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花
摘要:学生是天真无邪的,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但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其厌学心理。
关键词:厌学 关爱 鼓励 配合 交流
学生是天真无邪的,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但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这是有原因的。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恩乐,他是一个很内向的学生,课堂上很少回答问题,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他课下也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往,连上街买东西都不愿意去。
今年开学第一天,他就没来上学。作为班主任,我自然要管这事,恰好他母亲也到学校找我。原来恩乐为了躲避上学,竟到他爷爷家藏了起来。
我与他母亲好不容易把他带回了学校。回顾以前几次他不愿意上学的情况,我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有问题,因为前几次他母亲把他带回学校后,我就直接把他带进教室。这次,我没有把他带进教室就算,而是把他带到办公室做了一次诚恳的谈话。
然后,我针对他的性格,将他的座位安排在几个热情、活泼的同学之间,并让这几个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带动他,与他一起玩、一起学习。
这样,没过几天,恩乐就变得开朗起来,居然也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课下也与同学一起玩游戏了,脸上有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学生厌学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许多,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有学校方面的原因,有家庭方面的原因,有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等。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厌学的学生。
一、放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
首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谈举止,多与学生谈心,放下所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子和他们进行交流,多鼓励、多方面去引导他,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时刻注意学生的细微变化,放大学生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师要抓住教育的时机
教师要有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时和风细雨的教育,没有说教,不带强迫,就能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松地接受教师的观点。课堂中适时鼓励、表扬,善于发现其长处并由衷地欣赏,少一点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从各方面寻求闪光点给予肯定,使学生每次学习都有充足的信心和愉悦,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
三、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体罚或变向体罚学生。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帮助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大环境,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紧紧吸引住学生。
四、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
此外,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与家长进行交流,希望家长能够配合进行教育,多与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去外面走走。
转化学生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不断、反复的过程,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其厌学心理,让其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对待学习和生活。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爱心、耐心、信心去教育学生,那么就会有收获。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这条路比较漫长,但我坚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