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抑郁心理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2014-09-15 22:35张佳
学理论·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张佳

摘 要:通过对两例大学生抑郁案例的分析,提出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高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构建从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到班级心理卫生委员的逐级工作机制、全面提升高校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与工作方式,将可能由心理异常导致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75-02

一、案例背景

张某,男,山东理工大学某院学生,该生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高中时因为家庭原因曾服用安眠药自杀,后经抢救脱离危险。在与该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不善言谈,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热闹的环境,对自己的抑郁情况有清醒的认识。一直在想办法自我调节,包括强迫自己参加班级活动,竞选学生会,从而增加自己和外界交流的机会。自大二进入学生会,因为工作忙碌注意力转移,抑郁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大三下学期退出学生会后,学院活动与班级活动减少,周围同学忙于考研和就业早出晚归,该生逐渐又进入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经多次与该生交流未果后,该生执意休学。

赵某,男,山东理工大学某院学生。该生12年入学后,在短短三个月内曾试图自杀二次。得知这一事件后,学院立即找赵某谈话,谈话中发现赵某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母亲对他期望值很高,希望他能出人头地,从小他就感觉压力很大,在高中时就有过自杀的念头,但考虑到家里父母年迈,弟弟尚未成年,于是作罢。高考失利,本应考入名校的他进入了我校,使他压力剧增,因此想到了自杀解脱。学院与赵某母亲沟通后,辅导员每周带赵某去我校心理健康中心做心理辅导二次,并定期找赵某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学习及生活情况,安排同宿舍班长带领赵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避免他一人单独行动。同时,赵某父母经常打电话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赵某在心理辅导一年后,抑郁状况有明显好转。目前距离其大一有自杀倾向已过去两年,该生再没有出现类似事件,精神状态良好,学习刻苦,有望今年拿到奖学金。

二、案例分析

1.出现问题时缺乏心理辅导和治疗是导致张某休学的主因。高中时张某曾经抑郁,选择自杀。但父母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带领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和相关治疗。大一至大三忙碌的大学生活,使他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是当大三下学期退出学生会,失去了忙碌的机会,而周围同学忙于考研就业早出晚归,更减少了他和同学交流的时间,于是他退回到内心深处密闭的空间,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极力的逃避老师、同学,抑郁状况逐渐加深,与此同时家长缺乏和辅导员的交流,甚至于该生因为抑郁在高中阶段自杀的事件,家长也并未告知辅导员。如果家长能在出现自杀事件后有高度的重视,及时对该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进入大学后及时向学院反映该生的情况,在学校继续进行心理辅导,那么在家长与学校的共同配合下,该生的情况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糟糕。

2.家庭经济困难,母亲望子成龙,致使压力过大,是导致赵某试图自杀的主因。该生学习勤奋、生活朴素、性格温和,但沉重的家庭负担却使该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该生来自农村,有一个弟弟,他的父亲在家几乎不干农活,整日里只是和村里的人打牌赌博,经常彻夜不归。母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和兄弟二人的学费,早出晚归在庄稼地里辛苦的劳作。对于他这样一个家庭,母亲把他看成了家里唯一的依靠,期盼他考上大学光耀门楣。在他心目中考上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份收入高的工作,这是摆脱家里现状的唯一途径,也是他的最高目标。从小在这样一种环境中长大,里面有母亲的殷切期望,有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有母亲因为劳累而与年龄不相符的衰老,也有未成年的弟弟,使得赵某幼小的肩膀过早的承担了家里本应由成年男子担负起的责任,但他承担起的责任与他的年龄并不匹配,因此当遇到一些问题他无法解决时,他想到了自杀来解脱自己。幸运的是,学院及时发现了这一事件,并积极与家长沟通,利用心理辅导、辅导员引导、学生帮扶等多种方式对该生介入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及时将该生从抑郁状态中挽救出来。

三、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必修课,全面普及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学会情绪控制,当情绪低落或亢奋时,学会利用简单有效的减压方式平稳渡过这一时期。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心理疾病,不排斥并能主动寻求帮助,利用高校内的资源,如心理咨询师、音乐理疗室、沙盘游戏等及时介入治疗。通过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对各班级推荐的心理卫生委员进行系统培训,组织开展心理杯辩论赛,班级、宿舍团体辅导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人员,应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波动情况,尤其是对那些沉默寡言、与外界交流过少或思想激进、自尊极强的同学,更应及早防止出现心理异常。通过开展谈心、征文比赛、各类体育竞技类活动,转移抑郁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平台。通过心理测评、团体辅导等多种方式,及早发现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员,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对这些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2.重视高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目前,高校心理咨询人员除了与心理学专业有关的专业教师外,还包含广大辅导员和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高校工作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专业理论基础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掌握不全,对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原因研究不深,提供的心理辅导方法不系统、不科学。《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积极开展對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高校应鼓励心理健康中心的专职教师继续深造提高专业水平,针对各学院非心理学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开展理论培训,面向全校辅导员开展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案例的讨论与交流,对各班级学生担任的心理卫生委员进行初级知识培训与团体心理辅导,从各个层面做好高校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工作。

3.构建从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到班级心理卫生委员的逐级工作机制。高校心理健康中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门,承担了高校全体学生的专业心理咨询与发展辅导工作,因此必须由具有相关专业与理论素养的专职教师担任,同时也可吸纳部分马克思学院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有心理辅导经历和经验的教师加入,作为补充力量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对入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初步摸排工作,通过组织新生填写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分值不在正常范围内的学生,分学院进行汇总,并以信函等保密方式反馈给相关学院。同时,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工作,包括心理咨询,安排专职教师分时间段值班,学生可以在工作时间内随时前来咨询或进行预约面谈。心理咨询教师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给出意见与建议,对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后续介入治疗与持续辅导,对于有心理压力不愿正面咨询的学生,可以进行网络咨询,在线与专职教师沟通获取帮助。开展包括个性、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各种类型的心理测评,学生可以单独测评或以班级为单位预约,从而对自己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学生骨干培训等团体辅导和情绪宣泄、音乐放松等情绪减压活动,组织各学院申报承办5.25心理健康节活动,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由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在各学院中选拔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担任学院心理辅导员,每学期对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和沙龙交流。心理辅导员对心理健康中心反馈的有异常情况的新生,进行单独约谈,了解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判断学生是因为近期心理状况导致的特殊情况,还是确实某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与减压,对于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与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心理健康中心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各年级辅导员要随时掌握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班级中选拔心理素质好、责任心强、威信高的学生担任班级心理卫生委员。心理卫生委员负责联系心理健康中心组织班级或宿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课后交流或宿舍聊天等多种方式,了解班级成员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发现心理有异常波动的学生,及时反馈给代班辅导员。辅导员在第一时间约谈学生,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从学习与生活上帮助学生,对于无法解决的心理异常学生上报给学院心理辅导员,由学院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如仍无法解决则上报心理健康中心,继续后续工作。通过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辅导员、辅导员、心理卫生委员,构建了较为完整与具有时效性的逐级工作机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实处。

4.全面提升高校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与工作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的事情,更应当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者,更是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与生活上的关怀者,应当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作用,利用课堂教学与课后交流与学生形成良师益友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引导学生渡过生理与心理低潮期,培养学生开朗、活泼、坚强、勤奋、善于人际交往、乐于参与公众活动的品质。高校中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应当提升服务质量,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构建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营造文明、民主的交流环境,这本身也为学生树立了今后工作与生活中的榜样,同时也起到了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珍爱生活,认真对待每一天的积极作用。教师与其他工作人员如果发现心理有异常和思想有波动的学生,在安撫引导的同时,应当第一时间与辅导员取得联系,由辅导员联系学生及家长了解情况,必要时及时与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交流,介入心理咨询与辅导。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将可能由心理异常导致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