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4-09-15 11:31张惠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3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学数学

张惠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数学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77-01

教育是知識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具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忍俊不禁的安全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限制,让他们拥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判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意识源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激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把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由口传心教转化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缺少的。

三、鼓励学生动手脑,大胆尝试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为学生安排创新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尝试创新的自由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先用绞笔刀将铅笔绞成一个圆锥,然后提问:“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个圆锥和刚才的一截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们有的说:“这个圆锥是刚才圆柱的一部分”;有的说:“这个圆锥和刚才的圆柱底面相等”;有的说:“它们的高一样”;有的说:“圆锥比圆柱小”……我认为同学们的设想都是合理的,接着又问学生:“那么,圆锥的体积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空圆柱、圆锥、水,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动手合作操作讨论。”结果在操作过程中探索出了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1/3的结论。接着我又问:“谁能说出具体理由来?”有的小组代表说:“我将装满圆锥的水往圆柱里倒,结果三次将空圆柱倒满,因此,我们小组得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有的小组代表说:“我是将装满圆柱的水往空圆锥里倒,结果三次才能倒完,因此,我得出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的三倍,反过来说,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这一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操作、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创设良好情境,启迪学生设想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新知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比较、设想和验证。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我是这样建立“圆心”的概念的。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纸片,引导学生思考:“不用任何工具,怎样才能找到圆的中心点呢?”当学生发现,圆在多次对折后,折痕都相交于圆中的一点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设想:“谁给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学生有的说:“圆中”,有的说:“圆心”,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圆心”比较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圆心”的命名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分析和比较基础上的,学生的设想不论对错都体现着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

五、注重发挥联想,鼓励学生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功能,找准联想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联想,利用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将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4+4+4+4+4;(2)6+6+6+6;(3)4+8+16+20;(4)6+12+18+24。结果,大部分学生顺利的将(1)和(2)改写成相应的乘法算式(1)4×5;(2)6×4。这时,我鼓励学生想一想(3)和(4)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这时学生积极动脑,想象出将(3)改写成4×12,将(4)改写6×10,同学们善于联系,将题目进行改组,表现出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培养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的进入学习氛围。其次,要潜心挖掘教材中的乐学因素和内蕴,采用幻灯片等直观手段为教学添趣。第三,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反复锤炼,尽量采用精练、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组织上采用灵活多样、学生喜爱的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巧妙新颖的方法,使学生感觉旧中有新,新中有趣,以趣促学。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数学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培养。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