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

2014-09-13 05:59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密集型规制竞争力

刘 超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芜湖 241000)

0 引言

研究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确实存在着很多制约与促进方面的问题,非常复杂.良好的环境可以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促进贸易发展,并帮助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利益等.五十多年来,各国经济协同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由于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于是,各个国家制定了多种形式的环境规制,希望能够缓解环境恶化问题,保持本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由于国家不同,因此,所制定的环境规制也是形式多样,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甚至一些环境规制完全将国际贸易限制在外.

1 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森林面积减少、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类无限制地滥砍乱伐、大量捕杀濒危物种、很多地区出现了酸雨、全球性水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等,这些现象越来越严重,逐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的国家为了改善地球环境,尝试运用环境规制措施来限制其他国家的生产形式,所以,环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1992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召开,在全球范围内号召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更多的人意识到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国际社会认识到不能只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要谋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如果任由工业国家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则会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1].

环境规制,就是为了达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从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政策和办法.加强管理有关环境问题的各项制度,严格污染产业的管理政策,对涉及环境污染的各种证件加强制度管理,以及与进出口贸易具有一定关系的政策[2].

2 中国对外贸易中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模式与流向

2.1 贸易与贸易模式

回顾过去的23年中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出口总量增长到548亿美元,增长了约12倍,进口增长到约1 000亿美元,增长了13倍.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中污染密集型产品总额不断增加,在过去的23年中增长了约4倍,但在我国对外贸易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在逐年减少,处于越来越萎缩的状态,在对外贸易的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23年内下降了约12个百分点,出口约下降了11个百分点.而且在过去的23年中,在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方面,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发展到2012年,两相对比,差别达到了400多亿美元,这种现象和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长的现象对比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时间序列

2.2 贸易结构

在过去的23年中,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2年,在对外出口贸易中,在11类污染密集型产品中,金属制品业位居首位,占据第二位的是化工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压延业和有色金属压延业居于第三位;占有比重最小的是非金属加工业.再研究2012年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进口结构:位居首位的是化工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占据第二位,塑料制品占据第三位,而有色金属冶炼占据第四位,非金属加工与木材加工业占有的比重最小.

从研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对外贸易情况能够看出,在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都表现为较为集中的趋势.在进口产品中,位于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产业所占比重就已经超过65%;在出口产品中,位于前三位的产业出口量所占比重接近60%.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主要是以2000年为转折点,主要表现在用于环境治理需投入大量资金的产业,如石油加工、化学工业和金属制品,为了减少治理环境的资金投入,发达国家大量进口这些产品.依据国际贸易标准进行计算,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在80年代以后,逐步下滑.发展到2012年,降为0.3,这种现状说明了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已经逐步摆脱了过于集中的状态,大量增加了产品的出口种类.

2.3 贸易竞争力

研究我国在过去的23年中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情况,主要分析参与进出口贸易的11种产品,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再进行详细分析,具备一定竞争力的产业有化工原料、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压延业等;而竞争力很弱,一直处于负数的产业有非金属加工、橡胶制品、医药制造业,其余产业的竞争力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2006年以后,木材加工业迅速取得了产业竞争优势,上升速度达到最快,在6年中提高了20多倍.

为了便于研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情况,将具有高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力指数定为大于0.8的产品;将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力指数定在0.5~0.8之间,将低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力指数定为0~0.5之间.与之相同,也进行了高比较劣势、较高比较劣势、低比较劣势的区分,竞争力指数分别与上面确定的竞争力指数相对应.在中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对外贸易中,不具备高比较优势产品和高比较劣势产品,全部产品的竞争力都处于中间部分[3].

(1) 较高比较优势产品. 在过去的23年中,所有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中,只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业具有较高比较优势,并且一直处于此位置没有明显的变化,这种现象也说明了在我国未来出口产品中,这种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优势;

(2) 低比较优势产品. 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中,塑料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业一直具有低比较优势,在23年中一直处于相对平稳位置的是塑料制品业,我间出现了一个大量下滑时期,但迅速得到提升,并且具有更强的发展优势.到2012年,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此现象说明了塑料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虽然在对外贸易中只占据较小的份额,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逐渐成为发展速度迅猛的产业.与之相反,有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业竞争力逐渐下降,只有在上世纪90年代处于较高的时期,发展到2000年以后急转直下;一直到近期2010年,才开始缓慢抬头;

(3) 低比较劣势产品. 在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中,一直处于低比较劣势的产业有化工原料、化学制品制造、橡胶制品业和非金属加工业;

(4) 较高比较劣势产品. 在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中,医药制造业一直位于比较劣势地位,因为这种产业的发展对于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具备大量的资金以保证产业的稳定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国家在进口医药时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所以中国医药行业在出口方面只有一些原料药和较为低级的药品.如果对此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得到,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医药出口最多的应该是医药原料;

(5) 由低比较优势向低比较劣势转化产品.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保持固定的竞争力不变,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较为明显的当属造纸及纸质品业、木材加工业,这两个行业的竞争力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发展到2005年,处于低比较劣势形势.在过去的五年中,造纸业竞争力下降最为显著,达到60%以上.认真研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国外造纸业进入中国,对中国实行低价销售政策,严重影响了我国造纸业的发展.在我国2007年出现第一个反倾销案件,在处理结束此案件以后,造纸业的竞争力降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数字显示,在2012年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进行造纸业的生产必须要求具备充足的资源,这种情况也使我国的造纸业重新具备了竞争优势,在资源现状和环境现状的约束下,木材加工业也出现了下降,降为比较劣势,但降幅较小,对行业本身没有根本性的影响;

(6) 由低比较劣势向低比较优势、甚至高比较优势转化产品. 在过去的23年中,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中一直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产业是石油加工和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充足的资源.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须生产大量石油产品;同时在国防建设中也需要大量的石油产品,发展石油加工业,可以促进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竞争力上升最快的产业应该是金属制品业,在过去的20年发展中,得到了迅速提升,竞争力提高了10倍以上,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金属加工业要求必须具备充足的劳动力,但在生产过程中含有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生产环节,这种产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长远目标来看,并不利于中国的持续性发展.

总之,研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目前发展状况,在进出口贸易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所有进出口产品中,只有一种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总额占据三分之一的数量,有四种产品具有比较劣势,但在出口总额中都只占有较小的份额;第二,在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中,只有进行生产需要充足资源供给和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要求具有充足资源的产业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产产业有金属加工业;第三,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中,没有竞争优势的是医药行业.由于这种行业需要较高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生产资金,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故导致医药行业的竞争指数在全部对外贸易行业中处于最低.

2.4 显示性比较优势

根据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实际发展情况,运用算数平均法进行计算,比较优势见表2.

表2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截面数

研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指数和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符合竞争优势理论.LOW研究了国际上一百多个国家的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变化情况,分别具体考察了3个时期的显示性优势,分别依据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研究了产业的转移情况,经过反复论证与研究,最终提出污染密集型产业会逐步向非工业化国家实现转移.研究过去几年的数据,运用多重多元线性回归.在时间方面,中国没有和另外五十个样本地区签订贸易协定,所以可以去掉变量RTA,使引力模型变得更为简单.运用引力模型,将我国与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贸易流主要分为两种,主要包括全部出口产品贸易流、污染密集型产品贸易流、可迁移污染密集型产品贸易流.首先运用SAS/COR进行一些研究,接着利用SAS/GLM和TYPEIII计算方差,对T统计值和F统计值进行确认,主要是明确其是否存在统计显著.对中国与发生贸易的国家贸易流进行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是环境规制指数和环境合作指数,假如只关注环境规制指数,则可以顺利完成检验过程,并且统计显著.如果利用方差膨胀因子方法研究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发现具有密切关系的是DIST与LANDj,根据中国双边贸易流引力模型的诊断结果,可以发现3种贸易流量的方差膨胀因子都比10要小,这种现象说明多重共线性没有问题,不用进行变量的改变.

3 结论

总之,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世界各国逐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已经涉及贸易领域,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即为了减少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贸易流,可以提升进口国的环境保护标准.目前,我国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贸易政策还是环境规制建设都相对落后.国际环境规制制约了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贸易的发展,也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也就是在贸易伙伴国内,当环境规制趋于严格时,就会增大进口中国的污染密集型产品,但我国进口的污染密集型产品则会减少.依据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制订较为严格的环境规制,虽然在短期内会限制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情况,但从有利于人类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看似苛刻的环境规制,却可以使国家贸易增长形式发生变化,由要求具备充足的资源逐步转变为只需少量的资源则可生产.同时,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可以实现本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张 弛,任剑婷.基于环境规制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选择[J].生态经济,2005(10):23.

[2] 强永昌.环境规制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6):35-36.

[3] 游伟民.环境规制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10):67.

猜你喜欢
密集型规制竞争力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密集型快速冷却技术在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应用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密集型自动化立体仓库解析
日本竞争力
知识密集型组织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以网络教育组织为例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内容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