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

2014-09-15 05:35吴艳军樊文华杨静文武智晖
关键词:五台山科普旅游

吴艳军,樊文华,杨静文,武智晖

(山西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

吴艳军,樊文华,杨静文,武智晖

(山西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是自然界经过25亿年以上的地质地壳演化而来,其地质具有古老性、复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但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疲软, 与其地质遗迹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极不匹配。运用SWOT 态势分析法, 对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系统分析, 提出了加快现代化、数字化地质博物馆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地质科普旅游效应、提高地质公园的宣传等,以期为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深度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SWOT分析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明确指出,世界遗产不仅属于个别国家,而且是整个人类共用的文化及自然财富。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自然产物,它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历史建筑的破坏,许多世界文明遗产和优美自然奇观面临着消失的威胁,迫使人们对文物和环境危机意识逐渐增强,各种形式的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等应运而生。世界地质公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出,2000年之后开始推行,目标是选出超过5百个值得保存的地质景观加强保护。迄今全球已选出88家世界地质公园。并确定中国为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之一。[1~3]至2010年,中国已有24处地质公园进入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2001年3月至2009年8月, 我国先后批建了五批、八大类[4]国家地质公园,共182处。五台山是我国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是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和地质景观于一身的旅游胜地。2010年8月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园,其地质的古老性、复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为古今中外地质学者所推崇,特别是前寒武纪更突出。公园主要包括包括两乡一镇(台怀镇和金刚库乡、灵境乡),现分为两大园区7个景区:五台园区面积466平方公里,包括北台景区、东台景区、台怀景区、中西台景区、南台景区和金岗库景区6个景区。灵境园区包括灵境景区,景区面积49平方公里。

同时五台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其佛教信仰浓厚,佛教文化悠长,受到世界各地旅游者的青睐。但是众多的旅游者中只有少部分地质爱好者、科研工作人员及大朝台游客参观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造成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利用欠佳,这与其地质遗迹极高的科学价值不匹配,极高的地质科普价值没有得以发挥。而国土资源部每三年对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一次评估,对不达标的暂停或取消其资格。[5]因此,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深度开发, 不论是对公园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五台山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第二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其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因此相对于佛教文化遗产、遗迹而言, 地质公园的客源市场规模小,影响力较小,但是地质公园具有潜在世界地质公园的价值及其极高的科普价值,对个人地质知识的增长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运用SWOT 分析法, 全面分析了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现状, 以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区域概况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与繁峙县境内,属山西省忻州市辖区范围,北纬38°40′-39°10′,东经113°00′-113°50′。五台山是中国经典的地层分布区,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升迁陆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25亿年五台山前的太古代。到震旦纪时期,又经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雄浑壮伟的山地。第四纪时期,冰川覆盖了五台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冰缘地貌。五台山地层完整丰富,特别是前寒武系地层典型齐全、岩性丰富典型、露头连续、界线清楚、构造特殊和矿产丰富,是全国地质科考的重点地区。尤其是以本区发育变质地层而命名的“五台群”、“滹沱群”为地质学界所公认,并被载入中国地质史册和教科书。[6]如果从1871年德国人李希霍芬用近代地质学的方法做路线地质考察起算,这里的地质工作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二、五台山风景区SWOT分析

SWOT分析法(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 Analysis),是从区域角度,从整体高度,正确认识与评价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分析手段。S指地质公园的优势(Strengths),W指地质公园的劣势(Weaknesses),O指在地质公园中可能遇到的机会(Opportunities),T指在地质公园中可能遇到的威胁(Threats)。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SWOT分析即是对地质公园的优势和劣势(内部因素)与机会和威胁(外部客观因素)相互匹配,综合分析得出一系列相应的决策性结论。[7~12]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显著

五台山地质公园核心区处于晋、冀、京、蒙省市交界处,距离山西省会太原市230公里,距离忻州市150公里,通往景区内的铁路主要有京原、同蒲、神河干线,公路为108、208国道及大运高速、忻阜高速公路,随着五台山风景区飞机场即将竣工,飞机场的建成将极大的带动五台山与外界的交流,特别是与国际的交流与沟通,方便国内外旅客的观光览胜。

2、处于旅游热线地带

对山西旅游来讲,山西历来就有东亚地区“地上博物馆”的说法,特别是遗产旅游方面优势明显。山西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六处国家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遗产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组成了几大旅游热线,五台山位于几大旅游热线的核心位置,故而形成了围绕五台山风景区的几大精品旅游线路。

3、旅游资源丰富

五台山地质遗迹悠久,前寒武纪地质典型突出,拥有高亢夷平的古夷平面,十分发育的第四纪冰川冰缘地貌,地层齐全,是研究地球早期板块构造理念的重要窗口,在地质界被称为“活标本”,誉为“地球早期历史的博物馆”。此外,五台山之所以能够名扬天下,除了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景观外,更重要的就是其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它是惟一兼有大乘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圣地,其盛大的佛事活动、集历史文化和艺术之大成的佛教建筑、独特的佛教音乐和美丽的神话传说,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佛学价值、科学价值,是一座“科学文化博物馆”。[13]

(二)劣势分析

1、五台山开发不均衡,地质公园利用欠佳

五台山汇聚了众多高品质的生态和人文资源,2009年申遗成功后,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加,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但由于过于偏重佛教文化和佛教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忽视了地质公园和地域传统文化等其他资源,造成了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均衡;特别是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目前该区域的游客多是科研考察者、野外实习学生、业余爱好者及大朝台的宗教游客等,旅游接待量少。这主要是由于五台山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地的影响力远远的超过了国家地质公园,五台山的绝大部分游客都去参观拜访佛教文化遗产,同时地质地壳科普知识宣传不到位,使得游客对此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等众多原因,导致地质公园的游客接待量极少。

2、地质科普价值利用欠佳

五台山地质公园是自然界经过25亿年以上的地质地壳演化而来的,其地质具有古老性、复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特别是前寒武纪更突出。五台山国家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是研究地球早期板块构造理念的重要窗口,誉为“地球早期历史的博物馆”。虽然五台山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地质地壳价值,但是地质遗迹的研究理解具有专业性强烈的特点,对于大众游客而言,这很难引起游客内心强的旅游欲望,导致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年接待量较低,这与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极高的科学地质遗迹价值极不匹配。同时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是进行地质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提高五台山游客的地质科普、地球地质演变历史等知识,进一步增加游客和景区居民对地质公园的认识及地质遗迹保护意识。这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地质科普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地质公园的旅游品位,增强了旅游市场,形成科普旅游效应。

3、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五台山逐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五台山管理局职责范围不断扩大,负责五台山整体保护与开发工作,为五台山的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但由于体制问题,五台山多头管理问题依然突出,如水资源属水利部门管理、森林和动物资源属林业部门管理、社区事务属乡政府管理等。同时公园缺乏具有地学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的地学导游。地质的展现形式、地质博物馆的数字化、现代化建设亟须提高。

(三)机遇分析

1、国家政策的支持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山西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既没有赶上东部的改革开发、也没有沾上西部大开发的优势。中部崛起计划,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中部的经济建设,而山西的经济建设重点就是经济发展的转型问题,改变资源型的形象。侧重绿色发展,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山西“晋善晋美”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力,五台山风景区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五台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草甸自然保护区,被山西省作为重点,发展旅游业,提升本省的旅游业。2011年山西省投巨资将把五台山建设成为“风光五台山、人文五台山、休闲五台山、国际五台山”,五台山建设成全省旅游产业的“示范基地”、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北方最负盛名的“清凉圣境”和国际最具影响力的“东方佛都”。[14]良好的经济政策为五台山地质公园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地质科普的旅游潜能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生活的提高,大众游客不单单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大地震、禽流感爆发、气候季节反常等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游客对获得环境科普知识的需求变得更为明显。五台山是良好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观科普宣传点,优越的区域优势、方便的交通条件、历史悠久的佛教古建筑群、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气候清凉的避暑胜地、拥有25亿年以上历史,具有典型性、古老性、代表性的地质遗迹等等,都为开展地质科普旅游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与资源。因此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旅游潜能和市场。

(四)威胁分析

1、国内同质自然风景区的激烈竞争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虽然拥有丰富的地质年代孕育,但是地质科普知识的不广泛和深度普及,使得大家没有去这儿旅游的渴望。相比国内同质资源,九寨沟拥有童话世界之誉,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众多景色优美的湖泊;拥有“羊城第一秀”之称的白云山,地质地貌景观奇特,山间白云环绕,空气清新,一些山涧水、泉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离五台山比较近的华山,华山独有的地质地貌,早就了华山之陡,成为了众多旅游者蜂涌而至的理想去处。另外,还有五岳之首的泰山,同为佛教名山的普陀山、峨眉山等等国内5A级自然风景旅游景区都是国内游客的理想旅游之地。在现代交通业的快速发展前提下,距离已经不能构成旅游者除外游憩的约束。因此国内外同质自然风景区或地质公园与五台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竞争威胁。

2、吸取同行的教训、注重地址遗迹遗产保护

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五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世界文化景观”,同时本届大会决定将德国历史名城德累斯顿的易北河谷,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这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在景区中心修建了一座四车道大桥“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原有风貌”,最终被除名。易北河谷也成为自《世界遗产名录》创立以来、继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之后,第二个下榜的景观。由此可见,决不能轻视保护世界遗产的工作,虽然五台山已经申遗获得了成功,但危机还处处存在,必须科学合理的规划,尤其是五台山景区的搬迁工作,既不能由于安排不妥引起社区居民的不满, 也不能为了面子工程而破坏了景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更不能因为开发旅游业而把五台山景区当成摇钱树,重利用而轻保护。

近年来,五台山风景区近年来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仅2012年接待国内外人数达406万人次。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众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如天然草甸自然保护区也由于公路建设、过度放牧导致破坏,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草甸的范围由1980年的111 748 hm2减少到2010年的104 893 hm2,而且60%的草地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15]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对五台山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改革。

三、五台山旅游开发战略

将五台山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各个因素排列,可构成SWOT矩阵(表1)。分析发现,五台山的旅游开发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两两组合后,可以采取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等多种发展战略。

表1 五台山地质公园SWOT分析矩阵

(一)强化地质公园科普性

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与五台山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但是现在的众多旅游者都以观光、宗教朝拜为主,对于其极高科学价值的认识几乎可以忽略。这主要是由于大众游客对于地质公园的了解太少,而科普宣传是地质公园的基本,没有详细的地质科普讲解,普通游客难以感受到五台山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同时可以通过建设现代化,数字化的地质科普博物馆,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对外交流充分发掘地质公园的科学价值,将五台山地质遗迹的极高科学价值有效地转化为极高的科普价值,进而转化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资源。

1、数字化地质博物馆的建设

地质博物馆是一个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现代化、数字化地质博物馆,不仅仅能够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演示地球历史、生物进化、地质衍生变化和五台山地质演化过程,同时也可以利用电脑触摸屏演示或立体仿真旅游等现代化演示方式,给旅游者以现代化科技游览的趣味体验,进而使旅游者对地质遗迹有所了解而产生了兴趣,增加了科普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这样既能使游客更好的获取其科普知识, 又能提高地质公园的旅游业。

2、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多样化的地质科普宣传材料

从1871年德国人李希霍芬首次调查五台山地质开始,近140多年中外一大批科学家将五台山当作中国北方地球历史研究的实验室,1951年以王曰伦为首的五台队在五台山区东北部(台怀、豆村间)进行了区域地质测量,重新建立了地质顺序,为解决中国前古生界地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中国前寒武纪地层的深入探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6]尤其是2002年9月,在五台山成功举办了国际地质界最高水平的美国彭罗斯国际地质研讨会,进一步确认了五台山是中国经典的地层分布区,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国内外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地质公园建立了科普基地和实习基地,这样地质公园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地质科普实习基地,高校也为地质公园培养出专业人才,并且建立长期的学习培训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不定期的举办地质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和相关高等院校来五台山参观考察,借其科研成果凸显地质公园的科学性,提升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17]重视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一系列通俗易懂、渗入浅出的地质科普宣传材料,如:五台山地质公园导游手册、书刊、标签、当地特色挂件纪念物品等,使得地质公园的科普效应得到了更好的科教宣传作用。

(二)完善管理监督体制

五台山一直以来就是多头管理的体制,给五台山旅游管理造成了诸多不顺。最近几年,虽然五台山逐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五台山管理局职责范围不断扩大,负责五台山整体保护与开发工作,为五台山的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但是五台山的管理现状仍然比较糟糕,从3·15景点体验大调查就可以了解到,五台山的管理现状与其他23个景点的差距。五台山应该借鉴国内外世界遗产地质公园、世界遗产文化产地的成功管理经验,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提高专业素质,政府政策的支持,彻底改变五台山多头管理的局面,逐步完善五台山管理体制,达到世界地质遗产管理水平。

(三)整合化发展,提高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产品竞争力

1、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与佛教文化遗产有机融合

在开发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过程中,应将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与五台山佛教文化、佛教古建筑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借助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影响力,让游客在游览拜访佛教建筑、佛教寺庙的同时,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科普知识的宣传,通过现代化、数字化、体验化的地质趣味性活动,充分让大众游客了解和关注地质公园,提高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这样既可以有效地保护五台山国家地质遗迹,又能让大众游客增加地质科普知识,实现了旅游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2、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旅游者旅游动机无论是内动力、外动力还是中间条件,它是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及外在宣传下影响的,因此旅游信息的传播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市场。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要做好旅游宣传手段,除了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还应当广泛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虽然五台山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但是门户网站上的内容更新速度太慢,内容不太充实,尤其是地质科普知识欠缺,应该不断更新门户网站,通过网络,让游客从试听感受和行动多方面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对潜在旅游者进行影响和引导。

四、结语与讨论

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五台山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系统分析发现:五台山地质遗迹丰富、区位条件好和处于旅游热线地带是五台山旅游发展的优势,但是仍存在五台山开发不均衡、地质公园利用欠佳、地质科普知识宣传欠佳、管理体制不完善、地质公园旅游竞争力弱等问题。综合结合五台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支持,通过强化地质公园科普性,引进先进管理经验、专业管理人才,提高旅游区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来提高五台山地质公园旅游竞争力,实现五台山地质公园的持续利用,进一步提高其地质遗迹保护、科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后立胜,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的内涵及其价值特征[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26(2): 48-55.

[2]赵汀,赵逊.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近况和东南亚地质遗迹的保护现状[J].地质通报,2008,23(7):414-425.

[3]龚明权,马寅生,田明中,等.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J].地球学报,2009,30(3):325-338.

[4]赵汀,赵逊.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J].地球学报,2009, 30(3):309-324.

[5]赵逊,赵汀.地质公园发展与管理[J].地球学报,2009,30(3):301-308.

[6]牛莉芹,程占红.五台山发展生态旅游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2(1):90-93.

[7]郑耀星.福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其思考[J].福建地理,2002,17(4):44-47.

[8]郑耀星,邹芳芳.基于SWOT分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探讨——以泉州市有济村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4):143-146.

[9]李卫朋,刘起,鲜锋,等.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SWOT 分析与深度开发[J].地球学报,2009,31(4): 593-599.

[10]赖家业,秦萱,韦业烈.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10, 41(5):511-514.

[11]李春燕.基于SWOT分析的临沂旅游业战略选择与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7.

[12]胡海辉.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13]毕晋锋.五台山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12,65(1):138-144.

[14]刘炳龙.推进五台山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N].山西日报,2011-03-07(C02).

[15]武锋平,刘晓妮,郭刚.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类草地历年监测分析及管理对策[J].科技与推广,2012(12):67-68.

[16]马杏垣,蒋荫昌,尉葆衡,等.五台山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9:1-2.

[17]赵汀,赵逊.欧洲地质公园建设和意义[J].地球学报,2002,23(5):463-470.

SWOTAnalysisandStrategicResearchaboutWutaiMountainNationalGeopark

WU Yan-jun, FAN Wen-hua, YANG Jing-wen,WU Zhi-hui

(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030801,China)

Wutai Mountain National Geopark is the product of more than 25 billion-year evolution of geology and earthcrust, whose ge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antiquity, complexity, typicality and representative. However, due to the weakness of its tourist market, the Wutai Mountain National Geopark fails to show its potential as a high- quality geological heritage. With SWOT analysis, the paper made a systematic diagnosis and conceived a series of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the Wutai Mountain National Geopark, such as developing a modern and digital geological museum, intensifying training professionals, promoting geolog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publicizing of the geopark.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utai Mountain National Geopark.

Wutai mountain national geopark;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SWOT analysis

2014-03-22

吴艳军(1986-),男(汉),山西离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生态方面的研究。

樊文华,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fwh012@163.com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20313011-1)

X361

A

1671-816X(2014)08-0780-06

(编辑:佘小宁)

猜你喜欢
五台山科普旅游
五台山
科普达人养成记
五台山掠影
科普漫画
往五台山(外一首)
旅游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五台山的冬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