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余江县中医院妇产科,江西 余江 335000
桃红四物汤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32例临床观察
张爱萍
江西省余江县中医院妇产科,江西 余江 335000
目的探讨分析桃红四物汤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30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B组32例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3%;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7%,B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桃红四物汤;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指的是妊娠不足28孕周、胎儿重量不足1000g时妊娠终止的现象,近年来临床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以及病因均较为复杂,除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结构畸形以及感染之外,封闭抗体缺乏也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研究选取62例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桃红四物汤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2例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30例,年龄20~35岁,平均(28.8±6.5)岁,流产次数2~3次,平均流产(2.3±0.5)次;B组患者32例,年龄22~40岁,平均(29.6±6.5)岁,流产次数1~3次,平均流产(2.4±0.4)次。两组患者在年龄、流产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采用患者丈夫的淋巴细胞皮下注射主动免疫疗法治疗。常规消毒后采集25ml丈夫静脉血,加入2ml肝素混匀后静置15min左右后吸取血清,使用PBS缓冲液对其进行洗涤1次,再将淋巴细胞分离液加入,后给予常规离心,将淋巴细胞分离,吸取富含淋巴细胞的白膜层,洗涤淋巴细胞2次后提取淋巴细胞,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将淋巴细胞浓度调整为2×107~3×107ml,在患者前臂内侧做多点皮内接种,每次每点0.4~0.5ml,半小时后观察患者的局部情况,1次/3周,连续接种4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注意避孕。1个疗程后进行复查。B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组方为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各9g,红花6g,云苓15g,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贝母各9g。加清水800ml浓煎成300ml,1剂/d,2次/d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注意避孕,月经来潮期间停止服用,月经结束后继续服用。
1.3 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封闭抗体三项转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者妊娠成功;显效:封闭抗体三项转阳,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有效:封闭抗体一项或者两项转阳,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无效:封闭抗体三项结果未发生改变,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或者妊娠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3%;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7%,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注:与A组相比,*P<0.05。
自然流产病因较为复杂,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发病还与免疫因素相关,而在免疫病因分类指标中,封闭抗体占77%左右。祖国医学认为,自然流产归于“滑胎”的范畴,认为病位处于“胞宫”,病因为“虚冷”,封闭抗体低下型反复流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密切关联,主要是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营卫气血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而肾主生殖,胞络主要系于肾,肾虚则不能司封藏之职,不能助子宫之藏,故出现堕胎情况;瘀血阻滞,血运不畅致胎动不安,故胎动易堕。
本研究中应用桃红四物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主要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以及行气。方中以强劲的破血之品桃仁和红花为主药,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以甘温之熟地、当归起到滋阴补肝以及养血调经的作用;芍药养血和营,起到补血之功效;川芎起到活血行气以及调畅气血的作用,以助活血之功效。全方配伍得当,共奏活血化瘀、养血行气的功效。本研究中桃红四物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7%,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患者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桃红四物汤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江志扬,陈雄.桃红四物汤治疗封闭抗体低下型自然流产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09):101-103.
[2]张恒,陆启滨.中西医治疗封闭抗体低下致反复自然流产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2,34(02):300-302.
R714.21
A
1007-8517(2014)06-0066-01
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