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远县中医院内儿科,江西 安远 342100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呼吸衰竭41例临床观察
谭锦华
江西省安远县中医院内儿科,江西 安远 342100
目的观察氨茶碱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患有呼吸衰竭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洛贝林与东莨菪碱联合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氨茶碱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3%;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氨茶碱;纳洛酮;小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为探讨呼吸衰竭患儿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患有呼吸衰竭疾病的患儿应用氨茶碱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呼吸衰竭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2±0.5)岁;呼吸衰竭病史1~22个月,平均病史(3.9±0.6)个月;治疗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4.4±0.6)岁;呼吸衰竭病史1~21个月,平均病史(3.8±0.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儿病情经诊断后确诊为呼吸衰竭;②患儿呼吸衰竭病史在2年以内;③患儿年龄在1~15岁之间;④排除患儿合并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⑤患儿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患儿病情经诊断后没有确诊为呼吸衰竭;②患儿呼吸衰竭病史在2年以上;③患儿年龄在1岁以下,或在15岁以上;④患儿合并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⑤患儿家长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4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洛贝林,每次0.5mg,每日1次,肌肉注射东莨菪碱,每次0.5mg,每日2次,治疗1周;治疗组:静脉推注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758),每次剂量控制标准为0.04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氨茶碱(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2189),每次剂量控制标准为5mg/kg,每日/次,计划治疗1周[1]。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呼吸衰竭病情治疗效果等。
1.6 疗效判定[2]临床治愈:呼吸衰竭症状表现彻底消失,呼吸功能及各项相关指标水平均已经恢复正常;有效:呼吸衰竭症状表现明显减轻,呼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各项相关指标水平有显著改善;无效:呼吸衰竭症状表现没有减轻,呼吸功能及各项相关指标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异常。
2.1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儿应用洛贝林与东莨菪碱联合治疗后(6.94±1.49)d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用药计划共计实施(9.33±1.06)d;治疗组患儿应用氨茶碱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后(4.10±0.74)d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用药计划共计实施(6.95±1.68)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呼吸衰竭病情治疗效果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呼吸困难、发绀等是该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当患儿病情发作时,会直接导致其脑部处于缺氧状态,使脑部的生理功能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导致猝死[3]。纳洛酮是阿片类受体特异性拮抗剂类药物的一种,可对β-EP引起的呼吸、心血管抑制效应产生有效逆转,使呼吸和通气情况得到改善,对呼吸衰竭和脑组织的血氧供应进行调节,使脑组织损伤和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对由于麻醉剂、镇静剂而导致的昏迷进行有逆转。氨茶碱主要由茶碱以及二乙胺复盐组成,其主要作用机理为入血后对磷酸二酯酶产生抑制作用,同时提高CAMP含量,起到了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使用,两者起到了转好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特性,解决中枢呼吸抑制问题,还能够充分保证心脑血氧供应,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缩短了隹院时间,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1]侯晓燕.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9(24): 2999.
[2]刘德光,黄绍清,张霞.纳洛酮与氨茶碱合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42例报告[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20(1): 47.
[3]任彩萍.纳洛酮与氨茶碱并用抢救小儿急性呼吸衰竭80例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1,6(13): 99-100.
R563.8
A
1007-8517(2014)19-0053-01
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