的丈夫的画面,以及产生对战时百姓的同情和对战争的不满[9]。其中“黄鹂”一词是显性信息,在中西方文化中差异不大,可直接译为“orioles”。“妾”是中国古代的称谓,是中国传统一夫多妻制度下的产物,对于西方人而言,该语境假设是不存在的,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肯定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由于“妾”一词可以激活“梦中人”“爱人”“情感”“思念”等认知模型,译者将其显化为“my dear”。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两词都可以激活关于“思念”的概念,使处于另一背景(外向文化)下的读者能全面把握该诗(内向文化)所指称的“物”,从而构建相似的“境”,即思念之情。比如“妾”的认知模型图可表示为:

图四 “妾”CM认知网络模型

另外,“辽西”一词在这首诗中起到点题作用,决定其他物所激活的CM。然而,如果将“辽西”直接以地名翻译,因为译文读者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必然无法激活“辽西”所隐含的“战场”和“戍边地”的CM。所以在翻译中可隐去“辽西”,因为这个“物”无法激活译文读者任何CM,直接显化出其指代的“frontier”,将原文的物境完美再现。

2.保持原文情境

情境就是读者从文本中所感悟到的思想和情感的交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情境是依托于物境展现的,不同读者对于同一事物所产生的情感有所差异,因此在这一阶段,ICM的构建难度较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情感共性。因此,译者不仅需要将原文的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还有责任使译文读者了解到原文作者所意欲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领悟到与原作相同的情境,情感CM的缺失或偏差会使译文失色甚至不忠实。

为理解这首诗中的“情”境,不妨先为诗中的CM“思念”绘制一个认知网络图(见图五)。构成“思念CM”的这四种情感是人类所共享的思念CM的情感成分,可为语际翻译提供相同的情感前设。正是把握到了这种情感共性的规律,译者在前三句均采用了与原作相同的“情景”交融,在第四句点题句中,限于语言的差异性,为了表现相同的“无奈”心情,译者将“不得到辽西”翻译成“Far off the frontier”,隐去了女主人公无法到辽西的结果,显化了丈夫所在地遥不可及这一原因。这种处理方式同样体现了原文中主人公无奈的心情,也使译文语句表达更符合了译语的语言规约。这种隐显翻译有机组合的方式很好地保留了原文中的情感CM,传递了相同的情境。

图五 “思念”CM认知网络模型

3.反映原文意境

意境是文内与文外、现实与联想、读者与作者相互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它需要物境所营造出的氛围、情境所渲染出的感觉,是ICM的一个审美方面[13]。对于中外读者而言,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于同一“意境”的理解不一致。由此,译者应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物”进行翻译,表达读者和作者的审美概念,而非面面俱到,将所有意境都显化。意境的传递关键在于“恰到好处”,过量CM的激活容易造成意境中想象空间的缩小,CM缺乏又不利于意境的完美塑造。例:

(2)Some fishing boats were becalmed just in front of us.Their shadows slept,or almost slept,upon the water,a gentle quivering alone showing that it was not complete sleep,or if sleep,that it was sleep with dreams.

眼前不远,渔舟三五,凝滞不前,樯影斜映水上,仿佛睡去,偶尔微见颤动,似又未尝熟睡,恍若惊梦。

(高健译)②

原文寥寥数语,sleep(包括其不同形式)却出现了五次,使原文睡意朦胧而又诗意朦胧。通过五种不同程度的“sleep”CM,即熟睡、入睡中、似睡非醒、睡、入梦,塑造了一副静谧而祥和画面[14]。若将五个CM一一列入译文中,自然会有拖沓之嫌,反而破坏了原文的意境,因此译文适当隐去了几个“sleep”CM,但刻意保留了原文的“动”CM,通过以动衬静使读者同样体会到原文ICM中的意境。

4.感受原文象境

所谓“象境”是指ICM中由读者根据文本所自主产生的联想,也就是在文本的激发下,在读者心智中产生文本中所不含有的想象境界[4]。这一阶段,ICM的构建旨在缩小读者和作者联想时的差异,尽量保证原文象境的完整性。象境是隐性的CM,它的激活需要背景知识、经验知识等做前提。在语际翻译中,如果缺乏了这样的前提,便不能充分再现原文的象境。下面的例子是在一篇“欲语还休”的散文里,作者坦露自己暗恋一名女子的恋情和心迹,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3)我们并没有说过什么,也没有做过什么。

We never said or did anything that lovers could have done.(黄俊雄 2005:92)

原文虽然没有指出“说”和“做”的内容是什么,但是原文读者根据原文语境和中国的文化背景知识便很容易自主产生正确的联想。但是如果将这句话翻译成“We never said or did anything.”译文读者会很费解。因为中国文化属内向文化,男女表达情爱的方式是含蓄婉转的,中国读者会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激发出含蓄恋爱的CM,因而能够联想出原句所未传达的意思。处于外向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的恋爱观有所不同,自然无法激发出对应地CM来,也就无法自发联想出所隐含的意义,所以在翻译中只能由译者进行部分显化(lovers)[15],但仍以西方文化思维为前提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could have done)。

四、结语

ICM理论充分考虑了主观因素和背景知识对文本理解的意义,通过激活读者心智中的已有信息,再现翻译中的“四境”。译者作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协调者,为了准确传达文本的意义,尽可能地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和感受,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作者和读者的主观因素和背景知识对文本理解的影响,全面兼顾译文所欲传达的语义信息、思想情感、气质内涵、联想空间。ICM在相同社团中的统一性和理想性使译者在语际翻译中有能力去把握它的规律,它的复杂性和整合性使译者可以借其对译文“四境”再现的标准和思路进行全面考量,通过CM的隐显转换有理有据地实现隐显翻译。

对文本理解的建构研究和对翻译的认知研究是两个新的研究趋势,而ICM理论正是处于这两个研究思路的交叉口。本文仅仅从ICM的模型完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后续还将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将其建构原则(如转喻、隐喻、意向图式和命题原则)作为翻译中对文本认知本质的探索路径;结合认知诗学的理论,用认知语言学的理性来科学地分析文本内的感性,进一步拓宽这条崭新的翻译途径。

注释:

①郭著章.唐诗精品百首英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②高健.英文散文一百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