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秀红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中药湿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开窗髓核摘除的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药湿热敷进行早期干预,于1、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均按时随访,术后1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92.45%,对照组为73.58%,术后6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92.45%,对照组为71.70%,治疗组术后1、6个月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髓核摘除的患者进行中药湿热敷,可明显减少术后残余痛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期中药湿热敷;腰椎间盘突出症;残余痛
[中图分类号] R274.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b)-0181-03
Effect analysis of early Chinese herb by humid wet compressing in treatment of residual pain aft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KE Xiu-h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izhou City in Anhui Province,Chizhou 247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Chinese herb by humid wet compres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residual pain aft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106 cases of patients who processed posterior discectomy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3 were select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opt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exercise.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theray,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aken with Chinese herb by humid wet compressing in early phase.The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after one and six months was respectively compared.Results Two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on time after treatment.The excellent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2.45% after one month,the control group was 73.58%;after six months,the excellent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2.45%,the control group was 71.70%.The excellent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after one and six months was higher ht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Adopting Chinese herb by humid wet compressing for patients taken posterior discectomy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residual pain,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safe and economic,has less side effect,thus this theray is worth to be generalized in clinic.
[Key words] Early Chinese herb by humid wet compressing;Lumbar disc herniation;Residual pain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行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当患者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压明显、症状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必须行髓核摘除手术治疗。国外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第一次手术的成功率>60%,但是有研究资料证明和笔者的临床观察,术后仍有很多患者残留腰痛和腿痛及下肢麻木。本研究探讨采用早期中药湿热敷干预配合康复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的患者106例,其中男75例,女31例,年龄33~65岁,平均48.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34~65岁,平均47.9岁;对照组中男38例,女15例,年龄33~65岁,平均48.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
①单纯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②中药湿敷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切口干燥无渗出;③年龄30~65岁;④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⑤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
①皮肤有破损,切口有渗出;②有出血倾向或皮肤过敏,不适宜进行中药湿敷者;③有其他方法或其他药物治疗干预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常规行脱水消肿治疗3 d,配合行早期康复锻炼。康复锻炼的具体方法如下[2]: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在家属的协助下行直腿抬高练习,由30°开始,辅以压髋压膝等被动活动,下肢肌肉等张、等长收缩运动及扩胸、深呼吸运动,活动量循序渐进。术后7 d开始除行直腿抬高练习外,进行腰背肌锻炼,指导患者正确行“五点式”“三点式”“飞燕式”腰背肌锻炼,由最初的5~10次逐渐增加至20次/d,活动量以患者能耐受为主。术后13~21 d指导患者行腰椎屈曲锻炼,患者先在立位时做腰椎侧屈练习,然后在坐位时做腰椎侧屈练习,50~100次/d,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动做的幅度和次数,最终达到患者腰椎和下肢的活动范围接近/达到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
1.4.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后9~10 d切口拆线第2日开始在切口两侧行中药湿热敷,本院自制的中药湿热敷处方:独活、川芎,羌活、木瓜、桑枝、赤芍、桂枝、荆芥、忍冬藤、透骨草、伸筋草各15 g加水熬20 min。患者卧床休息,取俯卧位,切口处用窄切口贴(2.5×10)保护,防止伤口浸湿,将无菌纱布浸在40~42℃熬好的中药液中,浸湿后敷在切口两侧,每5~10分钟在纱布上淋药一次,用神灯(红外线)照射30 min,使局部皮肤温度保持在40℃左右,防止烫伤[3]。2次/d,连续7 d。治疗结束后,用无菌纱布擦干切口及周围皮肤。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标准制订以下标准。优:术后残余腰腿痛完全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良:术后残余腰腿痛基本消失,劳累或受凉后偶有疼痛和肌紧张好,患者能从事较轻的工作和活动;可:术后残余腰腿痛减轻,肌紧张有所缓解,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和活动;差:术后残余腰腿痛症状、体征均无改善。于术后1、6个月由同一名骨科副主任以上医师复查患者,评定优良率。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资料均有同一人录入Excel,并认真核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1、6个月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术后1、6个月的疗效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患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如何提高手术后的长期疗效,减少术后残余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同时又能减少患者治疗痛苦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证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残余腰腿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5]:①术中牵拉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神经根的水肿;②术后瘢痕组织粘连压迫硬脊膜及神经根;③神经根周围产生的一些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根;④手术致相邻椎间盘退变造成髓核再次突出;⑤术后继发性腰椎不稳,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
中医认为,手术创伤后局部必有离经之血,淤血停积,故腰部刺痛,离经之血淤积筋脉骨肉之间则痛有定处,主要有气血壅滞,经络痹阻、痰湿搏结或三者相辅相成所致[6]。西医认为手术早期,创伤局部血肿及渗液还未完全吸收,局部血液循环差,加之手术刺激使炎性介质释放增多。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湿热敷加神灯(红外线)照射,利用热的作用使局部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神经根及硬脊膜水肿的吸收。我科使用的中草药处方具有疏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祛寒湿的作用[7],与热力相结合可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渗入病变部位的深部组织,利用热力经皮透入吸收而充分发挥药效,从而起到消肿、止痛、解痉、减少粘连,促进炎性介质消散和组织愈合的作用[8]。此外国内学者就中草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作了研究,认为中药具有抗疼痛、抗炎、抗粘连、改善微循环、类激素样作用,并可使突出的椎间盘萎缩[9]。中药湿热敷时应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避免过热出汗,药液温度及神灯照射距皮肤距离合适,防止烫伤。治疗结束后应注意保暖,适量补充水分。临床观察发现在系统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方法简单经济,安全舒适,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且为护士的执业范围,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燕良.中药熏蒸下直腿抬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疼痛的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44-45.
[2]傅军初.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余腰腿痛[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57-58.
[3]朱晓玲.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2):170-17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3.
[5]陈勇.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16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广西医学,2012,34(11):1586-1588.
[6]江共群,刘永恒.骨洗2方熏蒸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痛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7]赵振宇,韩毅,孟怀忠.中药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60-61.
[8]张艳.自制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60-61.
[9]王晓亮,张月娟.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0):162-165.
(收稿日期:2014-04-02本文编辑:郭静娟)
1.4.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后9~10 d切口拆线第2日开始在切口两侧行中药湿热敷,本院自制的中药湿热敷处方:独活、川芎,羌活、木瓜、桑枝、赤芍、桂枝、荆芥、忍冬藤、透骨草、伸筋草各15 g加水熬20 min。患者卧床休息,取俯卧位,切口处用窄切口贴(2.5×10)保护,防止伤口浸湿,将无菌纱布浸在40~42℃熬好的中药液中,浸湿后敷在切口两侧,每5~10分钟在纱布上淋药一次,用神灯(红外线)照射30 min,使局部皮肤温度保持在40℃左右,防止烫伤[3]。2次/d,连续7 d。治疗结束后,用无菌纱布擦干切口及周围皮肤。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标准制订以下标准。优:术后残余腰腿痛完全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良:术后残余腰腿痛基本消失,劳累或受凉后偶有疼痛和肌紧张好,患者能从事较轻的工作和活动;可:术后残余腰腿痛减轻,肌紧张有所缓解,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和活动;差:术后残余腰腿痛症状、体征均无改善。于术后1、6个月由同一名骨科副主任以上医师复查患者,评定优良率。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资料均有同一人录入Excel,并认真核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1、6个月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术后1、6个月的疗效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患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如何提高手术后的长期疗效,减少术后残余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同时又能减少患者治疗痛苦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证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残余腰腿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5]:①术中牵拉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神经根的水肿;②术后瘢痕组织粘连压迫硬脊膜及神经根;③神经根周围产生的一些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根;④手术致相邻椎间盘退变造成髓核再次突出;⑤术后继发性腰椎不稳,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
中医认为,手术创伤后局部必有离经之血,淤血停积,故腰部刺痛,离经之血淤积筋脉骨肉之间则痛有定处,主要有气血壅滞,经络痹阻、痰湿搏结或三者相辅相成所致[6]。西医认为手术早期,创伤局部血肿及渗液还未完全吸收,局部血液循环差,加之手术刺激使炎性介质释放增多。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湿热敷加神灯(红外线)照射,利用热的作用使局部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神经根及硬脊膜水肿的吸收。我科使用的中草药处方具有疏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祛寒湿的作用[7],与热力相结合可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渗入病变部位的深部组织,利用热力经皮透入吸收而充分发挥药效,从而起到消肿、止痛、解痉、减少粘连,促进炎性介质消散和组织愈合的作用[8]。此外国内学者就中草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作了研究,认为中药具有抗疼痛、抗炎、抗粘连、改善微循环、类激素样作用,并可使突出的椎间盘萎缩[9]。中药湿热敷时应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避免过热出汗,药液温度及神灯照射距皮肤距离合适,防止烫伤。治疗结束后应注意保暖,适量补充水分。临床观察发现在系统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方法简单经济,安全舒适,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且为护士的执业范围,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燕良.中药熏蒸下直腿抬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疼痛的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44-45.
[2]傅军初.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余腰腿痛[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57-58.
[3]朱晓玲.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2):170-17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3.
[5]陈勇.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16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广西医学,2012,34(11):1586-1588.
[6]江共群,刘永恒.骨洗2方熏蒸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痛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7]赵振宇,韩毅,孟怀忠.中药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60-61.
[8]张艳.自制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60-61.
[9]王晓亮,张月娟.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0):162-165.
(收稿日期:2014-04-02本文编辑:郭静娟)
1.4.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后9~10 d切口拆线第2日开始在切口两侧行中药湿热敷,本院自制的中药湿热敷处方:独活、川芎,羌活、木瓜、桑枝、赤芍、桂枝、荆芥、忍冬藤、透骨草、伸筋草各15 g加水熬20 min。患者卧床休息,取俯卧位,切口处用窄切口贴(2.5×10)保护,防止伤口浸湿,将无菌纱布浸在40~42℃熬好的中药液中,浸湿后敷在切口两侧,每5~10分钟在纱布上淋药一次,用神灯(红外线)照射30 min,使局部皮肤温度保持在40℃左右,防止烫伤[3]。2次/d,连续7 d。治疗结束后,用无菌纱布擦干切口及周围皮肤。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标准制订以下标准。优:术后残余腰腿痛完全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良:术后残余腰腿痛基本消失,劳累或受凉后偶有疼痛和肌紧张好,患者能从事较轻的工作和活动;可:术后残余腰腿痛减轻,肌紧张有所缓解,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和活动;差:术后残余腰腿痛症状、体征均无改善。于术后1、6个月由同一名骨科副主任以上医师复查患者,评定优良率。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资料均有同一人录入Excel,并认真核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1、6个月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术后1、6个月的疗效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患者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如何提高手术后的长期疗效,减少术后残余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同时又能减少患者治疗痛苦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证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残余腰腿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5]:①术中牵拉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神经根的水肿;②术后瘢痕组织粘连压迫硬脊膜及神经根;③神经根周围产生的一些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根;④手术致相邻椎间盘退变造成髓核再次突出;⑤术后继发性腰椎不稳,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
中医认为,手术创伤后局部必有离经之血,淤血停积,故腰部刺痛,离经之血淤积筋脉骨肉之间则痛有定处,主要有气血壅滞,经络痹阻、痰湿搏结或三者相辅相成所致[6]。西医认为手术早期,创伤局部血肿及渗液还未完全吸收,局部血液循环差,加之手术刺激使炎性介质释放增多。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湿热敷加神灯(红外线)照射,利用热的作用使局部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神经根及硬脊膜水肿的吸收。我科使用的中草药处方具有疏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祛寒湿的作用[7],与热力相结合可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渗入病变部位的深部组织,利用热力经皮透入吸收而充分发挥药效,从而起到消肿、止痛、解痉、减少粘连,促进炎性介质消散和组织愈合的作用[8]。此外国内学者就中草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作了研究,认为中药具有抗疼痛、抗炎、抗粘连、改善微循环、类激素样作用,并可使突出的椎间盘萎缩[9]。中药湿热敷时应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避免过热出汗,药液温度及神灯照射距皮肤距离合适,防止烫伤。治疗结束后应注意保暖,适量补充水分。临床观察发现在系统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方法简单经济,安全舒适,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且为护士的执业范围,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燕良.中药熏蒸下直腿抬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肢疼痛的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1):44-45.
[2]傅军初.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余腰腿痛[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57-58.
[3]朱晓玲.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2):170-17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3.
[5]陈勇.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16例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广西医学,2012,34(11):1586-1588.
[6]江共群,刘永恒.骨洗2方熏蒸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痛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7]赵振宇,韩毅,孟怀忠.中药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60-61.
[8]张艳.自制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60-61.
[9]王晓亮,张月娟.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0):162-165.
(收稿日期:2014-04-02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