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振生,高小宁,黄丽丽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科研优势,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材建设,高水准植物病理学科研平台教学资源化,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植物病理类系列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改革措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大胆实践。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81-02
为了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部于2007年提出了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意见,其中教学团队建设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要求“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这一举措对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的历史可追溯到1940年原西北农学院的植物病虫害系病理学教研室,由涂治和王云章两位先生组建,后经孙万祥教授、仇元教授、康迪教授、李振岐院士等多位著名植物病理学家的不懈努力,使团队得到迅速发展。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逐渐成长、发展并形成团队。目前,在康振生教授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一支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于2010年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在下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材和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革新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依托重点学科优势,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1.高水准的植物病理学科研平台教学资源化,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可靠的条件支撑。
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病虫防控功能实验室”、农业部“杨凌作物有害生物科学野外观测台站”、“太白山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等,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网室、温室、人工气候室等教学科研设施,同时在校内外新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5个,从而整合形成了开放流动、统一管理的植物病理学教学科研大平台。这个研究平台为本科生教学,在个体、群体、种群、群落、生态从事宏观体系研究,以及在个体、组织、细胞、分子从事微观研究,提供了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野外科研试验站服务于本科教学,培养了一批创新性优秀人才,近五年来约有300余名本科生在此平台完成毕业论文,31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先后有90多名大学生在此平台完成科创项目,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4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项,“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教学科研平台在促进大学生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创新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高水平科学研究技术和成果应用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团队教师承担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既有植物病理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为大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参与相关科研活动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奠定了基础。大学生可以在直接参与的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发展过程,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通过科研活动提高了自身的学术素质、提高了对科学问题的认识、提高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因而,体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便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应用于教材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结合本学科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加强植物病理类系列教材的配套建设,并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体现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将科学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是我们教学过程的创新成果。通过对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和超微形态的研究,将大量电镜照片应用于教材、多媒体教案、网上教学资源库等,如在主编的《植物病理学原理》中,大量应用了特色性学术研究成果《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中的真菌形态和结构照片,使得微观现象可视化,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抽象的理论动画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且被全国农业院校同类课程教学普遍采用。这些科研成果及时反映到教材内容中,不但提高了我校乃至全国植物病理学教材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而且同时也确定了我校植物病理学教学在国内的特殊地位。本教学团队先后编写出版各种教材、教学参考书、工具书共20部,其中承担主编、副主编任务的教材12部,参编教材2部,录制声像教材7部。
4.应用现代植物病理学和生物技术的最新理论与成果改造课程内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及时体现在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中。比如开设了《分子植物病理学》、《植保生物技术》等学科交叉课程。另外,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研究植物病害,把植物病害的宏观研究结果(从个体到群体、种群、群落、生态)和微观的研究成果(从个体到组织、细胞、分子)融入到植物病理类系列课程内容的建设中,提升了“普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先进性。对于“农业植物病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重点对小麦等粮食作物、苹果等果树、和蔬菜、园林观赏植物的重大病害进行讲授,对其中的重要病害,我们以解剖麻雀方式讲深讲透,并把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等介绍给学生,同时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提出解决方案,使大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际前沿发展动态和先进的研究技术方法,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endprint
二、充分发挥知名专家和高层次优秀人才优势,构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团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师资保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植物病理学团队已经组建成为一支以知名专家和高层次优秀人才为主体的创新意识强、教学质量高、科研水平一流的优秀教学团队。本教学团队中目前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和获得者各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团队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经达到85%。团队成员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农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86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攻关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60余项。近5年发表研究论文396篇,其中SCI论文105篇。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2项。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和有力保证,因此在团队建设中我们坚持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以促进团队的持续发展。实行教学导师制,调动中老年教师的积极性,实现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每个青年教师都有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师德高尚的指导教师与之结对,指导其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从思想上、业务上全面帮助。要求教学导师根据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和指导计划,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政治思想、师德师风、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对青年进行指导。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团队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近5年来,本团队中的青年教师有1名成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名青年教师入选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教师分别获我校青年教师教课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三、践行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改革实践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构建了包含实验教学、课程实践和毕业生产实习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了“基本技能训练+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实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在研究型实验教学中取得成效。在课程实践环节中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把实践教学从校内搬到了田间地头,通过系统调查田间重大病害的发生、损失及防治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农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接触到了生产终端,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农民对“技术”的渴求,从而增强了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始终坚持毕业设计与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指导思想。教师根据田间病害发生实际以及各自的研究方向设计论文题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点选择,并通过立项论证、开展研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改革教学手段,丰富教学信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经过多年的努力,团队成员已经建立了包含植物病原真菌形态和结构素材库(植物病原菌超微形态和超微结构照片2000余幅)、植物病害症状图片和视频库(植物病害症状照片8000余幅,积累视频300分钟)、病害循环图库(涵盖农作物主要病害种类)、病害循环动画库(制作三维动画50套)、习题和试题库、学生试卷成绩库、教学存在问题和生产问题资料等数据的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库,为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支撑。利用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团队已经完成植物病理学主干及必修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研制,所负责的所有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直观、具体、生动形象,使微观物体可视化,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动画化。同时,团队承担建设的植物病理类系列课程的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主干课程的教学课件、植物病原真菌形态结构素材库、植物病害症状图片和视频库、病害循环图库和动画库等均依托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建立的植物病理学网站上进行了共享。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的4A互动,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资源得到丰富并且有效地的利用。
我们通过参与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和形式,实现研究性教学模式。如通过课堂上师生双边提问,鼓励学生提问并直接参与专业问题的探讨;通过邀请国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扩展课堂教学的覆盖面,使传授的知识更加新颖、全面,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观看科教片和动画库了解病害周年发生规律,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讲解农民咨询的案例,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利用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以作物类型结合病害类型的方式,建立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主动阅读大量科技文献,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四、结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以植物病理学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级“植物保护特色专业”作为教学的支撑和依托,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目标,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以教授为课程负责人的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一支具有良好合作精神、较高学术水平、丰富教学经验及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学团队,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以上的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然而,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团队建设依然面对许多挑战,仍然需要我们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从而切实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基金项目:国家级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01228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资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