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的一般般

2014-09-09 17:42莫小米
意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北大清华任教海归

莫小米

他们是师范的同学。

这次,恰好有国外的同学,北京、上海的同学凑一块儿回来,就聚一聚。

此类聚会,总是走得更远的人、成绩更显著的人先聊。

他们大多还是从教。在国外就职者,讲人家的教育是怎么做的,讲自己学科的尖端,讲出息的学生有多么出息,洋文一串串的,听的人听了个半懂,自忖差距太大了。

有在北大清华任教的,讲那些过五关斩六将上来的“状元”“神童”有多厉害,读书有多拼命,入学不久就考托福、考GRE,谁谁在哈佛,谁谁在耶鲁。

本地重点高中任教的同学则历数学生的辛苦,但考上名牌大学的比率相当高,言语中不无骄傲。

后来有人提到了他。一般般,你怎么样?

他读书时的绰号,就叫“一般般”。

那是他的口头禅。今天考试难吗?一般般。昨晚睡得好吗?一般般。你爸对你怎样?一般般。某女生漂亮吗?一般般……

大家就叫他“一般般”。

确实,他家境一般,长相一般,成绩一般,毕业后分到普通中学教初中。那学校在城乡接合部,生源一般,升学率一般,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了中等专科学校。

果然,这一次,他又答:一般般呗。大家都笑翻了。

并没人劝酒,因为高兴,不知不觉就喝多了,海归的那位,忽然身子软了下去。大家手忙脚乱中,有女生竟哭喊出声。“一般般”走到门口,拨打120,很快,急救车就到了。

一路畅通无阻,到达医院,医护人员早已做好准备,心肌梗死,抢救及时,无大碍。海归老同学夫妇感激得不得了,众同学佩服得不得了。

有平时走得近的同学道出缘由:“一般般”所在的学校有个传统,女生爱考护士学校,男生爱考警察学校,这对于他们算是很理想的选择了。这座城市,几乎每个医院都有他的学生,这座城市,几乎每条道路的岗亭都有他的学生。

那些学生平时也不送花不送卡片,但紧急关头非常叫得应:“老师,有事您说话。”

众同学感慨:一般般,原来不一般。

猜你喜欢
北大清华任教海归
山西省推动优秀退役军人入校任教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北大清华开放课程学分互认
放弃北大清华是在回归教育
补考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
梦开始的地方
——101中任教有感
华盖建筑(上):从共同“任教”到“创建”、“执业”的初期阶段(1928—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