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生产转变方式保障供应
为发展牛羊肉生产,增加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今年以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以落实《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抓手,以推动出台扶持政策为突破口,加快转变牛羊肉生产方式,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推动出台生产发展扶持政策。今年以来,中央财政新增牛羊肉生产发展资金14亿元,主要用于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发展南方草地畜牧业、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基础母牛饲养积极性,带动广大养殖场(户)发展牛羊肉生产。利用中央财政扶持畜牧标准化生产资金,支持河北、河南、山东和四川4省开展牛羊肉生产贷款担保、贴息试点,探索解决肉牛、肉羊生产发展贷款难题。新疆、甘肃等地也相继出台了扶持牛羊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区域牛羊肉生产供应问题。
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发展牛羊肉生产的主攻方向。在2010年以来共创建526个肉牛、肉羊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基础上,今年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计划再创建一批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场,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国家肉牛、牦牛和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力量,举办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主推技术培训班,推广标准化生产适用技术,加快牛羊肉生产方式转变。
强化肉牛、肉羊品种改良。良种是生产发展的基础。农业部以实施《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为抓手,组织遴选肉牛核心育种场,推进生产性能测定等育种工作,提高肉牛自主育种能力。落实中央财政肉牛、肉羊良种补贴资金2.8亿元,加快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市场供给。组织实施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和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改善牛羊原良种场和资源场设施条件,增强良种供应能力。
在中央政策措施推动和市场行情的拉动下,今年以来全国牛羊生产保持稳定发展,肉牛存栏降势趋缓,肉羊存栏增加,市场价格上涨趋缓。
秋季复合肥市场存四个利好因素
随着小麦备肥启动,复合肥企业开工率有所上升,特别是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小麦种植区,复合肥企业整体开工率上升至五成左右。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秋季肥价格仍未出台,基本维持前期出厂报价,全国45%(15∶15∶15)氯基复合肥出厂报价大多为1750~1900元/吨,45%(15∶15∶15)硫基复合肥出厂报价大多为2150~2350元/吨。
综合来看,今年秋季复合肥市场存在四个利好因素:一是今年化肥价格低,与去年相比,价格普遍降幅在300元/吨以上,是近几年最低的一年,降低了农民种植成本,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用肥积极性。二是冬小麦占秋季肥的大头,今年小麦价格上涨,这对秋季肥是个利好消息。三是库存量不大。由于自去年以来,化肥价格持续下跌,经销商普遍不敢库存化肥,导致社会库存空虚,这就为今后行情启动奠定基础。四是原材料价格支撑。近期国际硫磺价格稳中有涨,磷铵出口较好,推动磷酸一铵的小幅上涨。现国内55%粉状一铵出厂报价在1800~1950元/吨,55%颗粒出厂报价1900~2050元/吨,58%粉状一铵在1950~2050元/吨上下;较前期价格低点上涨50~100元/吨左右。磷酸一铵价格上涨,对小麦高磷复合肥价格形成支撑。
赣南脐橙有望获欧盟市场“金名片”
近日,从江西省赣州市质监局获悉,赣南脐橙入围商务部、质检总局中国与欧盟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地理标志产品清单。据悉,此次系中国与欧盟在2010年成功开展第一批“10+10”地理标志产品互相认可的基础上启动的第二批试点项目,全国仅12个地理标志产品入围。
据悉,平谷大桃、龙井茶、琯溪蜜柚、陕西苹果、龙口粉丝等10种中国农产品在欧盟成功注册地理标志保护,成为第一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这些产品在欧盟市场上享受法律保护,如出现假冒和侵权,欧盟会依照地理标志专门法追究其侵权责任。一旦赣南脐橙成功入选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将可以更好地在欧盟27个成员国得到推广,运用欧盟法律维护赣南脐橙品牌,以提高销量。同时,也为赣南脐橙打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获得国外消费者的认可提供了捷径。
宁夏育成两个枸杞新优系品种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获悉,由该院和相关部门研制的两个枸杞新优系新品种获得成功,为宁夏发展枸杞产业提供新的品系。
枸杞新优系0901,是自治区农林科学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出的又一枸杞新品系。该品系果实颗粒大,鲜果椭圆形,色泽鲜红发亮,含糖量高,可鲜果食用,鲜果平均单果重1.24~1.46克,比“宁杞1号”增加1倍以上,比“宁杞7号”增加60%以上,干果特级率达90%以上。该品系长势旺,第三年可进入盛果期,亩产干果300千克以上,售价比“宁杞1号”每千克高10~15元。该品系果粒大、针刺少、易采摘,可节省大量采摘人工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枸杞新优系0909,是自治区农林科学院、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宁夏百瑞源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通过人工杂交培育的枸杞新品系。该品系果粒大,夏果平均单果重1.06克,干果混等50克粒数少于252粒;果粒硬、耐储运、口感脆硬,适宜于制干和鲜食;商品等级率高,售价可提高30%以上。
青岛培育出高产耐盐碱花生品种
目前,山东省青岛市培育的大花生新品种“花育36号”在盐碱地试种成功,亩产达到400千克以上,开创了盐碱地花生种植产量新记录。
“花育36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采用杂交方式系谱选育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逆大花生新品种,在潍坊和东营等市的盐碱地进行试种,表现出优良的耐盐碱能力,一方面改变了盐碱地不适宜种植花生的传统观点,另一方面有助于盐碱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该品种的培育,为在盐碱条件下开展花生大面积种植提供了可靠保证,为进一步拓展花生种植产业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提高国产油脂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endprint
云南育出功能稻米有助于防治糖尿病
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省科技计划“预防糖尿病高抗性淀粉稻米新产品开发”项目,针对“功能食品防治人类糖尿病”等国际难题,形成了一套功能米育种、栽培、功能食品研制和产业化及防治糖尿病的技术体系,为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项目组历经多年科技攻关,从培育的57份功能稻材料中筛选出9份抗性淀粉含量为12.2%~30.2%的品系。经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检测,这9份功能稻米为国际上抗性淀粉含量最高的功能米,其中“功米3号”为国际干米饭回生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和国内首个获植物新品种权的高抗性淀粉功能米品种。该成果对理解稻种起源演化和解决人类糖尿病暴发意义重大,对功能稻米分子育种及其产业化,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国际地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我国科学家培育出抗旱转基因小麦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开展的抗旱节水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研究日前取得最新成果。该项目培育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具有较大的生产应用潜力。
干旱缺水是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在河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尤为突出。同时,现有高产品种对肥水要求较高,生产上急需在减少灌溉条件下高产稳产的品种。
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自主克隆的抗旱关键基因转入到我国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济麦19、济麦22、石4185、邯6172等受体品种中,通过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多年多点田间鉴定,获得了16个抗旱节水性显著超受体亲本、超区试对照品种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
甘肃农大研发成功用玉米秆替代地膜新技术
日前从甘肃农业大学获悉,运用该校农学院教授柴守玺主持研发的玉米整秆覆盖技术,小麦亩产达到361.3千克,比无覆盖露地栽培增产97.5千克,增产率达37%。这项技术还有助于减少地膜使用,减少“白色污染”,降低成本,促进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近日,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以及甘肃省农技推广部门专家等联合对该校“旱地秸秆带状覆盖冬小麦栽培技术”进行现场实产验收。专家组表示,该技术通过去年大旱和今年丰雨季节的检验,两年实产验收产量均超过露地栽培30%以上,增产效果稳定。
专家组认为,与目前主推的旱地小麦地膜栽培技术产量相比,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的产量两年平均相差仅为4.3%,有望成为能替代地膜覆盖栽培的新技术。
中央拨付近10亿元支持河南农田水利建设
近日,财政部拨付河南省农田水利建设资金9.98亿元,其中,用于实施抗旱规划引调提水工程资金2.59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4.98亿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后期管护资金2.41亿元。
自2013年起,财政部、水利部将统筹的各地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按各省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绩效考评情况等因素测算切块下达。今年河南省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总额比上年增加5.7亿元,增长了1.4倍。河南省将统筹考虑各地抗旱工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及后期管护等实际需求,按照“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快组织开展竞争立项和项目建设工作。
(以上信息摘自《农民日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