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道德批判沦为舆论暴力

2014-09-15 16:38杨兴培
检察风云 2014年17期
关键词:红会郭美美红十字会

杨兴培

肇始于预设的动人心魄性理想受到顿挫而又没有及时进行替代性精神价值目标填补的中国社会,在身不由己掉入物质主义消费、纵欲主义迷狂陷阱的当下,各路贪官污吏、土豪劣商、流氓妓女轮番登台亮相,上演着一出出令人目不暇接却又令国人不堪、令社会蒙羞的无耻大剧,从而使得各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这不,平地冒出一个虽有迷人身段却胸无点墨的傻妞郭美美又给社会大众奉上了一出“大剧”。

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古老的格言经过现代文化语意的稀释套用在郭美美身上也不为过。这个贪慕虚荣、酷爱炫富、追求拜金的傻妞背后原来竟是一个设赌局、专卖淫的“女混混”真身。一朝东窗事发,画皮之下既不“美美”,也不光鲜,而是不堪的妖冶和肮脏,着实让社会大众大吃了一惊。尽管明眼人一眼看得出,在电视画面上郭家傻妞再三道歉甚至流下了痛悔之泪,深刻检讨自己年轻荒唐给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一种经过“教育帮助”后的即兴表演,但即使精心准备的三个“对不起”的不到位道歉表演,依然是“勺尽东海无穷水,难洗身上一段羞”,更难洗去她满身的丑恶。到目前为止,整个社会对傻妞的道德批判已达到了高潮,不时有人发出“咋一块臭肉、烂肉、腐肉,竟会是如此香、这么火,竟然会这么容易引来无数苍蝇竞追逐”的惊叹声。

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固然可以为时下寻找到一个情绪的宣泄口。然而,郭美美既是一个小女人,也是一种浮华浅薄的符号表征,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亡羊而补牢,屋漏而添瓦。透过这一社会符号化现象做一番深入的考察,也许还存在着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要消灭“郭美美现象”,

先要消除畸形的消费市场

到底是当今社会催生造就了郭美美,还是郭家傻妞引发了当今社会的堕落下流。人是社会的人。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有源。一段时间来曾经的道德高标受挫之后,党风、政风江河日下,社会风气也紧跟其后随之堕落,整个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精神失衡的状态。中国有特色,社会无主义,中国社会将要哪里去?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和理想目标上一度方向不明,从而导致太多的人信仰灭失、信念缺失、信心丧失。米兰·昆德拉说过:“人们总是陷入历史为他们设计的玩笑圈套,因受某种声音的迷惑而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他们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却发现自己仍然在地狱。”

抚今追昔,观澜溯源,我们已经看到了有太多的社会成员甚至很多高端的国家“公仆”、社会精英已经开始把物质享受、浮华消费作为一种人生的追求,由此导致整个精神状态的滑坡一落千丈,社会风气江河日下。郭美美就是这一时代潮流的弄潮儿,以致她一出场,就博得社会的一片喝彩声,一个抛媚眼、摆“泡势”(poss)就会引来一大群围观者。正如一个久旱的田地太需要一场甘霖一样,一个堕落、下流、畸形的社会太需要“郭美美现象”来提升它的精神亢奋度。我们看到并且还将继续看到,当传统的人间赓续和社会信念灭失以后,这个社会就变得十分怪异,很多人闻香而避、见臭而逐。整个社会笑贫不笑娼,“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车上笑”成了这个社会一时的风景写照。郭家傻妞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东窗事发后该她承受的自会由她来承受。

然而,这个社会难辞其咎,也得反思。如果这傻妞刚开始登台表演时,就有人挺身而出,极力阻止;就有社会的管理部门履行应有职责,对她进行围追堵截;就有社会舆论、媒体报道对她进行绝杀、一剑封喉,这个社会何有郭美美之“美”?何有“傻妹妹”一夜间身价百倍格外走“红”?又何有红会如此之“黑”?想郭美美刚出道时,不过才是一个十八九岁懵懂女孩,实在担当不起匡正时弊的社会责任。可以这样认为,郭家傻妞是一个社会的怪胎,但也是一个病态社会和堕落时代的牺牲品。这是整个社会的蒙羞,也是一个时代的耻辱。

痛定思痛,谁应该对这一病态的社会,堕落的时代、畸形的需求负更大责任呢?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也应当躬身自问,我们到底提倡了什么?鄙夷了什么?我们又做了什么?也许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个社会太需要提倡超越物念的精神远游,不然,中国社会还会在同一个阴沟洞旁栽跟斗,还会在同一路段发生严重“车祸”。

解铃还须系铃人,

打铁尚需自身硬

无疑直到今天为止,中国红十字会仍然觉得她太冤枉了,简直是躺着中枪。不然,凭着2008年汶川大地震所激发出来的全民族爱心井喷,在紧接着发生的2013年四川芦山大地震和2014年云南鲁甸大地震,又是全国人民迸发爱心,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帮助同胞之时,红十字会日进斗金,积累充足的慈善资金作为天灾之用应该没有问题。然而,受“郭美美事件”的影响和祸害,当天灾再一次降临的时候,从此以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尽管“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红会几次声嘶力竭的叫嚷,几次有气无力的声明:“郭美美与我红会无关。我们一定会把郭美美事件调查清楚,还红十字会清白”。 然而,不但调查有始无终,结果也是隔靴搔痒。反倒让傻妞一声高叫:“你们谁敢放马过来,老娘跟他没完。我有17G的视频!”不是讹诈胜似讹诈,但即使是讹诈也在红会的沉默中被消解得无影无踪,让人大跌眼镜,只留下红会无尽的后悔和后怕。

也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众所周知,红十字会是一个慈善机构,她的慈善资金取之于民又必须用之于民,不得进行商业性操作,这是对她的最基本要求。而事后的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有了红会拿了慈善资金进行商业性的操作,才有了红十字会与中红博爱的关系,才有了红会下辖的红商会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名目,才有了“干爹”王军登台亮相的机会,才有了郭美美这一十八九岁世事不懂多少的懵懂女孩要当红商会总经理的冲动和欲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相连本身也意味着因果报应。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红十字会没有与王军做生意,哪有可能让郭家傻妞觅得寻租之机、达到得逞之时?到底谁是始作俑者?黑格尔说过:任何的偶然性都隐含着必然性。红会在郭家傻妞一个人战斗的情况下,大话不说一句就全面失守前沿阵地、然后步步后撤,让世人瞠目结舌。也许红会有苦说不出,自身不过硬才留下如此祸根。所以,如果红会不从自身内部进行更高要求的自省和整顿,只是想借助于郭美美在电视画面上的一句“我与红会无关”道歉之词来撇清自己、漂白自己,以显示自己的无辜冤枉,恐怕已是缘木求鱼而不可得也。而某些红会官员当初信誓旦旦的保证,至今仍然是一个笑话。一句“忘记郭美美”,更意味着红会有可能还会重蹈覆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具有百年荣光的组织被一个“傻妹妹”一下子打入十八层地狱后,何时翻身至今还不得而知。

面对“郭美美现象”,

舆论也当自我检点

郭美美的出现是偶然的,但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社会成员缺失了能起“定海神针”作用的精神信念后,“郭美美的现象”却是必然的。一个社会当形成什么样的精神新气象,国家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道德风向标,在我们国家有着很多主管部门进行专项负责,社会舆论、新闻媒体也当负起责任来,应当树立起这个国家是我们大家的观念,净化社会精神环境,人人有责。

然而,在此次“郭美美事件”中,人们看到了主管部门的管理缺位,又有太多的无良幕后推手,有太多的无序舆论起哄,有太多的围观推波助澜,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是一片喝彩声、一片追捧声和一派热闹景象,整个社会好像没有一点防范心理。即使是一向自视正确的正统媒体也只是在傻妞东窗事发后,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颐指气使进行着必然正确的道德审判。在事件风起于青萍之末、浪作于微澜之间之时,甚至在整个事件发生高潮的过程中,对这个靠卖肉来维持寄生生活,靠设赌赚的财富积累,靠炫富满足享乐的低能儿,新闻舆论没有及时进行批评、谴责甚至封杀,却反而曾保持了“可怕”的沉默状态,以致酿成了今天的这杯苦酒。

不可否认在当今时下,中国社会对于新闻舆论还是奉行高度的思想警惕和常态戒备,但为什么偏偏对于娱乐方面的下流和淫乱视而不见放纵不管呢?一个社会在文化策略上奉行过把瘾就死和纵欲消费主义政策时,必然会导致高尚精神价值取向的崩溃,这是郭家傻妞无法承担的社会责任。今天一个郭美美的闹剧算是正式谢幕退场了,但只要这个社会的病态趋势不发生变轨,一不小心说不定哪天又有张美美、李美美们再度登台亮相。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猜你喜欢
红会郭美美红十字会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郭美美 涉赌被诉
福建红十字会与福州塔亭医院抗战救护往事
『缺钱』的红会
郭美美涉赌被抓何谈“再立新功”
法治思维“洗红”红会
再论网络道德评判——以“郭美美”事件为例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历届世界红十字日活动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