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之制度体系的实证研究

2014-09-11 06:46:04
关键词:校歌校训大学校园

任 涛

(闽江学院党委组织部,福建福州350108)

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是由组织、群体、行为、制度和环境五大体系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1]。制度体系是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定位的根本。本研究试图对制度体系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揭示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阐明对策,为进一步营造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提供借鉴。

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的研究样本为在福州市的部分党政机关、高校、研究机构、部队、医院、银行、外企及其它事业、企业单位工作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毕业生400人。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5份,其中无效卷4份,有效问卷为391份,有效率达98.99%;访谈对象为在福州市工作的重点高校。回收问卷和访谈结束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和内容进行汇总分析[1]。

一、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之制度体系概述

所谓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中的制度体系,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一所大学校园内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制度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制度体系是指一所大学为确定师生员工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非正式约束是大学校园内人们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学校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行动准则和办事规程。

狭义的制度体系就是指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具体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为保障学校进行依法办学和自主管理的行动准则,即大学章程,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及充分体现办学思想的校训、校歌,师生的权利与义务,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教学管理机构,以及财务、资产、后勤等管理模式等;二是学校各种办事规程即具体管理制度,包括学术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后勤管理制度等。

本研究主要针对狭义上的制度体系进行研究,从大学章程中抽取大学生比较熟悉的办学理念、校训和校歌3个要素、以及具体管理制度中的学生奖、助学金制度1个要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制度体系的构成要素对文化氛围的影响是深刻的,其在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制度体系四要素影响力的比较分析

(一)办学理念

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愿景和发展方向的指导原则,是大学发展的伟大构想和追求,是人们对办学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是办学信念的集中体现。办学理念激励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为实现和保持它而不断努力奋斗,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学。例如,著名教育家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就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力图把柏林大学办成科学与技术中心[2]。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彻底改变了当年腐朽的北京大学,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北大[3]。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民、人本、人文”为办学理念,提出了以“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为办学宗旨,以“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以“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为学科特色,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4]。这些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流大学,与其拥有先进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

本次研究访谈中,83%的毕业生对本校的办学理念基本没有印象,甚至有个别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母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认为这种抽象的哲学思想与培养人才毫无关系。问卷调查显示,5.37%的人对自己母校的办学理念非常了解,31.97%的人较为了解,31.97%的人只是一般性的了解,30.43%不太了解(含说不清楚),0.26%的人根本不了解。可以看出,调查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一般、甚至不了解自己母校的办学理念。这说明,一方面大学不重视凝练办学理念,在找准符合自己办学定位和方向的特色方面也做得很不够,尚未发挥办学理念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大学对自身办学理念缺乏宣传和传播,导致办学理念没有深入“人心”,也无法以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校训

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是办学理念的外显,受到办学理念的无形制约。本尼迪克特有一个著名的命题“文化是人格在典章制度上的扩大”。他认为,文化是一组人格心理特征在规范、组织、习俗和制度上的投射,即心理特征是由文化制度塑造的[5-6]。在本次调查中,有校训的学校占了79.03%;14.83%的被调查者不太清楚有无校训;6.14%的人选择没有校训。

校训作为制度体系的要素之一,它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影响深刻,能够给学生的个性和处事风格打上深深的烙印。校训如果能够充分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内容富有哲理且文字易于言传,那么其建立起来的“校训人格”就能很自然地成为某一所大学毕业生的统一标志。比如,清华大学在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感召下培育出来的清华学子具有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心理特征。本次访谈中,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普遍认为,在清华大学校训的熏陶下,清华学子们在工作上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在为人处事上宽厚坦然、有容乃大。浙江大学以理工科为主,其学科专业的要求与校训“求是”相辅相成,使浙大校训熏陶下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定位在“实事求是”。同样,在一批又一批具有“求是”精神的学子的共同努力下,浙江大学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本次访谈中,多数人认为校训在学校里“无处不在”,有景观之处就有校训的影子,这种将人文与物质环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很能深入人心。浙江大学的毕业生在“求是”锻造下大都成为脚踏实地的骨干分子和单位的中坚力量,属于实干型。例如,福建省的化工行业、机电行业和电力系统的骨干大都是浙江大学毕业生。一位金融系统的浙大毕业生认为校训对其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在工作中也是一以贯之的……。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其培养出来的荟萃群英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次访谈中,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准确自如地背出母校的校训。说明校训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扎根了,应该说校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然而,在有校训的309个样本中,校训的影响力均值仅为3.03,趋向于“一般”,且标准差值比较大,离散程度比较高。这说明目前国内大学的校训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力不是很大(表1)。

(三)校歌

校歌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一所大学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的高度集中体现。校歌有利于营造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增强师生员工的校园归属感。在对“你母校有校歌吗”的调查中,42.97%的人选择“有校歌”,24.30%的人选择没有校歌,32.74%的人选择“不太清楚有无校歌”。进一步的调查显示,49.13%的人“不会唱校歌”,34.15%的人“记不太清楚了”,只有16.72%的人“会唱校歌”。由此可见,校歌在被调查者心目中的位置并不高,他们普遍对校歌印象不深,比较淡薄。校歌的作用被忽视,没有以此发挥学校校园文化品牌效应,也就无法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助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表1 不同类型高校校训对被调查者影响力分析

(四)奖、助学金制度

大学管理制度是大学得以产生与发展的规则体系,是体现大学发展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载体。在对具体管理制度的调查中,我们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奖、助学金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5.38%的人选择奖、助学金制度能够催人奋进,22.56%的人认为说不清楚,22.05%的人认为这些制度与校园文化氛围无关,说明某些管理制度影响力一般。

三、当前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有学者认为目前大学校园里最缺乏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诉求。其实,精神的匮乏说到底是物资、行为、制度的匮乏。对学校整体文化气质的设计、定位和培育不够是当前中国大学的普遍现象。

(一)大学办学理念缺乏特色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的重要载体,它关系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特别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旦确定,就能够围绕办学理念,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乃至形成一所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当前,办学理念很少被认真地考察,随之而定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也很少被认真地思考,大学在找准符合自己办学定位和方向的特色方面做得还不够。同时,学校对办学理念也缺乏宣传,导致办学理念没有深入“人心”。

(二)校训不能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

大学总体办学理念的缺失也导致校训文化无法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当前,一所学校的校训、校歌、校标等很少被认真地关注。大学校训普遍没有特色,不能充分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且雷同现象突出、政治口号明显、审美意识淡薄、文字拖沓冗长、蕴含意义不深,存在为校训而校训的文字游戏。校训如果没有个性和特色,缺乏感染力,很难在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中起到统领和灵魂作用,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难以成为学校共同体的道德追求和人格理想。此外,学校在对校训的宣传方面也做得不够。被调查者对母校校训印象不深刻,从校训中受到的影响比较一般,无法很好地实现“校训人格”的功能。

(三)校歌的教育功能被忽视

西南联合大学的师生们曾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一路高唱校歌前行,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今天,西南联大校歌已成为人们乃至仍然健在的“西南联大人”回忆和感知西南联大最为生动的符号[7]。西南联大校歌那种砥砺品格、催人奋进的强大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这样的校歌凤毛麟角。很多大学的校歌既没有文学性,亦无思想性,立意不高,口号性、雷同性较明显,更无法做到充分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成为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2005年曾有人在网上对全国36所财经类本科院校的校风校训校歌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仅5所院校有校歌[8]。其实,不单是财经类院校如此,从本次的调查也可看出,很多大学不重视校歌,校歌的教育功能被忽视。

(四)科学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尚未形成

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研究主要围绕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构建以学术发展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其缺失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内外部环境相互制约,致使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自身改革缺乏动力;二是管理模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不尽科学,不能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三是管理体制遏制人的主体性发挥;四是学生权力被淡化与搁置,致使以学生权力为取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不仅理论研究上严重不足,而且在实践中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启发和建议

制度体系是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定位的根本。一所大学的声望和地位不仅体现在办学规模、学科层次、资金投入等物质文化层次的办学实力上,还必须通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办学理念的凝练,彰显办学特色的校训文化的设计,校歌教育功能的发扬,乃至科学民主的大学章程的建立以及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等形成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形成不同的“学校风格”。针对当前校园文化氛围制度体系构建的缺失,笔者认为应做到以制度体系为根本,让制度成为明镜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它把组织体系、群体体系、行为体系和环境体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一)建立科学民主的大学章程

大学章程是一所大学“所立之本”,是大学管理和运转的基础性文件,是大学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师生的共同约言,甚至可以被视为大学的“宪章”。这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9]。大学章程要体现一所大学鲜明的办学理念、目标以及校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建设体现大学精神和本质的大学章程,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价值的自主选择[10]。

1.凝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构筑的核心。大学的个性是由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塑造的,故大学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要重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追求特色的办学理念。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就好比一个家庭氛围,既有家庭基本构成等共同性的因素,又有体现每个家庭特色和个性的所在。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既要有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所共同具备的五大体系,又要根据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营造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就必须确立特色的办学思路、办学方向。从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来看,每一所多元化的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办学理念等,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他特征,这与其特有的经历、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要使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富有特色,首先必须做到理念先行,加强全体师生员工的愿景建设,努力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持久合力。所谓理念先行,就是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要以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使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制度体系实实在在统领和作用在学校的组织体系、群体体系、行为体系以及环境体系的诸多方面,使校园文化氛围内化为学校的风尚和气质。

2.设计彰显办学理念的校训文化。校训的确立过程是研究、讨论、宣传学校办学方向、理清办学思路、增强凝聚力的过程,也是实现全校动员,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凝聚全校师生智慧的过程。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继而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校训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塑造起较大作用,有什么样的校训,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在确定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思路要更开阔,追求应更多元化,提出鲜明的、体现办学理念和治学特点的校训,避免过于追求形式,制约校训应有的功能。对校训要深入研究,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打造独具特色的“校训人格”,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为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打好基础。在大学校训趋同化的今天,只有把学科特色、人才培养规格融入到大学校训中,把教育的终极目标与现实关怀融入到大学校训中,才能建设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彰显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11]。

3.发扬校歌砥砺品格、催人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校歌犹如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校徽、校训等相得益彰[12]。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诗与乐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弦歌不辍已成为形容学校生活的一句传统用语[13]。对于已经有校歌的大学,要积极宜传校歌,师生共同传唱,使之充分发挥导向功能、教化功能、育人功能和价值功能[14],潜移默化师生的思想行为,进而影响学生人格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对于尚未形成校歌的大学,则首先要在校内统一对校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对校歌进行征集和遴选,要认识到征集和遴选校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全校进行学风教育的过程。一首好的校歌既要能反映时代精神和历史印记,又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起到砥砺品格、催人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

(二)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具体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1.建立和完善各级管理议事规则。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从领导班子制度化抓起,从领导集体的制度建设开始。要完善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以及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2.确立和完善教授治学体制和学术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制订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开展学术评价、分配学术资源、处理学术争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定编定岗定责。实现制度化管理,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明晰学校管理模式、办事流程、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员工的权利义务等。

(三)推进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力

1.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只有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与此配套的相应的考核监督制度,以此来检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以及评价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可行和便于操作,从而推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最终推动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一是做到制度监督到位不缺位,实行全员、全过程监督;二是做到责任追究问责有力不乏力,避免问责滞后[15]。

2.结合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在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过程中,需要行之有效,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要坚持“以生为本、从师为要”,从师生的需要出发,做到坚持制度的标准不变,同时又消除疑虑,化解矛盾,确保全体师生员工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做到教育分清层次有重点,重点放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及管人、财、物等关键岗位干部;二是着眼当前,立足长远。通过经常性教育,让制度成为习惯,让习惯称为自然[16]。

参考文献:

[1]任 涛.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之群体体系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2,28(10):131.

[2]lokio_xy. 教育学基础-2.ppt[EB/OL]. (2012-08-31)[2014-08- 25]. http://www.docin.com/p-472072009.html.

[3]陈汝平.蔡元培北大改革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7(4):58-60.

[4]中国人民大学章程.百度百科词条.[EB/OL].(2014-08-04)[2014-08-25].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NXHQFvujSJeMoGx4CHz8iLrhAIpn32v0-ExIyEFGp4

YTTZyaq69MQpMYZ-9cU2BvHb5oW2154du0CsYpoXFx_ .

[5]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序言.

[6]傅 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31.

[7]陈一军.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校歌之解绎[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28.

[8]王文惠.财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缺失与对策——从校风校训校歌看财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1(专辑):355.

[9]高 靓.首批六所高校章程正式获准颁布中国大学步入“宪章”时代[EB/OL]. (2013-11-29) [2014-05-8].http://www.chsi.com.cn/jyzx/201311/20131129/654568955.html.

[10]陈骊骊.建设回归本位的大学章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EB/OL].(2013-12-02) [2014-05-8].http://news.ruc.edu.cn/?p=70212&preview=true.

[11]杨 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校训个性化思考[J]. 文教资料,2011(25):182 .

[12]毛 翰.漫话中国大学校歌[J].基础教育,2007(2):27.

[13]校歌.百度百科词条[EB/OL].(2014-08-05)[2014-08- 12].http://baike.baidu.com/view/1011756.htm?fr=Aladdin.

[14]高曙光,王升文,申圆圆.从校训校歌的文化内涵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延安大学校训校歌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9):164.

[15]余国知.多措并举强化制度执行力[J].中国石化,2011(11):51.

[16]刘紫春,李春湖,冯豫红.强化制度执行力,提高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水平[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7-8.

猜你喜欢
校歌校训大学校园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黄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44
博尔塔拉老年大学校歌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4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3:56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