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教者 必善问

2014-09-15 09:32杨海英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历史内容老师

杨海英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我们历史老师应如何来设计有效的历史提问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感受。1、在设问时,提问要紧扣重点、难点;2、提问要有一定启发性;3、提问要与学情一致;4、提问可以借助的途径;5、提问要注意方式。

关键词:提问;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16-03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脱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问者反此。”提问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让历史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那么,我们历史老师应如何来设计有效的历史提问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在设问时,提问要紧扣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是历史教学的关键点,教师如能抓住这些关键点来设计问题,就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众所周知,课堂提问的出发点是为了进一步分解、简化、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接受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在设计问题上我们必须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还有就是依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历史课堂的提问时,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需要教师吃透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进而设计出一些能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和核心知识,围绕核心知识展开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在设问时,提问要有一定启发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强调了学生学与思结合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习与思考能有机结合。启发学生思维要求老师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如七年级(下)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在讲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中的“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时,可在其中提出这样的假设,假如你是当时的他们你的产品供不应求,面对这么好的前景,你会怎么做?经过思考讨论学生们的回答异彩纷呈:有的说雇人来替自己织,有人说买更多的织机,有人说扩大再生产……学生的观点也许不很全面,有的甚至也有偏差,但这种提问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更易展开后面的内容,顺理成章的引出了机户,机工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有效提问和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在设问时,提问要与学情一致

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将理论性强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初中学生由于知识面和心理特点的限制,对历史课本中有些理论性的知识还不易接受,因此课堂提问时不能太深奥,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中,在讲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时,我问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召开的?我给的答案是1、邓小平上台,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初二学生而言他们不可能归纳如此简洁,他们一般都会回答课本中的第一段“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我要求学生归纳以上两点进行,这其实没有必要,学生答得没有错误。如果我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一局面,我就能顺着学生回答的进行提问“什么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对吗?针对这种思想状况中国人做了些什么?其作用是什么?”这样就不会就出现课堂的寂静。因此依据重点、难点设问时,提问要与学情一致。

在围绕重点难点设计提问时,我们设计的问题应层层深入,面向全体学生,老师要能预设到这个问题一旦提出一定有学生能答出老师想要的结果。否则则会造成课堂的鸦雀无声。我们老师不妨按“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把教学提问分为由低到高六个水平,即“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和评价水平”的提问。以此来设计使提问层层深入由易到难,从而做到有效提问。

四、在设问时,提问可以借助的途径

1、通过材料设计提问

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请学生结合课本在阅读材料完成相关内容

材料如下:

1978年以前,中央人民政府主要是立足于武装统一争取和平解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人民政府逐步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确定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尽快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同日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1979年前后大陆对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

(3)请你展望两岸关系的发展。通过材料来提问,可以留更多的空间给学生来思考,并且对老师而言题一般都是设计好的,负担就要轻,更易教师掌控。

2、通过视频影像进行提问

视频影像在授课中最易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兴趣对于授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后根据此内容再提问就水到渠成了。如在八年级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中,在讲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作用时,我让学生看了一段视频由于视频中(下接第317页)

(上接第316页)论述了这一观点,所以学生很容易答出并掌握。通过视频影像在课中提问,不仅能调节上课的气氛,使课堂参与的学生更多,而且在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图和声音资料在其中寻找答案的能力。

3、通过图片展开提问

图片在历史课本中常用不妨我们老师以此来进行提问,如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在讲到袁隆平时。我先是打出图片然后问这个人是谁?他是干了什么的?他的贡献是什么?这样的插入巧妙地完成了一个内容到一个内容的过渡而且还顺畅的进行了下面的内容,并且引导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4、通过表格展开提问

历史课要讲许多的事件、战争、人物、作品等不妨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列一个表格,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己把相关的内容填出来。如八年级上第18课《战略大决战》,关于三大战役可列一下表格:

战役名称 起止时间 指挥员 参与部队 战争结果

这种提问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培养了学生查找和阅读的能力。

五、在设问时,提问要注意方式

1、要面向全体,先问后提。既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不能先提名后提问。也不能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或只向少数学生提问,那样常使被点名者如临大敌,全力应答;其他学生则因与己无关而袖手旁观达不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的效果。

2、对提问进行确认。教师在向学生提问题后要确认学生完全听懂了问题。在学生没有听到题目或没有听清楚题意时,教师必须再重复一次让学生听清楚有时还要重述或修正,以免学生因为对问题的误解而产生错误解答。

3、提问的节奏和谐数量适当。在教学中提问的数量不宜太多不能一个问题从头问到尾。这样不仅使学生厌学,而整堂课也显得枯燥无味。

4、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课堂提问方式可以使口头提问,也可以是书面提问,可以有全班集体议论后回答,也可以分组甚至是一个人单独完成,或问是非或进行选择,可以根据所讲内容从正面提出问题,也可以从反面提问。

总之,“善教者,必善问”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设疑——释疑——再设疑——再释疑的过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提问实效性,又能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气氛,它不仅能起到传授知识、巩固知识、(下接第367页)

(上接第317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揭示教材的内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升华,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更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做到“善教者,必善问”对我们教师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自己的史学功底和史学素养,我们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李冲峰.教学技能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

[2] 赵敏霞.对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现代教育论丛,2003(3).

[3] 张爱军.课堂提问技能初探.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4).

[4]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兰 辉.例说如何把握历史课堂提问的“度”——从提问策略看教学的有效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西安),2009(4):48-49.

猜你喜欢
历史内容老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历史
主要内容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