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周
〔关键词〕 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7—0039—01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改革中,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困生的成因
1. 家庭因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大的,部分学生“双差”的原因往往与家庭因素相关。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父母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取向决定了孩子性格取向。有些家庭中存在着家长对子女管教的态度和要求存在偏差,对子女管理方法存在严重缺陷,本身家庭经济、家庭氛围不和谐等影响因素。
2. 自身因素。(1)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法上,有的学困生学习毫无计划;有的学困生对知识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有的学困生不能形成知识结构,这样的学生往往每天的作业表现还可以,但一到单元测验、综合考试就不行了;有的学困生抓不住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学习上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分散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2) 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甚至由于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3. 教师因素。(1)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在课堂教学中仍有部分老师采用传统的“讲解——接受”模式,大容量,满堂灌,在教学中启发导学不够,对学困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其对教师的教学配合得不够积极,教学效率比较低下。教师的教学着眼于知识讲授,教学缺少艺术性,导致学困生更加厌恶学习,最终放弃学习。(2)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有些教师的专业水平较差,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有些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经常歧视弱势群体,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老师所教的学科。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感情基础,人与人的感情是在相互交往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对学困生来说,师生关系往往难以保持平衡。教师要想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应务必对此加以矫正。对学困生,教师要有爱心,要做到诲人不倦。学困生只有感受到教师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自己,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感情上的安慰和思想上的启迪时,才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在这种融洽的感情基础上建立师生关系,就能极大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学困生厌学多是因为长期得到的是批评、指责,自尊心脆弱,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肯定而不是批评、指责。“让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学会的是谴责,让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的是自信,让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学会的是感激。”无论学习还是课堂表现,学困生只要有了进步,哪怕是作业认真完成,教师都要及时对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给予肯定,如在班级公开表扬,以短信形式给家长发贺信;或利用学校规章制度给予班级积分奖励,或颁发奖品、奖状。这样既让学困生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得到尊重、肯定,又增强了他们学习成功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3. 多元评价,促进发展。(1)鼓励肯定,促进合作。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喜欢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在活动中不善于合作。针对这一情况,笔者采取班级一对一帮扶形式,分配优等生和学困生同桌,发挥优等生的才智。优等生不仅要督促学困生及时完成课堂作业还要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2)适当奖励,促进参与。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除了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对学生的倾听状态进行切实的评价赞扬以外,还应该辅以适当的奖励。可进行有形的物质奖励,如课外书和学习用品等;也可以进行无形的精神奖励,如对于学困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及时作出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困生心潮澎湃,积极性倍增。教师只有以宽容的心对待学困生,用肯定的眼光去认同他们,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编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