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及其超越

2014-09-16 10:14丹林欣甫天津美术学院天津300000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李 丹林欣甫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 300000;.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00)

论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及其超越

李 丹1林欣甫2(1.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 300000;2.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000)

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平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严重地阻碍其健康运动心理的形成,其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社会化、全面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源 于自身的心理、生理等内在因素,同时也来自于教育者和社会的外部因素等。针对这些根源,提出“负性体育意识心理干预——正性体育意识引导”、“以人为本”体育教学机制、体育教育的外部环境改善等超越路径。

运动心理障碍;体育意识;终身体育

本课题为天津市市级研究项目“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导致负性体育意识倾向行为干预实验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2615。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的身心平衡被打破,需要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来缓解。学校体育教育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特殊技能(比如宽容和尊敬他人)并承担不同的角色来适应团队和集体目标(如合作和凝聚力)。同时,体育运动不仅能让运动参与者得到情绪体验,尤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却给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唯有超越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才能发挥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实证分析

为了确保样本具有较大的离散程度,降低测量误差,更客观的反映研究结果,以天津市不同质的专业艺术类院校天津美术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以及综合类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大一、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覆盖三所高校包含61个院系的共1017人。共发放问卷1017份,当场独立作答,并由教师和协助人员监督。回收问卷967份,有47份无效的问卷被剔除,有效问卷剩余920份,其中男女生分别为309人和611人,有效率为90.4%,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9.92±0.64)岁。根据采集获取的数据,我们利用Excel2003和 SPSS17.0完成调查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出以下结果。

图1 心理健康总体评价%

1.性别心理障碍分析

经spss17.0系统项目筛选评价得出男女生达到心理健康标准的人数分别为145人、219人,占各自样本总数的47%和36%;心理健康程度一般的人数分别为139人、264人,占各自样本总数的45%和43%,不健康人数分别为25人、128人,占8%和21%。见图1。男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普遍高于女生。

2.心理障碍形态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从心理健康总体评价和体育人口来看,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和符合体育人口标准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高度显著的差异(P<0.01)。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支持者心理健康各项因子水平都远远高于基本不锻炼者,换句话说,体育运动的不参与者存在健康心理问题,他们抵触体育运动;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不参与体育运动,各种情感情绪不能有效释放,加重其心理障碍。运动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意、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形态。

表1 不同性别、体育人口组别心理健康各因子的方差分析表组

3.运动心理障碍的影响分析

根据男女大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以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运动心理健康水平女性要低于男性,男性参与体育运动要高于女性参与体育运动。那么,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影响大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和品质的形成。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其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品质,如经受磨练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其次,影响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如果存在运动心理障碍,大学生就不能很好参与体育运动,面对体育运动的恐惧和焦虑,可能会造成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难以促进和谐人际的形成。再次,阻碍大学生社会化。高校体育教育是形成“终身体育”的最后教育环节,如果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没有能够消除,那么很难使大学生为融入社会,即出现大学生社会化障碍。最后,阻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形成根源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形成的根源具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根源;二是外在根源。

1.内在根源

(1)运动损伤——心理创伤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形成的内在根源主要是指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等因素。一般认为,大学生生理因素直接影响心理因素,导致运动心理障碍的形成。大学生生理因素主要是运动损伤、经期、情感情绪等。因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身体活动与大脑思维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造成体育运动负荷过量,给学生造成逆反心理,阻碍体育运动的进行;女生的经期不适,给女生生理带来重大影响,体育运动不当,同样会造成某些损害,所以女生在经期对体育运动会产生某种恐惧。更为重要因素是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能状况,而且会产生相应的紧张和恐惧情绪,这种损伤造成的心理阻碍尤为严重,可能会造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不在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所以,运动损伤与生理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看来“意外”损伤的背后,总是深藏着某种不良的心理因素。

(2)“自尊——自卑”的矛盾

“自尊”与“自卑”之间矛盾是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重要根源。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群体主要集中在内向型性格人群。这部分人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期望在运动中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同时希望自己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得到胜利,或者说取的好的成绩。但是,他们由于性格内向,又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害怕在体育运动遭到他人的奚落,害怕在体育比赛过程中失败等等。如果自尊心比自卑感强,大学生运动过程中比较计较他人的态度和言辞,万一运动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利于他的言辞,就可能导致他退出体育运动。如果自卑感强,索性就不去参加体育运动,那么就丧失体育运动带来的愉快心理。因此,这些都可能带来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问题。

(3)“上进心强——意志薄弱”的矛盾

大学生被誉为是“天之骄子”,这是一种社会的标签。实际上,能够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就学生本身而言,就是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大学生在学业上具有较强的上进心,他的这种上进心辐射到各个方面,如果再是完美主义者,在体育运动方面,也会追求完美。但是,现代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性格意志上具有相对的薄弱性,也就是不具备坚强的意志、持久的耐力,意志较为脆弱,遇到事情容易退缩。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如果遇到高难度的体育运动,产生胆怯心理,或者放弃,或者转向别的事情。或者根本不喜欢运动。

2.外在根源

(1)教育者的影响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形成,重要根源在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首先,体育教师对于体育运动要求过于严格,甚至苛刻,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一些体育教师教学为了达到教学大纲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一致,没有根据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甚至要求超过某些大学生运动负荷量,导致这些学生因为难以承受,从而引起某种对体育运动的抵触情绪。其次,部分体育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过程中,与体育老师之间存在互动过程,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运动心理,如果体育教师对体育项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说了一些过重的话,或者批评、奚落,不尊重学生,那么就是挫伤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2)体育环境影响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有可能是在大学期间形成,也可能从初高中阶段就已经存在,受到体育环境影响。一是中小学体育与大学体育的脱节。一些中小学盲目追求高升学率,只重视文化课程教学,压缩体育教学课时;学生也在考试指挥棒下,放弃体育运动,使得学生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差,一旦进入高校学习,就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学领导和老师为了避免体育事故的发生取消了很多具有危险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单双杠、跳高),学生进入大学后,如果参加此类体育运动项目,产生畏惧心理,影响这类体育运动的开展。二是基础体育影响。一些地区体育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人才,体育意识淡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不能系统地接受体育意识培养、体育知识教授和技能锻炼实施,使得这一部分学生体育运动意识薄弱、体育知识匮乏、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差,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畏难心理。

三、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超越路径

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大学生体质,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形成,还可以磨练意志,促进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因此,超越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便具有战略意义。

1.“负性”体育意识心理干预——“正性”体育意识引导

体育意识可以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人们对于有关体育的态度、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体育所包涵内容的全部精神现象的反映。1体育意识具有复杂性。换句说,体育意识决定学生是否参与或者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体育实践的主导因素。因此,它是带有价值取向的。根据体育意识价值分类,体育意识可分为正性体育意识和负性体育意识。正性体育意识是对体育实践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负性体育意识对体育实践具有消极作用。正性的体育意识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地运用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去参与各项体育实践,以达到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和愉悦身心的目的。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某种程度上形成负性的体育意识,具体而言,就是对体育运动的抵触、焦虑、恐惧,甚至敌意。面对大学生负性体育意识,要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同时要进行积极的正性的体育意识的引导,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是提供运动心理咨询。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积极的心理干预。一方面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运动心理障碍,可以主动地提供运动心理咨询,以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如果学生遇到运动心理障碍,可以积极主动地到学校运动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以解决自己的运动心理问题。学生运动心理咨询主要是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消除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错误认识,以解决学生对运动所产生的障碍。二是树立“终身体育”理念。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从人出生到死亡之前都要参加体育运动,即将参加体育运动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终身体育的理念肇事于20世纪90年代,它基于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基本国情而提出,是“正性的体育意识”,并且通过“体育意识”已经向“体育意志”过渡,成为了“体育实践”。高校体育运动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高级的阶段,以“健康体育、幸福一生”的为体育理念和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遵循从“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体育意志——体育实践”的过渡。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根据不同性别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不同的体育运动中。如女生,可以根据生理的特点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如舞蹈类、健身类;对运动创伤有障碍的学生,可以参加运动创伤小的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2.“以人为本”体育教学机制

“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超越运动心理障碍的重要路径之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从哲学上阐释,“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也就是说,“以人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强调人的中心地位,重视人的价值。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实际上就是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并且重视两者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做到健康运动,愉快运动。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根源之一是来源于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高校体育教育应当“以大学生为本”,因此围绕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大学生展开,无论是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方案、教学课堂设计等。就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法而言,以“大学生为本”应该针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主体性的体育教学,不搞一刀切;同时,学校应该提供足够的体育运动项目和场地,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体育运动方式,自主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其次,高校体育要“以教师为本”,高教体育教育“以教师为本”,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体育运动起主要引导作用,高校老师面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恪守师德,给予大学生心理舒适感。因此,高校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义。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和体育实践来渗透各种体育运动理念,并且通过特定的成绩评定方式来促进大学生对该项体育运动的掌握水平,因此,教师在运动评价过程中应当注意大学生应当平等地公正地对待,做到正义。二是包容。大学生由于各自的生理、身体素质不同,对同一项体育运动的接受水平不同,如果体育教师搞一刀切,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利于正向的体育运动心理的形成,所以需要包容不同学生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三是尊重。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可能对某些体育运动具有偏见,甚至具有抵触情绪,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不进行体育运动,没有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尊重他们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促进他们健康地进行体育运动的心理。四是理解。大学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运动心理障碍,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对大学生这种心理障碍表示理解,而不能去取笑或者批评他们。体育教师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大学生心理尽心疏导,培养他们体育运动兴趣,形成终身运动的理念。

3.体育教育的外部环境的改善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受到体育教育的大的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改善大的体育教育的外部环境,给大学生运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第一,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能够提供有效的运动场地让学生进行运动,形成学生热爱运动、喜欢运动的健康心理,而不是对任何体育运动存有芥。

第二,改善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形成通过健康体育运动心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管理者和教学者应当改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应当从体育运动的“悦体效应”原理,让经常参加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比较弱的,节奏感比较好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学生积存于内心的激烈情绪在体能的不断消耗中得到缓解,降低自卑、逃避、焦虑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如果学生的个性张扬,又具有一定的实力,那么选择开放式的体育活动项目,并能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突出,就会带来身心上的愉悦,逐渐提升幸福感。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同时也把健康的运动心理带到大学。

第三,家庭和社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体育运动,通过家庭、社会的体育意识观念,促进学生“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理念的形成。体育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和社会的体育意识观念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家庭和社会对于存在危险的竞争的体育运动有成见,家长反对参与如单杠、双杠等具有危险的体育运动,以致于学校体育教育取消这些体育运动,这些问题都是不利于体育教学和良好的体育运动心理形成的。家庭、学校、社会等主体应当倡导积极体育运动,形成健康的运动心理,高学生的体育适应能力,增进团队精神,形成良好品格,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注释:

1.徐泽成.尚成.从哲学视角诠释体育意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

2.赵克锋等.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12).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体育运动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空心病
低到尘埃里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