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演艺集团:奏响华丽转身后的完美乐章

2014-09-16 03:13
创新时代 2014年4期
关键词:锡剧无锡市演艺

刘仲宝简介

刘仲宝,男,1958年生于无锡。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编导、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无锡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1992年起刘仲宝先后担任无锡市歌舞团(无锡歌舞剧院)副团长、团长。1982年,他表演的舞蹈《鸬鹚号子》获华东舞蹈比赛一等奖,1992年、1996年、2001年、2007年分获文华编导奖。他策划、出品、执导或参与执导的多部歌舞、舞蹈诗、舞剧屡获全国文华奖、文华大奖、中国艺术节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他多次担任中国艺术节、全国舞蹈大赛、全国“桃李杯”、“荷花杯”舞蹈比赛、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国家和省级艺术比赛评委。

刘仲宝先后被评为无锡市劳动模范称号、无锡市十佳杰出青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及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舞台上,一张透明幕布如一道永远无法翻越的大山,把两个相爱的人分隔开来,一个在遥远的天堂,一个却要手捧信物,睹物思人,苟活于世……刺绣、评弹、小桥、旗袍、长衫等浓厚的中国元素渲染了整个舞台,也浸润了所有观众的心扉。身穿中国传统服装的演员们,在观众热情洋溢的欢呼声和掌声中,经过两次谢幕,帷幕缓缓落下。这是无锡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的原创民族舞剧《绣娘》在华盛顿的首次演出时的华美场景,也是肯尼迪艺术中心主剧场上演的首部中国舞剧。

2010年7月,由原无锡歌舞剧院、无锡市锡剧院、无锡市滑稽剧团、无锡市越剧团、无锡市评弹团等专业文艺院团整合组建而成,拥有歌舞剧院、锡剧院、曲艺团、文华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文华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文华舞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锡剧博物馆、戏楼、演艺剧场和文艺大楼等剧院,并初步形成艺术生产、演出营销、舞美服务、剧场经营、艺术培训等为一体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无锡市演艺集团。

在众所瞩目中,无锡市演艺集团迎来了自己的华丽转身,成为了江苏省内首个地市级国有综合演艺集团,也成为无锡市经济文化改革创新的成功代表。

顺应时代华丽诞生

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此,无锡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原有体制中制约文化发展的因素必须彻底摒弃,深化改革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实现持续、跨越发展的必然路径和最佳选择。

2005年9月,无锡就开始了对“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改革的探索。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文化艺术管理中心、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的正式成立亮相,标志着无锡社会事业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社会事业发展管理机制的新格局也正式确立。从2007年起,“管办分离”改革进一步深化,广播电视部门实行局台分开、台网分开的改革。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等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合并,组建无锡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同时,推行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组建市属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通过“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有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8年,无锡文化体制改革再次向纵深推进,实施“宣传经营两分离”改革,加快传统传媒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的转变。

直至2010年7月21日,在全新的体制的引导下,无锡市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任命大会举行,标志着市属国有文艺演出院团转企改制而组建的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时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角色转变,这对于面向市场,主动出击,着力打造艺术精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企业集团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新鲜理念创新改革

无锡市演艺集团下辖有3个分公司和3个子公司,主营演出营销、艺术培训、文化置业等。

构建了完整的艺术产品生产、销售及舞台产品开发的演艺产业链,全力打造成为无锡文化演艺产业的支柱型企业。同时也将实现收入、资本、效益“三个提升”作为主要目标。全新的演艺集团不仅是资源与产业的整合,也是一种新理念的散发和碰撞。

在体制改革、职责清晰、任务明确之后,无锡随即建立起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投资准入差别化”为特点的新型文化投融资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同时调整国有资本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资范围,推动国有资本投资机制的转变;探索建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加快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并构造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对中小型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嫁接改造;最后建立文化产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像演艺集团下的锡剧院,早就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曾成功把市场运作的理念、法则嫁接到艺术生产中来,在剧目生产上也变单一政府拨款为社会多渠道投入,变无偿为有偿,使锡剧艺术生产的成果在市场中得到检验,并成功进行了锡剧艺术投入机制“拨”改“投”,“拨”改“股”、“拨”改“融”的改革尝试,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生产和市场开拓,促进了锡剧艺术生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

《珍珠塔》是锡剧经典剧目,更是锡剧院发展改革路上一座不可磨灭的里程碑。锡剧院以重新排演锡剧经典剧目《珍珠塔》为项目载体,进行了由拨款改为股份制运作的尝试,与无锡广电集团、无锡日报社、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江苏公司等单位投资235万元组建了无锡珍珠塔锡剧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并对新版锡剧《珍珠塔》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了社会共同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体。新版《珍珠塔》演出共90多场,票房收入高达358万元,当年就实现了股东10%的投资回报,同时该剧还获得了省“五个一工程”奖。

与《珍珠塔》同样重要的还有锡剧音乐剧《青蛇》。在创排大型锡剧音乐剧《青蛇》的时候,锡剧院与无锡市歌舞团进行了跨剧种合作,引入无锡市珍珠塔锡剧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渠道融资,并借助演出经纪人和中介机构的力量开拓市场。该剧已演出110多场,观众10万多人次,演出收入达362万元,成为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剧目。种种实践证明,改革是文化艺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坚持改革,才能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生产,开拓更大的市场。

拓展平台面向世界

无锡市演艺集团自建立以来,各院团活力四射,都有了更广阔的演出和作品展示平台。集聚实力雄厚的舞台艺术编创和表演人才,先后创作了舞剧《茉莉花》、《绣娘》、《金陵十三钗》;锡剧《城市的星空》、《二泉映月·随心曲》、《繁漪》;滑稽戏《世博小主人》、《雁过留声》、《三宝和谐曲》、《梦醒归来》;实景剧《梦回江南》等原创剧目以及歌舞、锡剧、滑稽戏、小品等十多台不同艺术形式的优秀剧(节)目。歌舞剧创作在囊括国家级舞台艺术各项大奖后,其中作品《红河谷》又被拍摄成电影艺术片;作品《西施》入围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作品《绣娘》则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三届新疆国际舞蹈节“艺术贡献奖”;锡剧《二泉映月·随心曲》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与此同时,各院团演出的脚步也不局限于无锡市内,甚至还迈向了更大的舞台。比如舞剧《绣娘》和锡剧《二泉映月·随心曲》两大作品同赴北京,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此后,两部作品还参加了第14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成为艺术节上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2013年5月,舞剧《绣娘》于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厅演出,2014年2月18日晚又在悉尼州立剧院为澳大利亚的华人带去了一场中国文化艺术的盛宴。

立足现在共营未来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的规划推进,无锡的文化事业建设也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支持。无锡市演艺集团作为文化发展的实践性产物,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推进文化事业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新体制激发了新活力,新理念打造了新平台,新市场壮大了新产业。无锡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支撑,更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的生力军。

由“事”转“企”,虽一字之变,但在原有体制的大变身中,国有文艺院团演职人员的演出积极性被大大激发,由“要我演”转变为“我要演”,在坚守精品生产阵地的同时,全面拓展市场:央视春晚舞台、城市节庆活动、企业年会庆典、各类商业演出等等,都能看到市演艺集团演员的身影。仅集团下属的无锡歌舞剧院,就创下了演出年收入超千万元的业绩,市锡剧院的骨干演员在演出旺季时月收入也达到了万元。

而市场化效应初显,也为集团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反哺着文化事业的发展:集团购进了全套进口电脑灯光,优化了灯光舞美效果;较好的经济收入吸引了精英人才加盟、优质艺术人才的回归。而人才汇集、设备提档,统统成为打造艺术精品的前提保证。2012年4月30日,耗资逾10亿建成的无锡大剧院对外首演并正式启用,开启了城市的艺术殿堂,成为孵化演艺产业更加崭新的平台。

多元的发展思路、一流的演出场地,使演艺集团有了打造年经营收入上亿集团的底气,也朝着越来越高的艺术层次蓬勃发展,这个融合着无锡众多艺术文化、承载着无数人对艺术的热情与梦想大家庭的未来,似乎如星辰一般,将布满全世界文化艺术的天空!

猜你喜欢
锡剧无锡市演艺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无锡市
大型现代锡剧《天下无讼》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