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电影上座原因初探

2014-09-09 10:01陈晓静
艺术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宗教文化英雄主义

陈晓静

摘 要:进入21世纪,魔幻电影如此上座,那什么样的电影属于魔幻电影,魔幻电影又有什么样的特征?本文分别以“魔幻电影与西方的宗教文化”、“魔幻电影中的家园意识”和“魔幻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题”三个方面讨论了西方魔幻电影的特征,探讨魔幻电影火爆的原因。

关键词:魔幻电影;宗教文化;家园意识;英雄主义

21世纪前5年,是世界魔幻电影自我发展、自我突破的5年。首先是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热映,然后是由畅销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改编的同名电影取得成功,魔幻电影从一个不起眼的电影类别成为“电影现象”,曾经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魔戒3主:王者归来》甚至囊获了奥斯卡的11个奖项。这不难看出魔幻电影的成功。

1 什么是魔幻电影

魔幻电影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上可谓占据了一大片江山,那什么样的电影是魔幻电影?关于魔幻电影的定义许多爱好者都给出了自己心中的定义,有人说是通过电影艺术的加工,将已有的历史传说加以渲染,编撰成适合人们聆听的故事,并加入想象与夸张的成分,使原本平淡无味的历史,变成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电影场景。当然,更多的人认为,谈到魔幻电影,不可避及的要从魔幻文学说起。魔幻文学是西方的一个文学概念,是渗透着一种巫术、魔法的世界观。“在西方文化中,魔幻文学可以溯源到古代的神话、传奇和民间传说。它的思想起源于狂欢节的仪式、庆典以及瓦普几司之夜的非理性、无秩序。”[1]魔幻文学更是在法国电影艺术大师乔治·梅里爱所拍摄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魔幻电影《灰姑娘》前便已存在。在魔幻文学中,故事多以神话与宗教及古老传说为蓝本,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入超自然因素,或者是发生在与现实世界规律相左的“第二世界”中。例如,魔幻小说《指环王》讲述的就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中土世界的故事。里面出现了各式各样古怪的创意:凶残的半兽人、形似侏儒的霍比特人、戒灵、咒语……所有的这一切都那么神奇。

魔幻电影是魔法,神秘神话和幻想文学作为一个原型版本,有很强的善良与邪恶之间的冲突。运用神话的魅力感染已经远离生活的幻想,给人一种温馨的精神家园。如果挖掘这些魔幻题材的背后的神话,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超越视觉冲击真正感染人们的是长期被遗忘的神话带来的最原始的冲动。

2 魔幻电影与西方的宗教文化

魔幻电影与宗教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魔幻电影中一直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西方的魔幻电影则集中鲜明地体现着他们所崇拜的耶稣基督文化。魔幻题材的电影背后正是西方的历史文化。西方文学的源头是“两希文学”,即“希伯莱—基督文学”和“古希腊—罗马文学”,而如今的魔幻电影素材便是多数来源于此。[2]为什么两千年前的文化可以在现在发扬光大,因为人性中总有共同的地方。

所有有宗教信仰的人,对自己的观念和信仰有着非常虔诚的敬畏。似乎总感觉神灵能够洞悉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信仰的敬畏主要表现在当自己犯了错误,胆怯地祈求神的原谅和宽恕,害怕神灵的责罚。同样,在遇到困难时,祈求神的恩泽,希望神灵在能够帮助自己。基于上述的种种现象,人们企图通过宗教仪式来达到与神灵沟通的目的,为此设想出一整套的宗教仪式。而在艺术发展中,人们往往把幻想出来的神话或宗教中的人物形象移植到艺术当中。例如,在电影《指环王》中,中土世界分为好几个种族,有人类、精灵、矮人、树人、哈比人和奥克斯等。然而,电影毕竟是艺术,不能完全将魔幻电影与宗教文化混为一谈。电影只是以宗教文化中的传说为基本框架,不涉及核心文化,再用现代的电影语言加以包装。在魔幻电影的艺术形象是帮助刻画角色之间的关系,各种人物的艺术想象力和行为塑造。作为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艺术并不把自己的创作冒充某种跟他们的本来面貌不同的东西,即某种跟艺术创作不同的东西。而宗教则把自己的虚构的实体冒充真实的实体。”许多魔幻电影中,也并没有一部电影是让观众观看后认为其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真实的,即使它是混合很多宗教因素的《狙魔人》也只是一个故事,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将英雄凡赫辛的画像拿到家中供奉。

正如皮萨列夫说过:“有一种幻想可以使人积极,调动感情和意志,会引导他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有幻想会使人堕落,脱离现实,变得虚弱和麻木。”魔幻属于第一种,它是一种艺术的想象力,它可以帮助人们客观的和独特的,深入和全面的认识社会现实,加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许多形象是人们艺术想象加工而成的,魔幻世界在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出现。但是这些形象更多的是来自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宗教典故等等,或是对一些虚幻的形象运用夸张、抽象等艺术手段加工而成。正是在这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里,抒发了许多现实中不曾抒发的情感,寄托了人们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

3 魔幻电影中的家园意识

作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魔幻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发展的潮流,是文化展示所借助的手段之一,“家园意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正处现代文明下的人们仍旧会被古老的神话所打动,人们向古老的文化学习,向和谐的自然生态学习,以此重获对“家园”的确认和重建。怎么理解是“家园意识”,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家园”二字。“家园”具有双重含义:一种是具体的,客观的,就是人类现实的居住生活空间,即一般所说的“家”、“家庭”或者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场所;另一种是主观的、抽象的,就是人类在精神上的归宿,即一般所说的精神家园。相应地,“家园意识”的含义指人们对生活家园或精神家园的有意识的、热切的关注和表现。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打造的魔幻电影《阿凡达》,引起了人们对家园意识的关注。虽然《阿凡达》的内容被一致认为过于俗套,但是导演卡梅隆利用精湛的电影技术,融入具有神话意涵的情节内容并结合了具有奇观化、民俗化影像的表现方式,让观众先对潘多拉星球产生感情,继而正视人类自身的贪婪与残忍,整个故事看似简单,但是在这个简单的故事背后,还涵括了更多的命题:宗教、信仰、种族乃至生命,这些命题无不体现了现代人对自然万物之爱以及对回归自然和谐家园的渴望,让观众不由地反思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魔幻电影中的故事是对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洞察,是现代人对于现实主义的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因此,能够为处于现代社会中焦虑和身份失落的人们找回那个已经被现代化进程所掩埋的“家园”。endprint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阿凡达》所讲述的故事表现了当今世界人类心灵的斗争,同时也是对如今人类迷失了心灵世界的善意提醒,远远超出了地球人对另一个星球的掠夺的层面了。对比神话思维下的魔幻电影和“家园意识”的主题,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文化与“家园意识”之间的关系。现代文化“没有了亲情和道德等的紧密关系,不再是由传统价值观念和相同的情趣等连接起来的一群人,他的联系方式是利益上的‘契约。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了村落这能表达共同价值和情趣的场所。”与传统文化不同,现代文化已渐渐地表现出了更多的世俗性、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特征。

4 魔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

魔幻电影成为电影票房一再飘红,意味着这种电影类型得到了大众心理的认可。人们进入影院,就是为了逃离现实生活,进入一种巴赫金所谓的个人“狂欢”状态,暂时性地缓解社会压力,释放自我过剩的“荷尔蒙”来寻求兴奋与刺激。其实我们很容易在魔幻电影上天入地的奇妙想象和绚丽壮观的视觉奇观外衣之下发现他们的共通之点。无论是在《指环王》系列还是《哈利波特》系列都充斥着一种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人类就是在与各种对立力量进行无休止的斗争过程中不断壮大的,每一次生存机会都是通过不断的斗争得来的,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始终伴随着人的受难和牺牲,在无数世代中重复了亿万次的受难和牺牲经验,经过积淀在人类心理上形成了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广泛存在于神话和传说中,包含了人类最深刻的希望和恐惧,具有非凡的震撼力,至今仍是人类心灵中一股强有力的潜流。

《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主人公哈利的受难自伏地魔杀害他的父母开始,每一年都要经历越来越残酷甚至面对死亡的考验,这位承载了巫师界的希望的“救世之星”肩负起了远超出同龄人的重担。哈利在成长中始终追逐着从小就离他而去的父母的脚步。小天狼星等保护者给予了他无尽的关怀和帮助,但随着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校长邓布利多教授的去世,失去了最后一位强大保护者的哈利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幻想都不切实际,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面对。英雄都要面临独立成长的痛苦蜕变,从长辈的庇护下挣脱出来以建立独立人格是其成长的必然之路。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魔幻电影之所受大批观众热的捧关键之一是英雄人物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现实生活里,平凡的我们,梦想与希望总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现实无情的碾碎。于是,我们开始幻想,幻想自己能够被命运选中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而拥有非凡的力量,我们可以是弗罗多,我们可以是哈利·波特,……可以是任何一个脑海中能想象出来的英雄人物。魔幻电影为“英雄效应”全球化的漫延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直接导致了魔幻电影的热捧。

5 魔幻电影风靡的原因

魔幻电影之所成为一个非常有票房号召力的影片类型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正是由于编剧和导演能够不断吸收本国家、本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民俗积淀的精华并运用一种清晰地反映主观思想目的的想象力,加上编剧和导演的情感演绎,重新焕发光彩的艺术创作,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的视听语言的使用,加上演员的表演,观众在观看时就可以获得独特的乐趣。也许他们的秘密是在许多不同种类当中捕获同样的事情,这是幻想,是编剧、导演的幻想,也是我们都理解的幻想。

从《指环王》《纳尼亚传奇》等获得巨大成功的魔幻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其相同之处。首先,这些故事通常和神话故事、传说等魔幻文学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具有深厚的文化根源,这些神话故事、传说等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深深烙在了人们的骨髓之中。导演通过现代数码和化妆技术等将他们制作成充满奇幻场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其次,虽然魔幻电影中的情节、人物都具有很强烈的超现实色彩,但如果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他们的原型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就是说魔幻电影的故事并不是完全通过凭空想象创造出来的,而是夸张化的隐晦的对现实的一种再现,这和魔幻电影产生在民间的基础相关。这些故事往往有一个或几个邪恶的恶魔的代表,并维护正义的使者具有更强大的能力。虽然正义使者在“正义之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最终结果都是正义战胜邪恶。事实上,这些恶魔|是社会中不良影响的体现,人们厌恶不良现象的产生,但现实又无法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想法寄托在电影中的他们幻想出的超人身上。于是通过观看魔幻电影,人们心中的愤懑得到发泄,这也是魔幻电影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汤颇颖.魔幻如斯美丽——“神话思维”与当代魔幻电影[J].电影艺术,2006(2).

[2] 刘红新.英雄母题——西方魔幻电影主题之一[J].电影文学,2008(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宗教文化英雄主义
永恒的英雄主义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彝族毕摩经典《措诺祭》中的支格阿鲁宗教文化探析
人文视野下宗教文化对湄公河流域代表性民间舞蹈的影响
羌族民居建筑主室空间的宗教文化探析
浅谈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从泰国舞蹈艺术看东南亚舞蹈的宗教文化色彩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