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珂
(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 美术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片产量逐年增大,技术力量也逐渐增强,却未能产生名牌动画角色,特别是少数民族题材的动画角色更是无人问津。从《马头琴的传说》到《琴魂》,从《海力布》到《勇士》中的动画角色,掺杂着过多的中原文化。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深入地挖掘地域文化、没有充分地运用民族民间传统服饰、没有对民间传统服饰形式加以创新。可见要创造令人喜爱的鄂温克动画角色,必须从民族民间传统服饰中汲取营养,从中寻找审美语言、造型风格和艺术符号,走民族化的中国动画造型之路。
动画与民间传统服饰的融合其实早已有之。俄罗斯的许多著名动画,如《我的绿鳄鱼》、《季节》、《故事中的故事》等短片大胆使用俄罗斯古老的蕾丝饰艺、Viatsk玩偶、剪纸和素面等工艺,再结合富有俄罗斯民间特色的文学、诗歌和音乐,为动画之林贡献了不朽的佳作;而现代日本经典动画《攻壳机动队》则更进一步,对日本传统能戏与谣曲进行了充满现代感的画面诠释,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历史上对民间传统服饰与动画结合的有益探索,不仅把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范畴和内涵都最大化地延展,而且将那些不可多得的民间传统服饰和民间文化积极地传承运用,加以创新。可以说,动画艺术在不断地与世界各地独特的文化行为互动,为民间工艺和文化的再创造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鄂温克民间传统服饰是滋养动画角色创作的乳汁,是我国民族文化血液中的精华。它具有更个性、更奇特、更有生命力的特点,因此更能体现并保持最根本、最朴质的民族特征。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所以动画角色的创作应从生活入手,在品味鄂温克文化与艺术气息的同时,深度挖掘鄂温克民间文化。所谓挖掘并不仅仅是找出来,收集全,而是将这些鲜活的民间记忆以直观的形式进行传承,在传播和传唱中探寻自身的独特魅力和个性语言,在推广中留有鄂温克人特有的豪迈与激情,这是草原儿女不能逃避的担当。
鄂温克服饰所具有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是其它民族服饰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它有着太多的独特优势值得我们去探求、挖掘与保护。首先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这是十分鲜活而独特的一种服饰原料,特别是袍子皮制作的靴子和帽子十分的精美。如果动画片中出现这样的形象会怎么样呢?当然是语不惊人人自惊了。其次,鄂温克服饰的款式也意味十足。如厚重的皮毛上衣配有斜对襟的设计;肥大的衣袖可以让人不畏惧冬天的严寒;束长的腰带可以将柔软的皮衣紧贴身边;姑娘出嫁时可以增添女儿活泼气质的短皮上衣和羔皮袄;独特艺术魅力的衣边和衣领的装饰品镶边等。无论是大毛长袍还是短皮衣,无论是羔皮袄还是皮裤都是鄂温克人在艰难的生活中挖掘出来的美的艺术。通过这些造型简洁、语言独特的服饰文化,可以为当下的动画角色创作提供借鉴,从中寻找独特的造型语言。这里的探寻不仅仅停留在动画角色服饰的设计方面,还应着手于动画角色设计本身,让动画角色与鄂温克服饰文化情景交融。
图1 狍皮男服
图2 羊羔皮女服
图3 牧区鄂温克族女布帽、农区鄂温克族男布帽
图4 狍头皮帽、皮耳包
首先,角色设计上需要生活经验的积累。内蒙古地区由于草原缺氧,鄂温克人的形象具有脸色红润,鼻大而勾,颧骨高,眼睛具有单眼皮、眼裂小、上眼皮厚的特点。所以动画角色的创作要忠实于表现对象的原型,在原型的基础上去拓展、变形、润色、装饰和组合,这样才能创作出别具一格又极具内涵的动画角色。
其次,服饰设计上应对鄂温克传统服饰进行深入挖掘。不应秉承拿来主义,好看即可的原则。创作者需要将鄂温克传统服饰的材料、款式、种类、风格、制作手法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尝试简化、概括、凝练、变形,从而找出鄂温克传统服饰独特艺术魅力,设计出与其他兄弟服饰文化不同的动画角色服饰,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看到的鄂温克题材的动画角色只是将长袍粗略的加以改编,将科尔沁蒙古袍、巴尔虎蒙古袍、西部蒙古服饰等衣服的款式和纹饰加以变形组合,全然失去鄂温克民间文化的地域特点和鄂温克动画的真实性,无法从中体会出鄂温克人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国内,也曾有不少民间传统服饰与动画相得益彰的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狐狸与猎人》、《曹冲称象》等的动画创作结合了水墨、剪纸、木偶等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服饰形式以及传统的民族乐器配乐,在形式和故事内容上都是经典中的经典。5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学派”如饥似渴地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并以结出的累累果实证实民间传统服饰的不可替代性和持久的魅力。然而这一黄金时期之后的中国动画却突然陷入了僵局,问题表现在:普遍缺少具有独特艺术韵味的、广受欢迎的动画角色,缺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人心弦的动画音乐。动画角色缺乏原创性,大量雷同的根源之一就是民间文化参与的缺失。
鄂温克民间传统服饰具有朴素庄重的特点。这是因为很多服饰也是传世珍品,一代又一代的传下来的。这些传世品,在一个家庭中作为珍贵的财富保存下来。所以,人们看到某些服饰会令人有古色古香的感觉,这是百年来的文化传承,是古老文化的美好结晶。鄂温克民间传统服饰经常采用缝制和平绣的方式进行制作。受此影响,动画角色的影像风格也应在形体比例、造型上体现质拙夸张的程式化和装饰性的造型语言。它重视情感意识的体现,对有深刻印象的对象,常在形体比例上加以夸张。受此启发,在动画角色的设计方面,鄂温克族动画角色在形体表现上,依据画面主题内容和情节需要,将主要景物给予适度夸张,使形象内涵表现更为生动活泼。
图5 苏力德图案衍生的动画角色
图6 回纹衍生的动画角色
图7 云纹图案装饰动画角色
鄂温克民间传统服饰本身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完整的程式化语言,在动画角色设计中更具有操作性,表现起来更得心应手。这里的装饰不仅表现在服饰的美化方面,还包括对于动画造型的修饰,例如运用云纹图案设计出头冠,掩盖宽宽的脸部造型带来的视觉压迫感。
动画角色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它已经成为商业运作的媒介和形象代言。在互联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动画角色的创作应热切关怀这个古老民族现实的生存状况和文化状态,并结合时代的发展运用、改良和创新民间传统艺术。对于民间文化不应秉承“拿来主义”,应有适度、适时的创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创造出具有鄂温克特色的动画角色,并作为一种文化战略去开拓国内外的动画市场。
在创作中应该提倡根植于鄂温克地域文化,挖掘民间传统服饰的瑰宝,继承鄂温克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和传统服饰文化。多年来,我国动画片以民间题材进行创作的例子层出不穷,从《孔雀公主》到《一幅壮锦》,从《西游记》到《宝莲灯》,从《大闹天空》到《女蜗补天》、从《三个和尚》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是以我国经典名著、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作为创作素材来制作的,这些宝贵的资源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在国际上,中国动画的知名度也是由传统民族文化题材的创作打响的,如:《大闹天空》和《三个和尚》等。现在国产传统民族文化题材的动画片多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究其根源,是在动画创作中缺少创造力和文化底蕴,这样的作品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同。鄂温克题材动画角色的创作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苏和到海力布均来自于民间传说,但是在动画角色的设计上,却没有将内蒙古地区民间传统服饰中的造型元素考虑到动画创作中,在角色设计上往往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将创作者固有的思维运用到角色的创作当中,角色的表达缺乏想象力。以动画片《马头琴的传说》为例,虽然完全照搬原有的民间故事情节,背景设计上也有草原的广袤,但是在角色的表现上却缺乏草原牧民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没有深度的挖掘蒙古民间文化内涵,并加以改良和创新,造成塑造动画角色艺术样式的单一,这也是创作上缺乏创新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应盲目的模仿他国动画表现形式和手法,应在我们民族艺术中寻找灵感。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对于不同主题素材的不同需要,他会以题材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而不是套用现成的方法去解决,这种独特的解决方法来自于创作者对主题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各种表现手法的娴熟运用。我们创作鄂温克题材动画角色应以此为鉴。
这些富于民族风情、装饰趣味的服装,不仅被绘画、雕塑等艺术借鉴,也可以被广泛的运用于动画角色设计中来。这些美丽丰富的服饰文化为我们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资源,需要我们努力的挖掘与再创造。现今已制作完成的鄂温克题材动画片中,服饰设计主要溯源于鄂温克人的长袍。这也就限制了动画角色再创作的空间。其实,我们从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的服饰文化中看到了很多亮点和吸引人的地方。如果这些古朴又美丽、陌生又熟悉的服饰文化引入动画角色的塑造之中,是否可以为平凡的动画片带来一抹神奇的力量。就像《疯狂原始人》中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既有原始人的兽皮服饰又有现代人的摩登礼服,既有“休闲服”又有“职业装”。这样的画面一定会抓住观者的眼球。我们创作鄂温克题材动画角色的服饰也应如此,在平淡中表露神奇,在平凡中体现不同。鄂温克人的多元服饰文化精髓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我们只需要从中吸纳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动画角色服饰设计体系,那么我们的动画角色服饰设计就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鄂温克题材动画创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种种创作的弊端也是市场不完善的体现,但这只是暂时性的问题,只要动画创作者扭转创作观念,改变固有的创作理念,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度,协调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将中国式的幽默和智慧融入其中,中国动画片必然会走出低谷,成为老少咸宜的娱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